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州文廟,始建於唐朝,元明清均有修復,原是一座儒學學府,坐落於代縣城內。該廟共有三重院落,前院主要建築有欞星門、戟門、泮池等。中院是文廟的主體建築,內有祭祀孔子的大成殿,金碧輝煌,布局疏朗,大成殿兩側的房舍,原本是學生讀書的地方。後院則是祭祀歷代大儒的地方。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文廟
- 地址:山西省代縣城內
- 創建時間:唐代
- 建築類型:廟南向,分前、中、後三院
簡介,建築,
簡介
代縣文廟位於山西省代縣城內,創建於唐代,1367年(元至正二十七年)重修。1983年至1986國家又撥款進行維修。廟南向,分前、中、後三院。後院為崇聖祠。中院正北為主要建築大成殿,單檐歇山頂,面寬七間,進深五間,殿及各坊以綠色琉璃瓦覆頂。是一座金碧輝煌、宏麗巍峨的古典建築。前院正北為戟門,戟門兩側有東西二便門以通中院。泮池位於戟門前,池前有唐槐兩株。唐槐前是六柱五樓欞星門。門前有“萬仞”坊,兩側有“仰聖”、“育賢”二坊,東西對峙,中鑿“星聚池”,廣約數畝。文廟內東有忠義祠、文昌閣;西有明倫堂、節孝祠。忠義祠左右,清代設有學正、訓導二署,形成一組龐大的儒學建築群,宏敞偉峻。而且珍藏了 2000多件珍貴文物,從不同側面反映了古代州光輝燦爛的文明歷史。代縣文廟是代縣已存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建築群,是華北已存最大的州文廟。
建築
文廟分前中後三院,沿中軸線依次建有萬仞坊、欞星門、戟門、大成殿、崇聖祠。進入文廟,首先穿過的是萬仞坊和欞星門,萬仞坊由四柱三樓組成,主樓五朵斗拱,次樓各三朵斗拱。欞星門由六柱五樓組成,六柱直衝雲霄,頂端有琉璃盤龍雲罐,並奇獸站頂。中為明樓,兩側為次樓,相間為夾樓。
穿過欞星門,進入前院。現存唐代古槐兩株,歷經滄桑仍枝葉繁茂,尤其北面古槐樹心已空,仍生機勃勃,千百年來被民間視為代州文脈靈氣所在,吸引古今眾多考生在樹上掛紅許願。院內正中築泮池,為石砌半圓形,上架泮橋。泮池東為名宦祠,原立牌位供奉李牧、蒙恬、李廣、郅都、薛仁貴、楊業、陸亨等50位“名宦” ;西為鄉賢祠,原立牌位供奉王霸、周黨、周續之、郭崇韜、扈彥珂、史建塘、孫傳庭、張鳳翼、周玳等50位“鄉賢”。現在兩祠均改為代縣名勝古蹟圖文陳列室。
穿過戟門進入中院,正北為大成殿,面闊七間,進深五間。明間、次間隔扇雕刻精細,有三絞燈球六碗,五絞四碗嵌橄欖球紋,雙絞四碗古老錢等7種之多。殿內八卦攢頂,相傳上面藏有“避塵珠”,顏色鮮艷不落塵埃,其木雕藝術和斗拱結構為國內稀有。大殿正中為孔子彩塑,左右設曾子、孟子、顏子、子思“四配”彩塑。殿前築露台雕欄,甬道為五爪團龍石雕。
中院東西各建廓房13間,原供奉先賢牌位39人,先儒牌位31人。現在東廊房闢為歷史文物陳列室,陳列有晉王李克用陵墓出土文物等代縣博物館館藏文物千餘件;西廊房闢為現代革命史陳列室,陳列有代縣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的重要事件和人物圖文介紹。
後院建崇聖祠,面闊3間,進深3間,四周圍廓,原供奉孔子五代先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