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理、信息和中國上市公司非效率投資

副題名

外文題名

論文作者

余良元著

導師

張子剛,陳君寧指導

學科專業

企業管理

學位級別

博士論文

學位授予單位

華中科技大學

學位授予時間

2007

關鍵字

上市公司 投資 代理 信息不對稱 公司治理

館藏號

F279.24

館藏目錄

2009\F279.24\178

中文摘要,

中文摘要

投資理論從來都是經濟理論以及公司金融研究的熱門領域,近年來隨著信息經濟學、契約經濟學以及行為經濟學等的發展,關於信息不對稱、代理問題和行為人非理性導致的偏離標準淨現值規則的非效率投資現象成為了學者們的研究焦點並取得了豐碩成果。不過西方學者的研究通常是基於產權明晰、治理結構完善、監管嚴密、信用與法律可靠的成熟市場經濟環境進行的。比較而言,中國的市場制度還很不成熟,在公司治理機制和投融資體制的眾多方面都有著自己極其特殊之處。本文以2000-2004年為時間視窗,採用規範分析和在實證分析相結合的方法,試圖揭示中國上市公司非效率投資的基本特徵及其內在機理,為抑制中國上市公司非效率投資決策提供建設性意見。 本文研究發現:首先,中國上市公司受融資約束問題和代理問題的共同困擾。不過,對於低成長性上市公司來說,代理問題是造成投資現金流敏感性的主導因素;對於高成長性上市公司來說,融資約束問題和代理問題可能同樣嚴重。其次,隨著市場化轉軌的不斷深入,對於中國上市公司來說負債已經不是一種“軟約束”,甚至表現出了比現金流更為突出的對投資支出的約束力。並且,負債融資對投資支出的約束力在不同類型企業中影響機制不盡相同:高負債抑制了低成長性企業的自由現金流問題;但對於高成長企業來說,因為債務懸橫問題未必占據主導地位,代理問題也許同樣嚴重,可能二者的共同作用導致了負債融資與企業投資支出的負相關。第三,在股權分置、國有股“一股獨大”的情況下,投資現金流敏感性在不同股權性質企業間有明顯差異:高成長性企業中,國有控股上市公司的融資約束問題比非國有控股上市公司要相對輕微;低成長性企業中,股權性質的不同並沒有造成自由現金流問題的程度差異。此外,負債融資對投資支出的影響程度不因股權不同存在明顯差異。最後,相對於健康企業,財務困境企業的投資者與管理者之間的信息不對稱問題更為嚴重,逆向選擇和道德風險問題也更為突出,投資現金流敏感性也更為顯著。而在轉軌時期的中國,高負債企業為了擺脫財務困境,往往採取各種策略逃廢債務。財務困境上市公司具有扭曲投資的傾向,尤其是過度投資行為。 本文認為,由於股權結構不合理、治理機制不完善、債權人和中小投資者保護不充分以及監管滯後等原因,中國上市公司的信息不對稱和代理問題十分突出,由此引發的非效率投資現象也非常嚴重,最為關鍵的治理措施就是要建立和完善有效的公司治理機制,儘管股權分置改革的基本完成有助於股權結構的最佳化,但全流通後中國上市公司投資現金流敏感性及非效率投資影響因素的變化還有待進一步深入研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