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縣高腳白大蔥,河北省任縣特產,全國農產品地理標誌。
高腳白大蔥產地位於任縣境內,該地區的氣候條件非常適宜高腳白大蔥的生長。此品種蔥白潔淨,卷合緊密,肥嫩脆香,辛辣適宜,營養豐富,可生食、熟食、鹽醃、做調味料,而且耐貯藏,供應時間長。
2011年09月13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批准對“任縣高腳白大蔥”實施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任縣高腳白大蔥
- 產地名稱:河北省任縣
- 品質特點:葉青乾白,質地脆嫩,味美甘芳
- 地理標誌:農業部農產品地理標誌
- 批准文號:農業部公告第1645號
- 批准時間:2011年09月13日
產品特點,外在感官,內在品質,產地環境,土壤地貌,水文情況,氣候情況,歷史淵源,生產情況,產品榮譽,地理標誌,地域保護範圍,質量技術要求,
產品特點
外在感官
任縣高腳白大蔥,蔥白長、筒狀,色白如玉,長50厘米左右,最長可達60厘米,直徑3—4厘米,個體重0.3—0.7千克。蔥葉翠綠,蔥香濃郁,辣味足,鮮嫩可口。耐儲藏,窖藏3個月後皮不皺,味不變。
內在品質
任縣高腳白大蔥富含胺基酸、鋅、鉀,於2010年10月5日經國家農業部農產品質量安全中心譜尼測試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品質檢測,結果表明:任縣高腳白大蔥胺基酸總量≥1.09克/100克;鉀≥168毫克/100克;鋅0.21毫克/100克。
產地環境
土壤地貌
河北省任縣主要土種是潮土,面積達49.1萬畝,占土地總面積的75.8%。有機質平均含量為21.36克/千克,速效氮含量平均為87.848毫克/千克,有效磷含量平均為20.98毫克/千克,全縣耕層土壤速效鉀含量平均為173.87毫克/千克。土地肥沃、土層深厚。pH值在5.5—7.8之間。
水文情況
任縣位於“九河下稍”,境內“諸流匯集”,素有“南泊”之稱。境內有順水河、沙洺河、漓河、留壘河等九條河流。任縣地下水資源豐富,水質甘甜,是理想的農業生產和生活用水。
氣候情況
任縣地處東部季風型、南濕帶氣候帶亞溫潤區氣候溫和,四季分明,雨量集中,雨熱同期。全年平均氣溫13℃,寒暑變化顯著,全年平均降水量為498.2毫米。年平均日照總時數為2567.5小時,年平均無霜期197天。可滿足大蔥生長。
歷史淵源
高腳白大蔥由中國西北傳入任縣,並在此生根繁衍。
明代,相傳趙文炳曾數次將任縣的高腳白大蔥進獻於皇室,被隆慶帝御封為“蔥中之王”。
2008年,國務院總理溫家寶總理來到河北省考察農業時,在任縣高腳白大蔥區域保護範圍內視察農業情況,並鼓勵農民搞好蔬菜產業;河北省省長陳全國來到邢台市視察農業工作,給農民提出了有利於農業發展的建設性意見,並鼓勵農民搞好蔬菜產業。
生產情況
2011年,任縣高腳白大蔥保護範圍53250畝,種植面積3500畝,年產大蔥1.65萬噸。
產品榮譽
2011年09月13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批准對“任縣高腳白大蔥”實施農產品地理標誌登記保護。
地理標誌
地域保護範圍
任縣高腳白大蔥生產區域範圍為任縣任城鎮的東縣南、西縣南、南西、北西、於屯、寺莊、辛留寨,西固城鄉的齊村、南留寨、辛益、路村,大屯鄉的大屯、小屯、賈村、馬坊、前安、後安、溫莊、武莊、鄭莊,永福莊鄉的永二、永五、嶺南、馮村等58個村。位於任縣中西部,地理坐標位置為:東經114°37′—114°47′,北緯37°05′—37°12′。全境都是平原,地勢平坦。南與南和,西與邢台縣、內邱,北與隆堯毗鄰。
質量技術要求
(1)產地選擇:產地環境條件符合NY5010—2002無公害食品蔬菜產地環境條件的要求。生產區域清潔衛生、地勢平坦、排灌方便、土質疏鬆、肥沃、土層深厚。
(2)品種選擇與特定要求。選用抗病蟲、抗寒、耐熱、抗逆性強、適應性強、商品性好、高產耐貯的經多年篩選的任縣高腳白大蔥品種。種子質量符合GB8079中的二級以上要求。
(3)生產過程管理:
播種育苗
①種子處理。用乾籽直播,也可用30℃溫水浸種24小時,除去秕籽和雜質,將種子上的粘液沖洗乾淨後,用濕布包好,放在16—20℃的條件下催芽,每天用清水沖洗1—2次,60%種子露白時即可播種。
②整地施肥。苗床選擇旱能澆、澇能排的高燥地塊,選用沙質壤土,土壤pH值7.0—7.5。播種結合施肥耕翻土地,耕後細耙,整平作畦。基肥以優質有機肥、復混肥為主;在中等肥力條件下,結合整地每畝撒施優質有機肥(以優質腐熟豬廄肥為例)6000千克,氮肥(N)3千克(例如尿素6.6千克)磷肥(P2O5)6千克(例如過磷酸鈣60千克),鉀肥(K2O)6千克(例如硫酸鉀12千克),或使用按此折算的復混肥,深翻入土。
③播種。將溝(畦)普踩1遍,順溝澆水,水滲下後,將催芽的種子混入2—3倍的細沙或過篩爐灰撒在溝(畦)內,上覆過篩細土0.5厘米,畝用種量2—4千克,播後立即覆蓋地膜或稻(麥)草,70%幼苗頂土時撤除床面覆蓋物。
④播後水肥管理。播種後,苗床土壤應保持濕潤,防止床土板結,幼苗伸腰時要澆水1次,以利子葉伸直,紮根穩苗。真葉長出後,根據天氣情況,再澆水1—2次,水量不宜過多,以免秧苗徒長。春播苗期較短,隨著溫度升高,澆水次數與澆水量要適當增加,追肥3—4次,並做好間苗、除草工作。秋播秧苗越冬前要結合施肥澆1次凍水,利於提高地溫。春季返青後澆1次水,但時間不宜過早,水量不宜過大,以免因澆水而降低地溫,以後氣溫升高,結合澆水,追肥2—3次,並作好間苗、除草工作。分別在苗高4—6厘米和8—10厘米時間除病苗、弱苗,間苗後,應適當控制澆水,防止秧苗倒伏,定植前10天停止澆水,鍛鍊秧苗。
定植
①土壤施肥要求。施用的肥料品種應符合國家有關規定、有機肥要達到無公害化衛生要求(參照DB3706/T005.1《無公害農產品大白菜生產技術操作規程》中的附錄C)。施肥原則是有機肥和無機肥混合施用,有機肥與無機肥之比不小於1:1。施用量的取捨以土壤養分測定分析結果、蔬菜作物需肥規律和肥料效應為基礎確定,最高無機氮素養分施用限量為16千克/畝,中等肥力以上土壤,磷鉀肥施用量以維持土壤平衡為準;高肥力土壤,當季不施無機磷鉀肥。收穫前20天內不得追施無機氮肥。
②定植時間。大蔥的定植時間,在“芒種”(6月上旬)至“小暑”(7月上旬)之間。定植過晚,秧苗易徒長,栽後天氣濕熱,不利於緩苗。定植越晚,蔥白形成期越短,產量越低。
③定植方法。定植前先將蔥苗起出,抖去泥土,按秧苗大小分級定植,大苗宜稀、小苗宜密。定植溝的溝距為50—60厘米,溝深20—25厘米,溝寬20厘米,溝底集中施入腐熟有機肥約3000千克/畝,過磷酸鈣6.6千克/畝,定植株距5—6厘米,每畝栽植2萬—3萬株,用蔥苗250—300千克,定植深度以不埋沒心葉為宜。定植後立即澆水。
田間管理
①中耕除草。定植後中耕除草2次左右,中耕除草可以疏鬆表土,蓄水保墒,促進根系的發育。
②水分管理。定植後天氣不十分乾旱,不宜澆水,並注意防止因高溫高濕、土壤透氣性不良而導致的黃葉、爛根、死苗等現象的發生,如遇大雨,及時排水,防止蔥溝積水。白露以後,晝夜溫差加大,進入生長旺盛時期,也是蔥白生長的重要時期,需要大量水分和養分。開始,氣溫尚高,澆水要輕澆,早晚澆;以後隨著植株生長量的加大,逐漸增加澆水次數,保持地面濕潤,到收穫前7天停止澆水。
③追肥。大蔥追肥在白露以後開始,結合灌水、培土進行,追肥應以氮肥為主,適當增施磷鉀肥。開始時,可每次每畝施用硫酸銨10—15千克。到9月以後,氣溫涼爽,植株生長加快,要重施追肥,每次每畝施用硫酸銨16—20千克。追肥的同時要及時灌水,促進肥料分解,以利根系吸收,追肥次數一般在3—4次。
④培土軟化。從白露開始,每隔半月培土1次,共4次,培土應在上午露水乾後,土溫較低時進行。在第1—2次培土時,氣溫高,植株生長緩慢,培土應較淺;第3—4次培土時,植株生長快,培土可較深。每次培土都不可埋沒心葉,以不超過葉身和葉鞘的交界處為度,以免影響大蔥生長。
病蟲害防治
①優先採用農業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配合科學合理的化學防治,達到生產安全優質無公害大蔥的目的。嚴禁使用國家明令禁止的高毒、高殘留、高生物富集性、高三致農藥(參照DB3706/T005.1《無公害農產品大蔥生產技術操作規程》中的附錄A和附錄B)。農藥使用嚴格執行GB4285和GB/T8321的規定。
②農業防治。選用無病的蔥種,合理布局,實行輪作倒茬,加強中耕除草,清潔田園,降低病蟲基數。
③藥劑防治。防治紫斑病,發病初期可選用64%防毒礬可濕性粉劑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噴霧。防治鏽病、發病初期用16%三唑酮可濕性粉劑1600倍液,隔10天噴1次,連噴2次,也可選用烯唑醇、三唑醇等。防治薊馬,在幼蟲發生盛期,用50%辛硫磷乳油1000倍液,或10%吡蟲淋4000倍液,或3%啶蟲脒3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等農藥噴霧防治。防治根蛆,選用40.8%毒死蜱乳油600毫升,或1.1%苦參鹼粉劑2—4千克,或40%辛硫磷乳油1000毫升,或辛硫磷、毒死蜱混合劑(1+1)800毫升、稀釋成100倍液,去掉噴霧器噴頭,對準大蔥根部灌藥,每株用稀釋後的藥液30—40毫升,然後澆水,防治斑潛蠅,在產卵盛期至幼蟲孵化初期,噴75%滅蠅胺5000—7000倍液,或2.5%溴氰菊酯或其他菊酯類農藥1500—2000倍液。10月上旬停止用藥。
(4)產品收穫:11月上旬收穫大蔥。刨收時要避免斷傷蔥白,大蔥刨收後,抹去蔥白上的土,捆成捆,然後貯藏或外運。
(5)生產記錄要求:任縣高腳白大蔥的生產全過程,全部實行田間生產檔案記錄,並對生產檔案進行妥善保管,以備查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