任鐵匠村

任鐵匠村位於山東省濱州市市東街道辦事處東南部, 西距市政府駐地2公里,與鄉政府駐地相距3公里,村落東西長300米,南北寬150米,總占地面積為45000平方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任鐵匠村
  • 地理位置:山東省濱州市市東街道辦事處東南部
  • 面積:45000平方米
  • 戶數:100戶
簡介,發展,地圖信息,

簡介

它東鄰辛家村,西與崔傅劉村相接,南與蘇家村相鄰,北接濱州地區化工廠(新廠)。
1996年全村共有283人,100戶,分任、高、劉、李、張、王6個姓氏,其中任姓占全村人口的95%以上, 現有耕地面積80畝,人均占有耕地不足0.3畝,人口自然增長率呈現負增長。
這裡地處濱州市郊且位於開發區內,市黃河六路橫穿村中心並與渤海一路在此相會,交通便利,位置優越,為本村經濟的發展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任鐵匠村由來已久。據傳古時(年代不詳)曾有一陳姓坐地戶在此居住,稱陳家莊。後陳姓因跟隨他姓而移姓改名,從此陳姓絕嗣。直到1369年(明朝洪武二年)任氏祖先由河北棗強遷至於此,始稱任家村。其後因家家戶戶以打鐵為業,又以此改稱任鐵匠村, 相沿至今。
1981年建立任鐵匠村民委員會,下轄4個村民小組,今隸屬市東街道辦事處。
1996年全村從業人口120人, 其中從事工業的有120人,工業產值達600萬元,全年國民生產總值達600萬元,年人均純收入達到2500元。

發展

建國前,任鐵匠村是一個貧窮落後的小村,全村只有150人,除3戶富農外,其餘全是出身貧苦的農民,他們同無數成千上萬的受苦人一樣經受了生活百般磨難,終年過著饑寒交迫的生活。 本村地處鹽鹼地帶。
全村所有土地245畝,其中有85%以上的土地是鹽鹼地,土質差,農業收入微薄,況且全村近一半的土地霸占在富農手中,絕大部分農民耕種著貧瘠而極少的土地,加之封建落後的小農經濟的束縛及原始落後的耕作方法,以致農業生產得不到發展。因而他們辛苦一年,等待他們的不是豐收的喜悅而是無邊的飢餓和失望。
為了維持生計,大多數農民在耕田之餘靠祖輩傳下來的打鐵手藝而支撐生活,也有少數人遠走他鄉充當華工,為了生存,他們飽嘗了生活的各種辛酸,苦苦地掙扎著,直到1949年全村年畝產糧食(含雜糧) 為100斤,畝產皮棉12斤,全年國民生產總值僅1000元,人均純收入只有20元。
建國後, 任鐵匠村在黨的領導下從1954年開始創辦了互助組,參加農戶8個。
1955年創辦“永增”初級社時,入社農戶增到10個。
1956年高級社後,全村農戶均已加入。此時農業生產開始發展起來,特別是合作化運動使廣大農民走上了集體化道路,調動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農業生產得到了較快發展,與此同時,村領導幹部積極發動廣大農民新開墾荒地,擴大耕地面積(使原有的245畝土地增加到304畝),為此全村糧棉產量有了明顯提高。
1956年畝產糧食達150斤,畝產皮棉達30斤,全年國民生產總值達到1萬元(含副業) ,工值0.18元,人均純收入為25元。
三年自然災害時期,農業生產遭到了嚴重破壞, 糧棉產量明顯下降。
到1960年全年畝產糧食僅110斤,畝產皮棉20斤,年國民生產總值下降為5000元(含副業) ,工值為0.15元,人均純收入為18元。
1962年中共中央及時地調整了農業政策,基本核算單位下放到生產小隊,農業生產得到了恢復和穩步發展。
1965年全年畝產糧食達到180斤,畝產皮棉達到30斤,年國民生產總值達到2萬元(含副業),工值0.6元,人均純收入達到45元。

地圖信息

地址:濱州市濱城區黃河六路

地圖信息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反饋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