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仙居鄉歷史悠久,
宋建炎元年(1127年)併入
光山。
先後歷經8個朝代676年。
自然地理
仙居鄉位於
光山縣西北部,距縣城30公里,東與臥龍台、北向店二鄉相鄰,西臨
竹竿河,與
羅山縣一水(竹竿河)之隔,南與
馬畈鎮搭界,北與
孫鐵鋪鎮接壤。歷史上仙居就是一個由北向南通往漢口驛站,如今其區位優勢更趨明顯,
滬陝高速G40橫跨東西,孫馬公路(現已升級為217省道)縱貫南北,是光山縣人員流動和物質集散的二個主要通道之一。
境內地勢西高東低,除肖店張灣2村為平原外,其餘均系丘陵區。農作物以小麥、油菜、水稻為主,一年二熟。礦產資源主要有重晶石、瑩石、石英石等。林業資源豐富,全鄉林業總面積18000畝,森林覆蓋率達20%以上。全鄉現有小型一、二類水庫12座,萬方以上大塘109口,80米以上深水井29眼。但由於易旱怕澇,嚴重影響農業的持續高產穩產和農民的增產與增收。截止目前,全鄉年人均純收入低於882元的尚有7148人。
行政區劃
2005年,光山縣鄉鎮區劃調整,撤銷長興鎮鄉,將其行政區域劃歸仙居鄉管轄,仙居鄉政府駐地不變。
截至2018年,全鄉總面積105.83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積52690.5畝,轄仙居街居委會、北新村、陳樓村、獨山村、何店村、仙居村、肖店村、徐樓村、袁灣村、張灣村、滕崗村、長興鎮村、草廟村、高灣村、七里村、蘇崗村、徐灣村、余廟村18個行政村(街),336個村民組,8966戶,38260人(2018年)。
2018年度仙居鄉行政村(街)情況一覽表 |
村(街) | 面積(平方公里) | 耕地面積(畝) | 人口 (人) |
仙居鄉 | | | 40382 |
街道居委會 | 1.5 | 597.63 | 2826 |
仙居村 | 4.09 | 2089.01 | 1710 |
陳樓村 | 5.71 | 2335.52 | 1938 |
袁灣村 | 4.72 | 2483 | 1450 |
何店村 | 5.13 | 2701.1 | 1640 |
徐樓村 | 6.44 | 3246.12 | 1834 |
滕崗村 | 7.66 | 3437.3 | 2621 |
獨山村 | 8.54 | 4468.34 | 3429 |
肖店村 | 4.98 | 3410.12 | 2270 |
張灣村 | 7 | 4017.84 | 3182 |
北新村 | 5.92 | 2498.5 | 2164 |
長興鎮村 | 5.52 | 2423.47 | 2473 |
高灣村 | 4.53 | 2478.55 | 1959 |
余廟村 | 6.06 | 2700.12 | 1823 |
七里村 | 7.48 | 2600.97 | 2456 |
徐灣村 | 3.52 | 2002.28 | 2227 |
草廟村 | 4.07 | 1407 | 1394 |
蘇崗村 | 9.09 | 3772.23 | 2986 |
特色產業
林業生產,優質小雜果生產,脫毒紅薯種植,規模養殖是該鄉的四大特色產業。
從2002年國家實行退耕還林優惠政策以來,仙居鄉的林木面積每年以4000畝的速度增加,到目前為止,林木總面積己達18000畝。放眼望去,“四旁”到處綠樹成蔭,鬱鬱蔥蔥,掩相呼應,仿佛走進綠色海洋。
優質小雜果主要有板栗、梨、桃、杏、棗等。總面積近二千畝,主要分布於徐樓、滕崗、北新、獨山等村,目前80%果園己見效益。
脫毒紅薯二000年在該鄉試種成功,二00一年推廣面積不足1000畝,當年秋季脫毒紅薯平均畝產達3500公斤,高產田可達4400公斤以上,從此脫毒紅薯在仙居一炮打響,2005年突破五千畝。保守估計,仙居鄉脫毒紅薯的年生產能力達1050萬公斤。
規模種養業是仙居的第四大產業,現有養牛10頭以上的飼養戶23戶,養豬100頭以上的規模養殖廠4個,麻鴨養殖戶17戶。
仙居鄉勞動力資源充裕,適宜於發展勞動力密集型產業。重晶石、河沙具有開採價值,天然水果加工後備資源豐富。大量的速生楊,直徑已達5—8cm,很快將會成材,宜於發展板材加工、造紙和家俱生產。千萬噸的脫毒紅薯為發展薯條、薯片、粉條、冬粉等加工提供了初級產品。大量畜產品不僅適於發展現代化的育種繁育、養殖基地,而且還可以投建現代化的禽肉加工企業。
自然風光
仙居鄉山清水秀,自然風光景美宜人。其北部
杏山,綠樹掩映,花草叢生,山腳下五座水庫依次排開,山影倒映水中,形成山中有水,水中有山,水天一色的自然景觀。正南有一傳說神奇的
獨山、兩山瀕河而立,相互媲美,登獨山司馬亭(為宋令司馬馳所建)遠眺,觀阡陌縱橫,農戶禾鋤壟畝,村舍稀疏,炊煙裊裊,聞牧笛聲聲,漁歌陣陣,貨郎叫賣,犬吠其里。好一派田園光!
獨山 獨山之奇,其一在於”獨”;方園數十里唯此一山,宛若天降.其二在於石色,山上麻紅石,與鄰近各山之青石烔然各異,絕不相同。其三在於其洞,山腰的山洞深闊,可達千米,均為人工所為,如此浩工巨力,為何時何人所開,至今成迷。在獨山摩崖的頂部有一尊觀音像,觀音像前有一個投兒窩,傳說投中的就可以生個兒寶寶,石像歷經風雨,彩雲圖案依稀可見,據說是唐宋時期雕刻而成。
光山縣仙居中國農業公園,範圍包括仙居鄉、
孫鐵鋪鎮、
寨河鎮、
北向店鄉、
羅陳鄉、
馬畈鎮六個鄉鎮及
十里鎮和弦山街道部分,總面積690平方公里,涉及光山8鄉鎮街區的43個貧困村,貧困人口40586人。採用“一心輻射、一帶統領、五板塊支撐”的“115”功能分區戰略,形成以“
兩山一河(杏山、獨山、竹竿河)”區域為園區核心增長極,向東、向南、向北延伸拓展,聯動園區內八鄉鎮(街道)及中心城區協調互補發展。重點規劃建設十大項目分別是:杏山—獨山旅遊區、豫南自駕騎游徒步大本營、稻麥文化博覽園、二十四節氣文化創意園、光山農業嘉年華、蓮海濕地世界、中國“南樹北移”研學旅遊基地、鄉村慢谷、中部稻海、中華仙桃谷。此十大重點項目“一項目一特色”,將作為未來仙居中國農業公園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慢生活綜合體的“引爆點”,成為“
慢遊仙居”品牌形象下的龍頭支撐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