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空間換時間

以空間換取時間是蔣介石對日抗戰的主要策略。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以空間換時間
  • 性質:策略
  • 提出人:蔣介石
  • 目的:對日抗戰
背景,戰略實施,中期形勢,批評,

背景

初期,因為國民黨政府了解本國之物資、資源、兵力、軍火、武器、民心、軍隊士氣等都不如日本,由當時的國際情勢來看,中國太弱,日本太強,很有可能被擊敗。故初期以空間換取時間,亦即是俗語的拖延戰術,以爭取後方製造武器,兵力編排,軍事攻守能力,防禦戰線等整體規劃。

戰略實施

1937年7月,戰爭爆發,白崇禧任國民黨政府軍副參謀總長兼軍事訓練部長,提出了“游擊戰與正規戰相配合,積小勝為大勝,以空間換取時間”的策略。國民黨政府決定令孫運璇廠長,儘量將電力設施撤往陪都重慶,以維持中國的重工業運作應付戰爭。
國民黨政府特別密令張自忠將軍於日軍侵占華北初期,擔任北平市長,兼任29軍第38師長,與日軍周旋,緩解敵軍攻勢,並且爭取後方整補時間,以拖延戰術換取國民黨政府有充足時間準備全面戰爭,是謂:以空間換時間。當時輿論未明真相,張自忠將軍被誤解為向敵人緩靖,對其頗不諒解。但國民黨政府體諒其為爭取戰爭有利形勢,不計毀譽,忍辱負重,故仍委以重任調升軍長。張自忠將軍亦臨敵當先,最終殉國。

中期形勢

戰爭中期,因為國民黨軍隊精銳在淞滬會戰中損失很大,戰鬥力銳減,加上落後的後勤制度,保持不了國民黨軍隊的戰鬥力,無力阻止日本的攻勢,故此蔣介石採取以空間換取時間戰略,以廣大領土腹地,延滯日軍兵力,使日軍在管理遼闊的中國領土出現困難,同時減低日本可用於開闢新戰場的兵源。並將敵後正規軍改編,儘量消滅日軍的有生力量,並且以外交方式獲得國際贊同與支援,以拖延的手法等待美國、日本兩國之間因太平洋利益爭奪而反目。

批評

有人批評“以空間換取時間”的做法相當無奈,儘管可以保存當時國民黨軍隊的有生力量,但老百姓的生命財產,卻可能因兵禍受到難以估計的損失,加上中國當時“以空間換取時間”的領土,是中國經濟和工業最為發達的東部及沿海地區,中國的戰爭潛力很大可能會隨著對日戰事的延續,而逐漸削弱。
此外,有人認為“以空間換取時間”跟“勝利轉進”一樣,其實是一種帶有吹捧性質的正面宣傳口號。儘管在抗日戰爭中,有平型關大捷台兒莊大捷、三次長沙大捷等閃亮點,但現實情況是國民黨軍隊對日作戰屢戰屢敗,中國喪失幾乎一半的領土,而且也是中國經濟的精華地區。如果按照實際情況向百姓報導的話,必然會嚴重打擊民眾的抗日決心和士氣,所以有必要作出正面宣傳,以“以空間換取時間”的言辭,向百姓解釋“放棄國土”為戰略上的需要,維持民心士氣,並且可以減低前線指揮官丟失國土的責任。
另一方面,雖然蔣介石在1929年北伐成功,但軍閥割據依然持續,蔣介石只不過是當時中國最大的軍閥。事實上,大多數丟失的國土都是其他軍閥的地盤,蔣介石的嫡系仍然保住了自己的實力,而其他軍閥的軍隊,不少成為吸引日軍主力的炮灰。所以蔣介石“以空間換取時間”的戰略,亦有借刀殺人之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