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仲石村
- 面積:12.27平方公里
- 地理位置:廣東省梅州市
- 作物:水稻
簡介,自然村,領導機構,
簡介
仲石村民95%都姓張,村中張氏象形老祖屋背後有一巨石,形如鳳髻,“鳳石村”因此得名。後來人們將“鳳石”念成“仲石”,沿用至今。村子為一寬闊的長形山窩地,村頭至村尾約1.5 公里,村中心有一南北走向的小山崗,將村分隔成東西兩部分長形地帶,整個村地形被稱為“褲檔形”,東片地帶稱上村,西片的地帶稱下村,民房多在村裡的公路兩邊或依山而建。全村304戶1400人,均為漢族,講客家話。種植水稻為主,兼種西瓜、黃豆。青年人多出外打工,村中有大小水電站各1間,分別為40千瓦和800千瓦,國小一間,衛生醫療站2間,商店7間,隨著經濟發展和村民生活水平提高,磚瓦平房逐漸被鋼筋水泥房代替。
有江西丹溪徑梧良畲接206國道的公路貫穿全村,東面有有直通中行圩和中行鎮政府的公路。
民國時期129師師長張光全是仲石村人。
村中的銅鼓嶂有銅礦,據測其含銅量全縣最豐富。大河背是村南3公里處有待開發的旅遊景區。此處石山林立,山形怪異,山谷間溪流湍急,底河床如刀削斧劈。盛夏炎暑,置身此地,會令人感到涼爽如秋,堪稱天然的避暑勝境。附近有三座庵堂。
自然村
招子畲自然村,是村委會西南1公里處的自然村。地形為狹山坑,呈巷徑形。古時流傳說法:“盲有招子畲,先有松崗崬。”即早年招子畲上面的江西松崗崬人丁極盛,而招子畲後來才有人居住,但人丁少,其男丁都從松崗崬招來,故村名叫做招子畲。28戶121人,民居依山而建,多為磚瓦平房。主要種水稻,還有些竹木加工的副業。招子畲自然村獨自為一個村民小組。
均竹自然村,是村委會北3公里的自然村,屬上營子村民小組。位於仲石村尾北面山背後,地形為山坑,距離江西丹溪僅300多米,江西丹溪至良畲接206國道的公路經過村中。民房多建在山坡上或公路兩旁。古時此處多竹山,有過駐軍,故名“軍竹”,後諧音為“均竹”。村子離江西省地界僅300多米。15戶67人,居住張、何二姓人家。主種水稻,山上多松、杉、竹。
領導機構
支部書記:張軍元 主持全面工作
主任:張學爐
分工:民事糾紛調解
副主任:張雲教
分工:民兵、治保
委員:張亮宏
分工:文書
委員:易丁友
分工:青年、婦女
仲石村2008年至2010年工作計畫
上一屆村委在鎮黨委政府的領導下,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各項方針、政策,在村黨支部的直接領導下,村委班子能團結一致,齊心協力,在三個文明建設中取得一定成績。在新的一屆里,為發揚成績,在觀念行動上要進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觀念,各項工作再登新台階,做到目標明確,責任落實,特制訂以下計畫:
2008—2010年村計畫實現主要經濟和各項目達標任務:
(1)工農業總產值在07年的基礎上,逐年以6%的遞增率增加。
(2)村級經濟收入爭取達到每年5萬元。
(3)人均年收入在07年的基礎上逐年提高。
(4)糧食總產年均900多噸。
(5)完成計畫生育“四術”任務。
(6)做好維穩工作。
為完成上述目標,著重抓好以下幾個方面的工作:
一、加強村委班子建設。
認真學習政治、文化、科學知識,從而提高整體幹部隊伍的素質,貫徹落實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遵紀守法,為民眾辦實事、好事。做好團結一致,齊心協力,帶領民眾勤快致富奔小康。
二、調整產業結構,發展效益型項目
實行科技興農,實現綠色崛起,推廣良種良法,在確保糧食產量足夠的基礎上大力發展“效益型”產業。例如:無耔西瓜、蔬菜的種植,雜交水稻的制種等。另外,鼓勵剩餘勞動力外出務工、經商。
三、加強精神文明建設,搞好社會治安綜合治理
民兵、青年、婦女、治保、調解等各部門對各項中心工作要緊密配合,移風易俗、婚事新辦、喪事簡辦,積極開展十項女能手競賽活動。對民事糾紛及時處理,對違法犯罪姚積極配合上級公安司法機關進行打擊,維護治安環境,確保人民安居樂業。
做好計畫生育工作,嚴格控制人口增長,積極宣傳計畫生育法規,以“三結合”“三為主”為方針,完成鎮下達我村的計畫生育各項考核任務。
四、為民眾辦些力所能及的實事
完善水利設施,爭取水利部門對受益面積較大的陂頭、圳道進行維修。發動村民鋪築南山塘、上營子村道,實現水泥公路硬底化。
五、制訂好乾部崗位責任制和村級財務管理制度,每半年把村級財務、政務上牆公布一次,接受民眾監督。
六、新一屆村委將僅僅圍繞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完成好各項工作和任務,為村民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