仰口灣,長約2.2公里。這裡金燦燦的沙灘平坦細軟,坡度平緩。遠處的海島分別叫“大管島”、“小管島”和“兔子島”。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仰口灣
- 地理位置:青島嶗山
- 占地面積:不詳
- 著名景點:盤古老人
古人評價,奇聞,仰口灣景致,景觀,華蓋迎賓,壽字峰,仙桃石,盤古老人,覓天洞,上苑山,太平宮,龍涎泉,眠龍石,太平曉鐘,綿羊石,獅子峰,猶龍洞與混元石,白龍洞,白龍洞石刻,白雲洞,
古人評價
奇聞
嶗山綠石享譽海內外,就蘊藏於仰口灣海底。這種被稱為“海底玉”的綠石,呈墨綠色,色澤凝重,石質光滑細膩,表面掛翠多。因為這種玉石取自海底,所以被稱為“嶗山海底玉”,是嶗山所獨有。我國著名書畫家劉海粟90壽辰時得到一方嶗山綠石,高興地說:“千金易得,一石難求!”由嶗山綠石雕琢的工藝品很有收藏價值,深受中外遊人的青睞。
如果有機緣的話,在這裡還可觀賞到奇異神秘的“海市蜃樓”自然景觀。前人對這一奇異景觀多有記述,其中清代著名翰林尹琳基曾有過這樣的精彩描繪:“先是突起一峰,分為三峰,上插雲際;頃之,群山綿亘數十里,所謂‘衡山七十二峰’、‘嵩陽三十六峰’悉覽;又頃之,火光炯然,紅雲波盪,霄漢通明,光輝眾山,如夕陽返照;已而,化為朦朧,煙樹蒼茫,城郭樓台,隱隱可睹,沿山村落、海岸居民依稀可見。”尹琳基妙筆生花,把顯現於仰口灣的“海市”景致描繪得淋漓盡致。
仰口灣景致
青島嶗山仰口灣,碧浪輕拍金沙灘。海底美玉綠如墨,白帆點點海雲間。
現在我們看到的這處新月形海灣就是仰口灣,也就是上面提到的神仙渡海的灣口,長約2.2公里。這裡金燦燦的沙灘平坦細軟,坡度平緩。遠處的海島分別叫“大管島”、“小管島”和“兔子島”。
遊覽仰口景區有兩種方式:可以乘索道上山,下山步行,進行調整;也可以沿上山的石階路登山遊覽。
景觀
華蓋迎賓
朝陽勸客登山去,霞映華蓋迎賓來。
沿著蒼松翠竹掩映的石階路緩緩上行,流水潺潺,鳥語啾啾。
道旁兩塊巨石,左側刻有“疑是幻境”,右邊刻有“華蓋迎賓”。兩側各有一株古老的赤松,虬枝彎繞,相互交織,是明末清初重修太平宮時栽植的,樹齡都在300年以上。松葉蔥蘢,山風吹來,隨風擺動,就像是歡迎遠道而來的客人。
壽字峰
福如東海,壽比南山。
這座山峰因偌大的石壁上刻滿大大小小的“壽”字,而被稱為“壽字峰”。
中國人對壽的追求源遠流長。古往今來,從秦始皇派徐福東渡尋找長生不老藥,到唐玄宗派孫曇來嶗山採藥煉丹,再到嶗山一代代道人修道養生,直至今天人們祝福長輩健康長壽,可見“壽”字在人們心目中的地位。
壽字峰上鐫刻了我國古今書法大家用不同字型書寫的“壽”字,有隸、篆、行、草、楷等多種字型,在偌大的岩壁上構成了一幅壯觀的百壽圖,也是“壽”字的書法展覽。我們可以在飽覽奇峰幽谷的同時,盡情地欣賞書法藝術。其中那個十分搶眼、渾厚凝重的“壽”字,高20米,寬16米,中國書法家協會主席沈鵬欣然命筆“天下第一壽”,堪稱“華夏壽字之最”,寓意為“高壽、長壽、大壽、萬壽”。不少遊人來到這裡,喜歡以“壽”字作背景,照照相,一是留作遊覽紀念,二是祈禱自己與“長壽”相伴。
仙桃石
大聖醉別蟠桃宴,仙桃不意落人間。
這塊大石,多像一個巨大的桃子呀!它形象逼真、鮮活,是景區著名的象形石之一。這裡給大家講個神話故事。據說當年孫悟空在王母娘娘的蟠桃園裡偷吃仙桃時,其實並沒全吃,只是咬一口扔一個,其中有一個不偏不倚落在這裡,變成現在的“石桃”,又稱“仙桃”。下面缺了一塊,原來是被孫大聖咬去了一口。
盤古老人
道生陰陽傳千秋,開天闢地說盤古。
索道上站東南方那座石崮,北面石壁平滑垂直,上部呈三角形,東邊朝天,缺口處呈現人的眼睛、口和鼻子的輪廓,好似一位歷經滄桑的老人正安詳地仰望雲天,人稱“盤古老人”。
傳說亘古之初,開天闢地的盤古老人從混沌無形中走出來,為了給人類創造一個良好的生存環境,奮力劈開一個空間,用頭頂著天,用腳踏著地,這就是人們常說的“頂天立地”。這時,清陽之氣逐漸上升開為天,重濁之質逐漸下沉闢為地,從此陰陽分明。接著,盤古老人又在天上巧布日月星辰,在地上繪就山海河湖。後來,盤古老人又用泥土捏塑出萬物形態,輕輕吹上一口氣,萬物全都有了生命。盤古老人感到疲憊之極,就選擇了這方風水寶地,靠在山峰上睡著了,這一睡就是億萬年,至今還沒有醒來。
這裡是索道的中站,出站口不遠,可遊覽著名的道教殿堂太平宮及其周圍景觀。如果繼續乘索道上行到上站(終點站),一路“清風送我上青天”,便可到達高山奇洞——覓天洞。
覓天洞
峰頂洞接天,幽深奇趣險,登天洞為徑,憑高心自寬。
走出索道終點站,沿著石階路上山,就到了覓天洞。洞口附近山岩壁立、天地狹窄。遊覽這個奇洞,必須從下向上攀登,去尋覓廣闊的天宇,因此取名“覓天洞”。
覓天洞由兩個大峭壁夾縫中的好多塊巨石疊架而成,看似人工,又並非人工所為,是一個自下而上的天然奇洞。洞高100多米,構型奇特,別具一格,既不像石灰岩溶洞那樣具有奇形怪狀的石鐘乳、石柱、石花等洞穴景觀,也有別於景區內的其他花崗岩洞窟,能一目見底。覓天洞奇就奇在自下而上共分5層,洞內盤旋曲折、奇特古怪、驚險迷離,可謂集奇、幽、險趣等於一身。洞外“覓天洞”3個字為著名雕塑藝術家劉開渠先生所題。進洞之後,要施展鑽、爬、挪、越等十八般武藝才行,否則進得來出不去。
上苑山
出了洞口,就是上苑山,是一處難得的觀景地。這座鐵鎖橋名“步雲橋”。過了橋,似乎就近在咫尺了。用當地人的話說:站在上苑山峰頂,伸手就能把天戳得“吧嗒吧嗒”響。大家不妨試試看。
這塊石刻——“洞幽不雨草常濕,山高無風暑自消”,為著名美術理論家邵大箴先生題寫。
這是郭沫若先生著名的“天上的街市”石刻。站在此處,放眼環視,但見群峰挺拔、松濤陣陣、巨石嶙峋、千姿百態、萬頃碧波、海天一色;特別是到了夜晚,海上漁火點點,村舍燈光閃爍——真是一派“天上的街市”風光!
這塊石刻——“咫尺天涯”為著名美術理論家蔡虹先生所題,意為上苑仙境近在眼前。
這塊巨石很像一隻巨大的烏龜,頭部向東探出,聚精會神地凝望著大海。這道景觀稱“神龜探海”。另外,還有眾多由花崗岩形成的景觀,都會給我們帶來不少游趣。
太平宮
松徑深處是幽宮,幽人無聲勝有聲,回眸千年興亡事,晨鐘聲聲盼太平。
這座古樸靜雅的道教宮殿就是嶗山著名的道教殿堂——太平宮。
太平宮始建於宋代建隆元年(960),是宋朝開國皇帝趙匡胤敕封嶗山道劉若拙為“華蓋真人”後撥款修建的。當時的歷史背景是:趙匡胤策劃了陳橋兵變,黃袍加身,登基做了皇帝。為了粉飾太平,他請修行有道的劉若拙進京談玄論道,並想把他留下。由於劉若拙堅辭還山,宋太祖便敕封他為“華蓋真人”,並撥巨款敕令回山重修太清宮,新建上清宮和上宛宮,並作為劉真人修道的館院,連後面那座山也命名為“上苑山”,意為皇上所賜。太平宮竣工後,趙匡胤已駕崩,其弟趙光義繼承皇位,改年號為“太平興國”,上苑宮也更名為“太平興國院”。南宋末年,元軍攻下杭州城,南宋皇帝兩個愛妃謝麗、謝安化裝從水路逃到太平興國院後面塘子觀出家修道,此後“太平興國院”更名為“太平宮”,並一直沿用至今。
太平宮在歷史上經過無數次修繕,選用建築材料遵循宋代建築凡格, 沿用明代以前黑色簡瓦與板瓦組合的材料,基本上保留了原建築的古樸典雅格調。宮中道士在全真七子來到嶗山後皈依了郝太古創立的華山派。
走進宮院,首先看到的是“海上宮殿”4個大字,據說是修建太平宮時宋太祖敕封的,題字為清朝華世奎手書真跡。
太平宮整個建築呈“品”字形,由正殿和兩個偏殿組成,正殿供奉媽祖,東西偏殿分別供奉關聖和文昌帝君。
龍涎泉
西院中這口泉名叫“龍涎泉”,是嶗山名泉之一,大旱3年水不涸,大澇3年水不溢,水質清冽甘醇,含有多種對人體有益的礦物質成分。
眠龍石
這塊巨石上有裂縫,把巨石一分為二。從上往下看,上面的一塊宛如一條龍睡在石上,因此稱“眠龍石”。傳說這條“睡龍”偷喝了王母娘娘3壇美酒,因醉酒而眠。王母娘娘知道後,火冒三丈,把他貶到人間,龍涎泉是他酒醉未醒時從口中淌出來的口水。還傳說這條睡龍每100年才醒一回。石壁上鐫有兩首五言詩,為明代山東提學鄒善所書。
正殿院中這兩株桂樹已有100多年的歷史,一株是金桂,一株是銀桂,一般8至9月份開花。花開時節,金黃、銀白色的桂花爭相鬥艷、馥郁芬芳。
太平曉鐘
東院內這個亭子懸吊的仿古銅鐘是清光緒十八年(1888)重鑄的,四面分別鑄刻著“五穀豐登”、“風調雨順”、“萬古千秋”、“八方大吉”字樣。下面畫刻著八卦圖,象徵天、地、雷、風、水、火、山、澤8種自然現象。每當清晨敲鐘時,因山間寂靜,空谷回音,清脆洪亮的鐘聲餘音經久不息。這一景觀稱“太平曉鐘”。
鐘亭前是一座幽靜的小花園。這株白玉蘭和紫薇(痒痒撓)樹齡都在百年以上。玉蘭屬於名貴花卉,紫薇卻是宋代以來道教最為青睞的花卉,大概是為了紀念創立“紫薇斗教”的始祖陳摶而延續下來的。凡屬華山派的道觀院內都種植紫薇。
宮外石壁上鐫有著名詩人臧克家先生1981年夏遊太平宮時留下的墨寶:“黃金足赤從來少,白璧無瑕古來稀,魔道分明濃劃線,是非不許半分毫。”我們說,“金無足赤,人無完人”,但是非不容混淆,原則問題更應涇渭分明。詩意令人回味無窮。
綿羊石
奇峰奇石天生成,異靈多願寄此身。
太平宮身後右側的這塊巨石很像一隻跪伏的綿羊,遠看神形兼備,嘴、眼、鼻、頭惟妙惟肖,因而被稱為“綿羊石”。
關於綿羊石,還有一段美麗的傳說。很久以前,山下村舍里有一個青年男子,勇敢善良。有一次,他上山砍柴,發現兩隻大灰狼正在襲擊一隻老綿羊。老綿羊腹背受敵,只有招架之功,沒有還手之力,被兩隻惡狼置於死地。小伙子當即抽出砍柴刀狠狠砍向前邊的那隻狼,正中要害,那隻狼一命嗚呼。另一隻狼一看不好,狼狽逃竄。小伙子緊追不捨,又是一刀砍去,結果只砍掉一條狼腿。原來,被救的老綿羊是來這裡修煉的綿羊大仙。為了感激小伙子的救命之恩,綿羊大仙把自己的小女兒嫁給了他。從此綿羊大仙晝夜跪伏在這裡,提防大灰狼再回來殘害無辜,天長日久,竟變成了這隻石頭綿羊。
獅子峰
日出東海紅似火,獅吼峰谷震怒濤。
與綿羊石相鄰的這座山峰,猶如一隻強悍威猛的雄獅傲視蒼海,因而被稱為“獅子峰”。獅子峰背山面海,凜然雲表。“雄獅”張開的巨口中可以同時容納十幾個人。在獅口的上下顎間,由於風雨的削蝕,岩石顆粒參差,形成了歷歷可數的“牙齒”,十分逼真。從獅子的“肋下”穿過石洞,可以登上獅背。這裡是觀海上日出的理想之地,歷來是文人墨客揮毫抒意的地方。指曉前,遙望東方的海面,海天相連處,漸漸泛起魚白肚,周圍的景物漸漸從黑暗中冒出了模糊的輪廓。隨著時光的推移,白光越來越亮,逐漸由橘黃色、玫瑰紫色變成了丹紅色……突然間,海面上露出了半輪火球,一點點上升,一點點擴大。當初升的太陽離開海面的一瞬間,好像把海水“提”起來一樣,太陽和大海之間還形成了一個“把兒”。猛然一下,太陽向上輕輕一跳,“把兒”被掙脫了,太陽升出了海面。這時,海面萬點金光隨著波浪不停地閃耀跳動。再回頭看,上苑山被染成了紅色,群山層巒也都披上了絢麗的霞裝,景象極為壯美。這一景觀被稱為“獅峰賓日”。如果清晨趕上雲霧未開、白雲繚繞,站在遠處看獅子峰,則是另一番奇妙景象:雲塊飄逸在獅子峰山腰間,陣陣海風吹來,雲塊似流水行雲、如波濤洶湧。再看那獅子,在波浪翻滾的雲海中,像在奮爪欲躍,巨口洞開,吞雲吐霧,仰天長嘯。這一景觀被稱為“獅嶺橫雲”,是“嶗山著名十二景”之一。
獅子峰頂部及其周邊石壁還有明清時期古詩刻多處,也很有觀賞價值。
猶龍洞與混元石
又一巨鰲寄身處,蒼龍隱形有誰知。
沿太平宮後牆西行不遠,大家看到的這塊圓形巨石,由另外兩塊巨石支撐著。這3塊巨石構成了一個天然的石洞。洞外石壁上鐫有凸刻雙鉤的4個大字——“鰲老龍蒼”。洞中深闊寬敞,可容納20餘人,祭台上供奉道教全真派始祖王重陽及其7位弟子。因為該洞明代以前供奉老子,所以稱“老君洞”。明代隆慶年間(1567-1573),山東提學鄒善數次來嶗山遊覽,覺得洞名有點俗氣,陪同前來的即墨縣令楊方升根據《史記》中的“老君,猶龍也”的記述,改洞名為“猶龍洞”,沿用至今。洞額“雲是老子曾過此,後有濟北黃石公”為明末學者顧炎武詩句,由當代著名書法家沈鵬題寫。洞口右側石壁上是元代著名書法家趙孟頫所書《道德經》第一章全文摩崖石刻,筆畫流暢,功力深厚。
洞頂這塊大圓石,上部刻有3組星座圖,還刻有“混元石”3個字。傳說1000多年前劉若拙獨自一人在上面練功10年而不輟,才修煉成一代名道。
過去,這個圓石上並沒有台階,所以一般道士上不去。能輕鬆上去的道士則會按照上面的星座圖指示的方位,朝著不同的星斗練功。
白龍洞
白龍由此飛天去,回頭不忘果老恩。
獅子峰西北的這個石洞就是白龍洞。前面那條山澗稱“白龍澗”,下邊的水灣稱“白龍灣”,架在灣上的弓形橋稱“仙人橋”,不用說肯定是“白龍”與“仙人”有關聯的一個地方。
傳說從前在白龍灣中有條白鱔魚,經常到上面石洞中苦修。有一天,張果老騎著毛驢來到這裡,見其功力不凡,知其可成正果,便做了一番點化。白鱔果然變成了一條白龍飛天而去。後來人們把白鱔修煉的山洞稱“白龍洞”,張果老經過的橋稱“仙人橋”。有意思的是:張果老倒騎著的那頭毛驢見這裡風興優美,便萌生了思凡之意,一不留神,蹄子踏進了橋邊石頭裡,被張果老抽了一鞭子,急忙跳出來跑了。這不,“蹄印”還留著呢。
仙人橋上面就是白龍洞。白龍洞是由一塊長約18米、寬約12米的橢圓形巨石扣壓在5塊鼓形的圓石上組合而成的天然石洞。洞內供奉的是十八羅漢。“白龍洞”3個字是明代山東武舉周魯題寫。
白龍洞石刻
白龍洞石刻數量之多、藝術欣賞價值和考古價值之高,堪稱“一絕”。古詩作者是元代著名道士丘處機。丘處機不僅修行有道,而且博學多才、能詩善畫,當年來到嶗山,曾在白龍洞修行過一段時間,並在洞口的石壁上留下了20首詠頌嶗山風光的詩作。
前言是丘處機為20首詩所作的序:“東萊即墨之牢山,三圍大海,背負平川,巨石巍峨,群峰峭拔,真洞天福地一方之勝境也,然僻于海曲,舉世鮮聞,其名亦不佳。余自昌陽醮歸,抵於三城永真觀,南望煙霧之間,隱隱而見。道眾相邀,遷延數日而方屆,遂閒吟二十首,易為鰲山,因暢道風雲耳。棲霞長春子書。”詩文朗朗上口、言簡意賅、通俗易懂,嶗山“洞天福地一方之勝境”躍然於字裡行間。
白雲洞
山中何所有,嶺上多白雲。
白雲洞是嶗山著名的道家殿堂。此洞海拔400餘米,背依險峻石壁,而臨深澗,自然奇特,巧奪天工,是嶗山名洞之一。
白雲洞始建於唐天寶二年(743)。據史料記載,開元末(741),唐朝道士姜撫求藥嶗山,來到嶗山後,選擇了這處依山傍海的山洞修煉。當時沒有進行過多的人工建築,僅是將原來巨石下面的一些碎石泥土進行了清理而已。
宋代,江南道教內丹派第五祖白玉蟾來到嶗山,對白雲洞進行了增修,白雲洞才形成了一座修道殿堂。
白玉蟾,又名“葛長庚”,字如晦,祖上為福州人,曾在海南為官,因仗義行俠殺了人,後來進武夷山入道修煉,南宋嘉定年間(1208-1224)被敕封為“紫清真人”,一生遊覽了包括嶗山在內的名山大川無數,傳世之作有《白玉蟾全集》。
白雲洞創建後,因為道路艱難,物資運輸極不方便,主持白雲洞的道士也時斷時續。直到明末清初,在嶗山道士田白雲的主持下,此洞才真正建成為道教觀院。
白雲洞是由3塊巨石疊架而成的洞,周圍由石條砌築,洞口朝南。洞內呈四方形,寬約7米,進深約7米,高約2米,洞頂平整,地面由石條鋪就,可以同時站立數十人,原來主殿供奉玉皇大帝。洞額“白雲洞”3個字為清末翰林尹琳基題寫。
圍攏白雲洞的3塊巨石,左邊一塊稱“青龍石”,右邊一塊稱“白虎石”,前面一塊稱“朱雀石”。另外,後面還有塊“玄武石”這4塊巨石分別被視為四方之神的象徵。
洞前院中這兩株銀杏樹,也是一雄一雌,比肩而立,相伴而生,樹齡都在1000年以上。
洞後有許多古松,蔥鬱蒼翠,其中有一株形狀很奇特,枝葉茂密,據說原來有一個枝杈斜出洞頂,伸向洞外,站在下面往上看,好像一條張牙舞爪的蛟龍在洞頂騰空舞動。這株古松被譽為“華蓋松”。
這一由古樹和白雲洞交織而成的奇特景觀,即“嶗山著名十二景”之一——“雲洞蟠松”。
東院牆下的這株白玉蘭,樹齡在200年以上,是嶗山樹齡最長的一株白玉蘭。
青龍石下面這個洞穴稱“臥風窟”,因這裡地形條件比較特殊,山風吹到這裡迴旋不止,所以取名“臥風窟”。據說曾是坤道(女道士)修煉的地方。旁邊洞穴稱“菩薩洞”。
清乾隆年間(1736-1795),白雲洞在道士趙體順的主持下進行了一次重修,建起了以青龍閣為主體的殿房24間,計有400多平方米的人工建築。其中規模最大的是青龍閣,分上下兩層,長約12米,共有6個門樓,主殿正前台階11級,青龍閣門前台階33級。
明末清初至民國期間,白雲洞一直是道教全真金山派的殿堂。清朝乾隆三十四年(1769)春,自幼在太清宮出家修道的即墨道士王生本帶領弟子在白雲洞另搭一陋屋居住修煉。他生食五穀,從不去糠皮,雖已103歲高齡,但鬚髮黑若濃墨。1770年農曆正月初九,他忽然對弟子們說:“今日立春,吾將逝矣。”說完端坐而終。他的遺骨葬在白雲洞東南方二仙山中間的逍遙谷,藏骨塔至今還在。
抗日戰爭時期,嶗山道士積極支持抗日鬥爭,多次遭到日軍“掃蕩”。白雲洞道士面對兇殘的日軍,大義凜然,寧死不屈。日軍殺死了道長鄒全陽和道士5人,燒毀了白雲洞建築。從那以後,白雲洞便中斷了道事活動。
在白雲洞南側還有兩個洞,一個是清虛洞,一個是普照洞。清虛洞為一人工開鑿的石洞,是供道士修煉用的。人坐在洞裡,可以俯瞰下面的山海景色。普照油為一自然山洞。
遊覽白雲洞附近景區,慢慢體味“藏園老人”傅浣叔的題詩:“夜月清皎,海氣光寒,玩石撫松,飄然登仙”,可感悟“登仙”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