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開放包容的文化態度探索當代水墨

以開放包容的文化態度探索當代水墨

《以開放包容的文化態度探索當代水墨》是藝術評論家王進玉的文章,發表於《中國文化報》。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以開放包容的文化態度探索當代水墨
  • 作者王進玉
  • 創作年代:2024-04-14
  • 作品出處:中國文化報
作品原文,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當代水墨在中國已走過40餘年,早已自成體系。其實,水墨概念及其系列新的表現語言、創作樣式的產生,最重要的貢獻恰恰在於它們對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在於對傳統中國畫系統的徹底激活和解放,在於把“水”與“墨”這些古老的元素真正放置在當代藝術的語境和框架內,無論是創作理念、文化內涵,還是具體的形式語言、技法技巧、媒介屬性等,都有著前所未有的突破與適應時代的革新。這不僅關乎美術創作與美術史書寫的問題,還關係到新的時代背景下對於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文化認知、身份認同。
雖然現如今各種形式的對外展覽、交流層出不窮,但對於非專業領域的觀眾來說,仍然較難對中國畫的審美內蘊有更深入的認知和理解,傳統中國書畫的海外推廣任重道遠。不可否認的是,普及性決定傳播度,倘若不能被更大程度、更大範圍地理解、接納與認可,中國傳統文化就很難融入文化全球化的大背景中,實現和世界的對話。
而水墨概念及其系列新的表現語言、創作樣式等的產生,卻能很好地解決這一問題。無論從傳統角度看,還是從畫種的命名、材質上說,水墨都更具代表性,也更具國際屬性。首先它歷史悠久,它比中國畫這一概念還要早上千年,在唐代就已有水墨的叫法。其次不管是油畫、版畫、水彩畫,包括雕塑等,都以材質或技法來命名,這種命名方式也基本是國際慣例,那么稱之為水墨又何嘗不可?所以筆者認為,水墨概念的復出,不僅正本清源,而且正當其時,不僅更容易被外界理解和接受,而且更有利於相互間的平行交流與深度對話。當然,這絕非某些人所說的西學思維或者西方中心主義,更非崇洋媚外的表現。筆者注意到越來越多的當代水墨畫家迫切希望利用水墨這一本土的重要文化資源、表現手段,在一個敞開了的全球文化空間裡建立一個既中國又現代的新的傳統、新的視覺語言體系,建立一個能夠真正對接全球化文化語境的新範式、新文本,而這也確是時代所需。
所以,應該允許和鼓勵水墨的多樣化存在,肯定這一領域藝術家做出的諸多探索與努力。實事求是地講,他們的很多創作和創新在很大程度上推動了國畫現代化、藝術當代化的轉型和升級,為文化自信、文化輸出提供了更多與國際交流、對話的可能。需要特別指出的是,我們不能總盯著那些拙劣的、不入流的水墨創作,就以偏概全、亂加指責,而是要仰望塔尖,塔尖上的那些藝術家及其創作才真正具有代表性,真正代表這個時代的學術高度與審美水平,像吳冠中、朱振庚、閻秉會的抽象水墨作品;周韶華、劉國松、谷文達的現代水墨作品;張羽、劉子建、邵戈的實驗水墨作品,梁銓、蔡廣斌、王天德的觀念水墨作品,田黎明、李孝萱、劉慶和的都市水墨作品等,都在國內外專業領域享有盛譽。
總之,當代水墨的出現是時代發展的必然,是水墨介入當代社會、當下生活的新嘗試,也是以現實社會問題與當代人的精神訴求等為主要表現對象的新的價值取向與創作樣式。相比傳統繪畫,其觀念更開放、審美更多元、題材更豐富、形式更自由、手法更靈活,傳播和影響也更廣泛。即便一些時候可能會出現這樣那樣的問題,但起碼能夠給我們提供一個警示、一個反面教材,告訴我們在藝術融入時代創新發展的潮流與進程中,究竟哪條路可行,哪條路不通,而這正是當代水墨探索和實踐最難能可貴之處。
因此,對待當代水墨創作,不應帶有偏見、牴觸,相反,要給予足夠的理解和支持,要將其放置在時代融合發展的大背景、大趨勢下考量。同時,也不應僅僅關注所謂的技法技巧層面,而是要對其形式和語言、內涵與外延等作一個更為全面、深度的認知和解讀。也就是說,對水墨新維度、新樣態的出現,務必要有新思維、新視角,以及新的判斷與品評機制與之匹配、呼應,絕不能以傳統這把標尺來丈量和裁決。

作者簡介

王進玉,安徽宿州人,現居北京,知名青年學者、藝術家、藝術評論家。現為中國文聯中國文藝評論家協會專委會委員,中國國際書畫藝術研究會新水墨專委會(新水墨畫院)副主任兼秘書長,《美術報》《中國美術報》、新浪網等知名媒體專欄評論家,中華詩詞學會會員,中國楹聯學會會員,北京東方中國詩書畫院副院長等。已在《中國文化報》《中國藝術報》《中國美術報》等國家級刊物發表評論文章三百餘篇,評論、詩詞、散文、雜文等總計百餘萬字。出版有評論集《發現》《讓評論家說話》、詩文集《愛在繼續》《母親花》、書法集《王進玉自作詩詞書法》等多部。
check!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