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角土崗”、“烈士崗”。位於武邑縣任角村東,特為紀念民國31年(1942年)冀南軍區新九旅二十七團為掩護人民民眾英勇犧牲的數百名指戰員而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任角烈士陵園
- 又名:“五二一烈士陵園”
- 位置:武邑縣任角村東
- 紀念:冀南軍區新九旅二十七團
簡介,地理位置,建築結構,歷史淵源,
簡介
初建於新中國成立初期,擴建於1970年3月。擴建後占地面積26 668平方米。迎門建有18米高的紀念塔,上書“死難烈士萬歲”6個大字。塔後為8米寬的甬道,通向北面祠堂。祠堂大廳6間,堂內懸掛著烈士的遺像,安放著部分烈士的遺骨、遺物。西側是六角亭,亭內石碑銘刻著烈士殉國的英勇事跡。後面是一道長l公里的土崗,掩埋著300多名烈士的遺體。園內植有松柏。
任角烈士陵園坐落於於武邑縣任角村東
地理位置
武邑縣任角烈士陵園坐落於在武邑縣城西北的任角村東,距離武邑縣城16.4公里。
建築結構
園內迎門矗立著一座18米高的紀念塔,上面寫著“死難烈士萬歲”六個字。祠堂內懸掛著烈士的遺像,安放著烈士的部分遺骨、遺物。後面是烈士崗,掩埋著八路軍300名烈士的遺體。
歷史淵源
1942年4月29日,日寇對冀南地區開始了殘酷的“鐵臂合圍”大掃蕩。5月20日深夜,冀南軍區新九旅27團300多名戰士,在武強縣城子村消滅日寇100餘名後,步行20餘里,轉移到武邑縣任角村東頭場院宿營。21日天還未亮,部隊開始向東北方向轉移,剛剛走了2公里,400多名敵人的騎兵迎面撲來。前有截兵,後有追敵。在這緊急關頭,部隊在張俊峰同志英勇沉著的指揮下,和敵人展開了激戰。敵人5次進攻都被擊退,他們遭到慘敗後,又調來了100多輛汽車,數十輛坦克,向我軍發動猛攻。從早晨到傍晚,敵人以我十餘倍的兵力,發起了10多次進攻,都被我軍打退了。我軍浴血奮戰,敵軍屍橫遍野。最後,我軍已彈盡援絕,張俊峰一馬當先,帶領戰士們跳出交通溝,與敵人展開了白刃戰。但終因敵眾我寡,除個別衝出重圍外,其餘300名指戰員全部壯烈犧牲。當地人民將烈士的遺體就地掩埋起來,並築起了一條2里地長的土崗。1955年修建了烈士亭,立了紀念碑。1970年將烈士土崗擴建為烈士陵園,並立了紀念塔。2009年10月份修繕完畢!
浙江省武義黨史辦:劇中絕對不是我們的武義而是河北省衡水市的武邑縣。
就這一問題,記者日前電話採訪了武義縣黨史辦。
黨史辦主任陳祖南說,《永不磨滅的番號》播放以來,他已接到多個求證電話,他看了一下這部電視劇,很肯定地給出答覆:絕對不是我們這個武義。因為八路軍沒有來過浙江,長江以南的地方都是新四軍,而且,當時武義雖然也有**游擊隊,但規模沒這么大,後來還被國民黨解散掉了。至於牛頭山,在那個時候肯定有土匪,也有**游擊隊,但這個游擊隊是粟裕留下來的。
對此,有網友說,電視劇中的東西有時用不著考證,也用不著分清楚是哪個地方的武義,只要是中國人,就永遠只有一個番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