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仙雲庵
- 別名:白衣娘娘廟,新庵
- 建造年代:清道光二十六年(公元1846年)
- 地理位置:皖宿松縣北浴鄉廖河村
發展歷史
文物
記載
傳說
地圖信息
地址:安徽省安慶市宿松縣北浴鄉廖河村
![地圖信息](/img/1/1d8/1aa5badbe1b90128fb24a9989503.jpg)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地址:安徽省安慶市宿松縣北浴鄉廖河村
打開百度地圖查看詳情
仙雲庵始建於道光二十六年(公元1846年)。坐落於廖河村龍頭山頂,又名貓耳尖(山前後有巨石兩塊峙立,形如貓耳而得名)。正中有巨石矗立,高兩丈余,下供白衣娘娘像。據傳建廟前白衣娘娘顯聖情形,峰頂四周,紫氣垂蓋常年不散,巨石...
《笙陔於常寧松柏市建仙雲樓落之以詩》是清末民國初詩人曾廣鈞創作的一首七言律詩。作品原文 六辯西巡我泛湘,維舟松柏看銀場。嵇生操鍛驚鐘會,主父窺秦駭始皇。精詣捶鉤思大馬,高材傳劍屬雛凰。匆匆未下陳蕃榻,不是追摹徐子將。作者簡介 曾廣鈞(1866年-1929年),字重伯,號伋庵,又號伋安,湖南...
再游茅山任宗師上庵 《再游茅山任宗師上庵》是南宋詩人李龏創作的一首七言絕句。作品原文 一片仙雲入帝鄉,寒嵐依約認華陽。玉池露冷芙蓉淺,過客空來禮影堂。作者簡介 李龏,宋平江府吳江人,字和父,一字仲甫,號雪林。不樂仕進,居於吳興三匯之交,年登耄期。效元白歌詩,有《剪綃集》等。
《點絳唇·一枕仙雲》是近現代詞人詹安泰創作的一首詞。作品原文 一枕仙雲,香魂縷縷微涼墜。畫闌十二,長篴聲初起。宛轉相思,總是飄離淚。天如水,絮簾吹碎,花底狸奴睡。作者簡介 詹安泰(1902-1967),字祝南,號無庵,廣東省饒平人。生前任教於中山大學。一生著力研究古典詩詞,著作甚豐,後匯為《詹安泰...
《贈王璞庵移居》是明末清初詩人屈大均創作的一首七言律詩。作品原文 移家偏愛鳳凰台,樓對鐘山紫翠開。天闕喜看牛首在,仙雲愁別岱宗來。憑陵海岳惟長嘯,羽翼春秋且玉杯。燕子磯南形勢好,沙洲新抱石城回。作者簡介 屈大均, 明末清初廣東番禺人,初名紹隆,字介子,號翁山。明末諸生。清初曾與魏耕等進行反清...
仙雲庵 仙雲庵始建於道光二十六年(公元1846年)。坐落於廖河村龍頭山頂,又名貓耳尖(山前後有巨石兩塊峙立,形如貓耳而得名)。正中有巨石矗立,高兩丈余,下供白衣娘娘像。據傳建廟前白衣娘娘顯聖情形,峰頂四周,紫氣垂蓋常年不散,巨石尖上,白衣娘娘清晨梳洗打扮。民國十年(公元1921年)版《宿松縣誌·...
《送禮者說》、《他讓億達駕校起死回生 ---宿松億達駕駛員培訓有限公司董事長、復退軍人王金龍創業紀事》、《“重金求子”及其他》、《騎腳踏車遭遇到的尷尬》、《文化人的寒磣與偉大》、《仙女顯靈祥瑞地,雲霞縈繞龍頭山——仙雲庵尋芳覽勝》、《“千磨萬擊還堅勁” 、“淘盡黃沙始見金”——〈破罐子破...
舊雲門寺老宿所棲庵亦於熙寧二年(1069)賜名壽聖寺。其時雲門寺已一裂為四。南宋紹興十四年(1144),高宗為雲門廣孝寺題“傳忠廣孝之寺”,中間又題小字云:“賜傳忠廣孝寺”。廣孝寺前,有宋高宗書“傳忠廣孝之寺”碑額,碑高丈余。寺有彌陀道場,杭僧元照書額。(另有“南宋度宗鹹淳年間(1266-1274)曾...
從此靈地,再安爐,重立鼎,是謂結道庵,曰選靈地者,等候一陽生也。此一陽生乃先天中靜極而動之陽,非若還丹乃後天中所生先天之陽。雖皆先天,但有先後之別耳。欲了大還丹,非會合先天中之陽不能成功,故曰"會合先天了大還"。大丹成就,方入聖基,若大丹未成,只是半塗事業,非修道之全功。釋典云:"...
相傳白雀庵建於南北朝北周時期,庵院坐北朝南,廟內供奉“千手千眼”菩薩,為興林國國王妙莊王的三女兒妙善,人稱“三皇姑”。妙善喜歡修行,曾出家在白雀庵為尼,因妙莊王逼迫其還俗,而火燒白雀庵,致使數百名尼姑身亡,妙善於是乘白虎遠走蒼岩山修行,後因父王得怪病——人面瘡,需用親生女兒的手和眼作藥引子...
著有《蒿庵遺稿》,詞甲、乙稿及補遺附焉。棫自序謂:“向從北宋溯五代十國,今復下求南宋得失離合之故”,足見其詞學淵源所自。與譚獻齊名。朱孝臧合題二家詞集云:“皋文說,沆瀣得莊、譚。感遇霜飛憐鏡子,會心衣潤費爐煙,妙不著言詮。”(《彊村語業》卷三)據此,知二氏固常州派之後勁也。人...
著有《蒿庵遺稿》,詞甲、乙稿及補遺附焉。棫自序謂:“向從北宋溯五代十國,今復下求南宋得失離合之故”,足見其詞學淵源所自。與譚獻齊名。朱孝臧合題二家詞集云:“皋文說,沆瀣得莊、譚。感遇霜飛憐鏡子,會心衣潤費爐煙,妙不著言詮。”(《彊村語業》卷三)據此,知二氏固常州派之後勁也。內...
仙雲游碧殿,宮月晃金題。咫尺春明外,桃源路已迷。作者簡介 顧起元, 明應天府江寧人,字太初,一作璘初。顧國輔子。萬曆二十六年進士。官至吏部左侍郎。諡文莊。精金石之學,工書法。著有《金陵古金石考》、《客座贅語》、《說略》、《蟄庵日記》、《爾雅堂家藏詩說》、《懶真草堂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