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答(代答(宋王安石詩作))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2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代答》是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學家、改革家王安石的一首七言絕句。

本詩代“長安石”作答。首句說的是:若有車馬受傷,乃是必然之勢,因為,這不是我“長安石”主動去傷害它們的;換言之,不是我“長安石”不肯為“行人”“惜馬蹄”。次句說的是:我”長安石“位置雖高,卻並非我自己營造的,我也沒有為自己謀利的用心。因此,誰要是對我“長安石”太高且影響車馬行走抱不滿,那也是徒勞的。第三句說的是:四海之內,土地空闊,道路眾多,皆可容足,皆可行走,大可不必專挑我“長安石”這裡作必由之路。四句本可自然作結:行人車馬不必從我“長安石”這兒找路了。但是詩人還是用“反詰”作結。這樣,語氣更加堅決肯定,不容置疑。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代答》
  • 創作年代:北宋
  • 作品出處:《全宋詩》
  • 文學體裁:七言絕句
  • 作者:王安石
作品正文,作品注釋,作者簡介,

作品正文

代答⑴
破車傷馬亦天成⑵,所託雖高豈自營⑶?
四海不無容足地,行人何事此中行?

作品注釋

⑴代答:謂代“長安嶺石”答問。
⑵破車傷馬:車馬若是經行長安嶺,可能有破傷之虞。天成:天然之事,必然之理。意謂不可避免。
⑶所託:指長安石所處的地勢。自營:為自己營造有利形勢。

作者簡介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晚號半山,撫州臨川(今江西撫州)人。1042年(慶曆二年)進士。1058年(嘉祐三年)上萬言書,提出變法主張。1069年(宋神宗熙寧二年)任參知政事,推行新法。次年拜同中書門下平章事。1074年(熙寧七年)罷相,次年復任宰相;1076年(熙寧九年)再次罷相,退居江寧(今江蘇南京)半山園,封舒國公,不久改封荊,世稱荊公。卒諡文。執政期間,曾與其子王雱呂惠卿等注釋《詩經》、《尚書》、《周官》,時稱《三經新義》。其文雄健峭拔,為“唐宋八大家”之一;詩歌遒勁清新。所著《字說》、《鐘山一日錄》等,多已散佚。今存《王臨川集》、《臨川集拾遺》,後人輯有《周官新義》、《詩義鉤沉》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