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葛沙門妻郭小玉詩

代葛沙門妻郭小玉詩

《代葛沙門妻郭小玉詩》是南北朝時期女詩人鮑令暉所作詩詞之一。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代葛沙門妻郭小玉詩
  • 創作年代:南北朝
  • 文學體裁:古體詩
  • 作者:鮑令暉
詩詞正文,白話譯文,作品賞析,作者簡介,

詩詞正文

明月何皎皎,垂幌照羅茵。
若共相思夜,知同憂怨晨。
芳華豈矜貌,霜露不憐人。
君非青雲逝,飄跡事鹹秦。
妾持一生淚,經秋復度春。

白話譯文

皎潔的月光透過低垂的幔帷照到了床墊上,深深的相思因此而被觸發,我在思念遠役的丈夫,他也在思念我嗎?如果我們在夜晚彼此相思,那么白天也會共同憂愁。這種日思夜想,使得我們憔悴不堪,花樣年華逝如流水,無情歲月形同駒隙,都不會憐惜和同情我們的容顏衰頹和青春漸逝。你為了“事鹹秦”(指入朝做官,鹹陽是秦朝的都城),我們竟付出了如此大的無可彌補的代價,真是“悔教夫婿覓封侯”啊!後悔已經晚了,只得像淚人一樣苦度春夏秋冬。無情歲月的摧殘,遙遙無期的等待,絕望苦澀的淚水,使人感到揪心裂肺。

作品賞析

從詩題可知,這是鮑令暉代葛沙門的妻子所作的抒情小詩,原作兩首,此為其一。“葛沙門”究竟是何許人,身世未詳。“沙門”本是僧徒之稱,但從此詩其二有“君子將徭役”之句看,恐怕與僧徒無關,大約是離家遠役的丈夫之名。丈夫行役在外,家中的妻子不免痛苦思念。但郭小玉不擅作詩,這痛念之情便只好託付女詩人煞費心思“代擬”了。好在鮑令暉本就長於擬作室婦之思的“古詩”,濡染既久,情境宛然身歷,下筆自不為難。只要看它的起句,儼然便是《古詩十九首》的架勢:“明月何皎皎,垂幌照羅茵”。“幌”是帷幔,“茵”為坐縟。詩人抒寫女主人公的思情,先就把她安排在一個明月皎潔的秋夜。月之明朗,當然是在圓滿之期;相襯之下,夫婦之分離,就愈加顯得孤寂悽惶。當月光灑滿窗邊的帳帷,直照到女主人公難得安坐的羅茵的時候,那一片清白的月色,在女主人公心中勾起的,該是一種慘澹的相思。“若共相思夜,知同憂怨晨”,這皎潔的月光並不只是照耀室婦的樓窗,當然也同時照耀著萬里征夫的客棧。女主人公因此想像,相隔千里的丈夫,此刻當也正在同一天底下舉首望月、思念著妻子;也是徘徊月下、難以安眠,從相期歸聚的憧憬轉為經年不返的憂怨,以至於從夜半躑躅到晨分。在鮑令暉以前,歌詠離人月夜相思的詩作甚多。但把這種相思,融於如此遼遠的空間,造成一種千里“共”月、晨昏“同”憂的情境,則是新的創造。鮑照《玩月詩》有“三五二八時,千里與君同”之句,其境界與此相近。不知是令暉之句啟發了乃兄,還是乃兄之詩啟發了令暉。但從情意的蘊蓄看,令暉的這兩句似乎更其深沉。
但是,上面一個“若”字,說明了月夜共思、晨昏同憂,只是女主人公痛切思念中的一種推測或懸想。“芳華豈矜貌?霜露不憐人!”當女主人公想到自身正當青春年華,卻與丈夫生生分離時,心中又是怎樣的滋味。美好的青春,正如芬芳的花草,不能以風姿出落之美長相矜誇。當深秋的霜露降臨之日,便是芳歇香消之時!歲月之無情亦如霜露,它對於人們青春的消逝,是不會憐憫的。這兩句運用比興和工整的對仗,抒寫女主人公青春不再的感慨,充滿了自惜自憐的哀怨。詩情至此轉向劇烈的躁動不安之中,結尾四句便幾乎是悽厲的長聲悲呼了:“君非青雲逝,飄跡事鹹秦。妾持一生淚,經秋復度春!”“青雲逝”用的是許由讓天下的典故。據《琴操·箕山操》記,許由“采山飲河”、“放發優遊”,堯願以天子之位相授,他斷然拒絕,還告訴樊堅說:“吾志在青雲,何乃劣為九洲伍長乎?”“鹹秦”指秦都鹹陽,此用以喻指朝廷。這四句抒寫女主人公在淒涼的霜晨,向著遠方的夫君呼喚:您不願學許由的青雲之逝,就這樣為朝廷飄跡行役;使我這可憐的妻子,經秋歷春、年復一年,將從此流著盈掬的淚水,度過漫漫一生!這首詩既然是受葛沙門之妻的委託而代作,它是要隨著郭小玉的家書寄往遠方的。詩中以“妾”之“持淚”與“君”之“飄跡”緊相承接,不僅有力地點明了帶給女主人公“一生”痛苦的根源,而且兩相對照,給對方造成了一種極為強烈的情感上的撞擊:那是發自故鄉妻子痛苦內心的淒切呼喚呵!行役在外的葛沙門,面對這樣生死相望的含淚之思,當不能為著那無謂的仕途、功名而繼續“飄跡”。
作“代擬”之詩本就不易,特別是代作室婦思夫之詩,涉及到夫婦相戀的微妙情感,作起來就更難些。古人說:“代哭不哀”。倘若代作者不能深切地了解主人公的現實處境和內心真情,不能體味她常日的痛苦和特定情境中的心理,也就一定“代思不真”,缺乏足以撥動征人心弦的情感力量。鮑令暉的這首代擬之作,雖然不乏想像之辭,但這些想像,均以女主人公的真實痛苦和深切思情為依據(倘若郭小玉不是處在難挨的思念之中,恐怕也不會請託女詩人代為作詩),故能造出夜共相思、晨同憂怨的逼真情景,表現了一種“經秋度春”、“持淚”相望的深沉情思。詩之構思新巧,用語卻如洗淨鉛華的思婦一樣,樸實真摯,顯示的正是鐘嶸《詩品》稱道的“嶄絕清巧”的詩風。

作者簡介

鮑令暉,南朝女詩人。生卒年不詳。東海(治所在今山東郯城)人。鮑照之妹。家境清貧,善作情詩。曾有《香茗賦集》刊行於世,今已散佚,僅存詩六題七首,其中為人所傳誦的是擬古之作。其作品雖數量有限,但有其獨特之處,擬古詩注重雕琢詞句,對仗工穩,大量使用對偶句,在格律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五言小詩有唐詩風味,這些對後世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在文學史尤其是婦女文學史上有一定的地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