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料
詞目:以至
基本解釋
1. [down to;up to]∶表示延伸
2. [so that…,to such an extent as to ]∶表示結果
她愈陷愈深以至不能自拔
表示時間、數量、程度、範圍等的延伸,有“一直到”的意思:循環往復以至無窮|自王公卿相以至工藝
雜流,凡有名者,往往留像於館。
用於下半句開頭,表示上述情況所達到的深度或結果,有“甚至”的意思:埋頭思索,以至忘記了下班。
相關辨析
“以至”和“以致”都是連詞,但在用法上有很大差別。
“以至”,有“一直到”的意思,表範圍、數量、程度、時間等延伸和發展,一般指從小到大,從少到多,從淺到深。
例如:
1、從沿海城市以至廣大農村,到處是一片欣欣向榮的動人景象。(表範圍)
2、要學會游泳,必須一次、兩次以至十次百次的反覆練習。(表時間、數量)
3、在我們國家裡,決不允許歧視以至虐待婦女。(表程度)
另外,“以至”有甚至的意思,用在一句開頭,表示由於前一分句的情況而產生某種結果。
例如:
他專心致志的工作,以至有人招呼他也沒有聽到。
“以致”,有“因而造成”、“致使”的意思,表示由於前面所說的原因而造成某種結果,多指不良結果或者不希望出現的結局。
例如:
事前沒有充分調查研究,以致作出了這樣錯誤的結論。
為了加強對這兩個詞的使用,附練習題如下:
1、循環往復以至無窮。
2、在舊社會,勞動人民生活非常艱苦,以至連肚子也填不飽。
3、由於不注意安全操作以致出了嚴重的事故。
4、遇事要積極思考,要想到問題的兩面、三面以至多面。
5、對於在關鍵時候只顧個人,不顧集體以致貪生怕死,臨陣逃脫的黨員幹部,我們一定要堅決查處。
6、他毫無準備,以至老師提問他一點也答不上來。
引證解釋
1. 亦作“ 以至於 ”。亦作“ 以至於 ”。1.連詞。猶言直至,直到。表示在時間、程度、範圍、數量上的延伸。
《
左傳·昭公十六年》:“恃此質誓,故能相保,以至於今。” 金
王若虛 《五經辨惑上》:“蓋人之所以陷於禍敗以至失身者,由其愚暗
妄行,不知理義
故耳。” 明
胡應麟 《少室山房筆叢·丹鉛新錄八》:“
古者婦人屨與男子同,自后妃以至命婦,制度質采,鹹有等差,不得
逾僭。” 明
王守仁 《大學問》:“君臣也,夫婦也,朋友也,以至於山川鬼神鳥獸草木也,莫不實有以親之。”如:生產效率提高几倍以至十幾倍。
2. 連詞。表示由於上文所說的情況,引出了下文的結果。
宋
王讜 《唐語林·補遺二》:“
德宗 時,
楊炎 、
盧杞 為宰相,皆奸邪用事,樹立朋黨,以至天子播遷,宗社幾覆。”
張振金 《五峰如指翠相連》:“黎族人民對革命的忠誠,以及對建設山區的遠大理想,激勵著我,以至於使我忘記了山路的艱險。”
相關介紹
譚桂聲
“以至”與“以致”,是語音相同、詞形相近而意義、用法不同的兩個常用連詞。
一、“以至”與“以致”的用法
以至(以至於)有兩種用法。
①連線詞或短語,表示在時間、數量、範圍、程度等方面的延伸,一般表示從小到大,從少到多,從淺到深,從低到高,有時也用於相反的方向,有“直到”“直至”的意思。例如:
如今人們已經不僅能夠預知幾天的,而且能夠預知幾個月以至幾年的天氣趨勢。
熟練的技能是經十次、百次以至上千次的練習才能獲得的。
所談的內容很廣,自人類社會以至天地、宇宙,無所不包。
實踐、認識、再實踐、再認識,這種形式,循環往復
以至無窮,而實踐和認識之每一循環的內容,都比較地進到了高一級的程度。(毛澤東《
實踐論》)
②連線分句,用在後一分句開頭,表示由於上述情況的程度很深而產生的結果。例如:
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日新月異,以至從前神話、童話中的一些幻想故事,現在都有可能成為現實。
哥白尼的學說為越來越多的人所了解,並且得到越來越多的擁護者,
以至羅馬的教會在擬訂曆法改革方案時,都不能不利用哥白尼的數據。
“以至於”,意義、用法同“以至”。以上例句中的“以至”都可以換成“以至於”。例如:
螽斯的歌唱既能表達悲哀,也能表達歡樂,以至於難以分清到底是在哀鳴,還是在歡歌。
以致只有一種用法,即連線分句,用在後一分句開頭,表示由於上述原因而造成的結果(多指不好的或說話人不希望的)。例如:
他沒有認真備考,以致未能通過職業資格考試。
他只聽一面之詞,以致作出了錯誤的判斷。
以往,由於
養老保險沒有積累,為確保越來越多的
退休金當期發放,社會養老保險機構不得不動用了本應留作積累的個人賬戶基金,
以致個人賬戶形成
空賬、虛賬。
代表
既得利益集團的保守勢力對他圍追堵截,逼得他無路可走,
以致這場號稱“改革”的小小改良很快就夭折了。
二、“以至”與“以致”的來源
“以至”本是由連詞“以”(相當於“而”)和動詞“至”構成的文言短語(“以至於” 由連詞“以”、動詞“至”和介詞“於”構成),“以致”本是由連詞“以”(與“以至”的“以”為同一
語素)和動詞“致”構成的文言短語。後來都固定為一個合成詞而成為連詞,並沿用於現代漢語的書面語。例如:
恃此質誓,故能相保,以至於今。(《左傳·昭公十六年》)
蓋人之所以陷於禍敗
以至失身者,由其愚暗
妄行,不知理義故耳。(〔金〕
王若虛《五經辨惑上》)
德宗時
楊炎、
盧杞為宰相,皆奸邪用事,樹立朋黨,
以至天子播遷,宗社幾覆。(〔宋〕王讜《唐語林·補遺二》)
自古以來,國家富強,將良卒精,因人主好戰不已,
以致危亂者多矣。(〔宋〕司馬光《
諫西征疏》)
自職名更定之後,
遂失朝夕記注之規,
以致累朝以來,史文闕略。(〔明〕
張居正《議外史職疏》)
(一)“以至”,近似“甚至”;“以致”,近似“致使”。二者有顯著的語義差異。
(二)“以至①”與“以致”不僅有詞義上的顯著差異,而且有語法上的明顯區別:前者只連線詞或詞組,而不連線分句;後者只連線分句,而不連線詞或詞組。
(三)“以至②”與“以致”都連線分句,而不連線詞或詞組。二者的區別在於:“以至②” 含“甚至”的意味,表示由於上述情況而產生的結果,可以是好的,也可以是壞的,意在以下文強調上述情況的程度之深。“以致”含“致使”的意味,表示由於上述原因而造成的結果,多是不好的或說話人不希望的結果,一般有“導致……的後果”、“弄到……的地步”、“結果弄得……”的意思,意在說明下文是上文所導致的後果。
(四)在某些情況下,用“以至②”或“以致”均可。但這並不表明二者的意義、用法相同;此時,二者仍有各自的意義、用法。例如:
他的腿受了重傷,~幾個月都起不來床。
久而久之,野豬漸漸馴順,身體也漸漸肥胖,~變成像現在家豬的樣子。
以上兩例“~”處用“以至②”或“以致”均可。如果用“以至”,就是以“幾個月都起不來床”、“變成像現在家豬的樣子”分彆強調“重傷”、“肥胖”的程度;用“以致”,則是說明“幾個月都起不來床”、“變成像現在家豬的樣子”分別是“重傷”、“肥胖”所導致的結果。
(五)對“以至②”與“以致”,可採用替換詞語、認定標誌等方法加以辨析。
1.詞語替換。例如:
有關負責人指出,國家目前還沒有相關的法律,以至不能真正解決這方面的問題。
自主學習能力是學生各種學習能力中最重要的學習能力,它可以使學生學會學習,
以致學會
終身學習。
前一例意在說明所造成的後果,用“甚至”替換“以至”後語義不通,用“致使”替換“以至”後語義通順,因此可斷定句中用“以至”有誤,必須改用“以致”。後一例意在強調程度之深,用“甚至”替換“以致”後語義通順,用“致使”替換“以致”後語義不通,因此可斷定句中用“以致”有誤,必須改用“以至”。又如:
有學生認為,嚴懲未必能減少作弊,且開除學籍對個人傷害太大,
以至沖淡了懲罰本身的教育意義。(《
京華時報》2006年1月24日)
於是,她就亮出了那女高音獨唱的喉嚨,大聲地念稿,以致把嗓子都喊啞了。(《黎明的河邊》)
這三例用“甚至”或“致使”替換“以致”後語義都通順,故可判斷句中用“以至”“以致”均可,句中可仍用“以致”,也可改用“以至”。
2.認定標誌。例如:
這愛情是如此的強烈,以致她敢於迎擊一切。(《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第2冊教師用書》)
這一切,發生得這樣突然、迅速,以至黃淑英還沒有完全領悟過來的時候,他就從她的身邊消失了。(《黎明的河邊》)
我想得是
那樣痴迷,
以至於從河裡抓一條魚,我都會翻來覆去地看個明白,恨不得從魚身上發現將來的人應該具有的某些特徵。(
費奧羅多夫《
童年的發現》)
對音樂的早慧僅僅是這個孤僻孩子的一個方面,而他對周圍事物的觀察又是
那樣細心,
以至家人覺得這個孩子有點毛病。(王濱、張淑賢等《少年愛因期坦》,《世界人物的少年時代》,
大連出版社1997年版)
前一分句中的“如此”、“這樣”、“那樣”均有表示程度的意思,下一分句自然以用“以至”為宜,而不宜用“以致”。在這種情況下,即便有時可使用“以致”,給人的語感一般也遜於使用“以至”,如最後一個例句。因此,一般可以將“如此”、“這樣”、“那樣”作為使用“以至”而不使用“以致”的一種詞語標誌。據此,第一個例句中的“以致”以改用“以至”為宜;後三個例句中的“以至(以至於)”使用得當。
作為練習,我們對下面 11 個例句加以判斷,看看其中的“以至(以至於)”或“以致”是否使用得當。
①每一本書——不論小說、戲劇、遊記、日記,
以至散文詩詞,都別有天地,別有日月星辰,而且還有生存其間的人物。(
楊絳《讀書苦樂》)
②一種令人悵然
以至走入恐懼的想像,像霧靄一般不可避免地緩緩升起,模糊了我們的來路和去處,令人不得不斷然打住思緒。(
畢淑敏《
我很重要》)
③還有一種是比我們年輕得不多的後生,這種人只會惹我們的厭恨以至於嫉忌,他們已失掉尊敬長者的觀念,而我們的年齡又不夠引起他們對老弱者的憐憫;我們非但不能賣老,還要趕著他們學少,我們的年長反使我們吃虧。(錢鐘書《伊索寓言》)
④圍繞在他周圍的那些貪婪、偏私、庸俗,以致邪惡的人群,顯得是那么渺小而又卑瑣。(《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語文第2冊教師用書》)
⑤我的身上聚滿父母關注的目光,以致一點點成功都會被他們深沉地記在心裡。
⑥幸福似乎主要是一種內心快樂的狀態。不過,它不是一般的快樂,而是非常強烈和深刻的快樂,以至於我們此時此刻會由衷地覺得活著是多么有意思,人生是多么美好。(周國平《幸福和苦難都屬於靈魂》)
⑦只有當黑暗降臨的時候,我才會感到我沒有看到的東西實在太多了。不過我頭腦中會塞滿那美妙的回憶,
以至根本沒有時間去懊悔。(海倫·凱勒《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
⑧河北、河南境內出現罕見大霧,以至進出北京的大量列車晚點。
⑨據悉,山口百惠的隱退生活相當寫意,以致身形暴漲。(《家庭周末報》2005年1月5日)
⑩教育界在相當程度上誇大了教案的作用,將教案寫得如何直接與教師教學能力畫等號,
以致把教案作為衡量一名教師稱職與否的重要指標。(
潘新和《
新課程語文教學論》)
⑾教參越全越細,教師思維、探究的空間也就越小,以至小到了沒有個人自由發揮的餘地。(潘新和《新課程語文教學論》)
⑿我不覺渾身燥熱起來,以致火車已走過了鎮江,我才想起我原來的打算。(茹志鵑《在社會主義的軌道上》)
例①—例④中連線的是短語而不是分句,表示在範圍、程度等方面的延伸,因此必須使用“以至(以至於)”。例①—例③無誤,例④須改用“以至(以至於)”。
例⑤—例⑦中連線的是分句,表示某種情況的程度很深,因此須用或宜用“以至(以至於)”。例⑤中的“以致”須改用“以至(以至於)”;例⑥、例⑦ 中的“以至(以至於)”均使用得當。
例⑧中連線的是分句,表示某種原因造成的後果,因此須將“以至”改為“以致”。
例⑨—例⑿用“以致”或“以至”均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