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佰坑

仙佰坑

仙佰坑(讀音:xian bai keng)位於浙江省杭州市餘杭區鸕鳥鎮,現有人口2786人,有26個村民小組,區域面積17.4平方公里,山林面積20728畝,空氣清新,幽靜淡雅,地理位置獨特,是開設農家樂的絕佳之地。隨著激浪漂流的開發,農家樂亦蓬勃興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仙佰坑
  • 拼音:xian bai keng
  • 位置:浙江省杭州市餘杭區鸕鳥鎮
  • 現有人口:2786人
簡介,地名由來,激浪漂流,

簡介

“山不在高,有仙則靈,水不在深,有龍則名。”仙佰坑的山不能算太低,仙氣自然豐蘊。水亦不深,卻是一條龍脈,哺育了鸕鳥幾百代人。多少年來 ,仙氣十足的仙佰坑一直藏在深山未被人識,但滿園春色關不住,梧桐終能引得鳳凰來。近年來,這個曾經被人遺忘的角落先後獲得了“省全面小康建設示範村”、“區園林綠化村”、“區文化示範村”、“小康體育特色村”、“文明村”、“生態村”等諸多榮譽稱號。最近,又冒出了個“仙山谷激浪漂流”。人們亦被“仙佰坑”這三個字所吸引。

地名由來

仙佰坑這個地名由來已久。據說,原先後畈有個樵夫叫張良,那天上山砍柴時碰到了二個老人在下棋,張良放下柴禾去看,這一看就看了五天五夜。回到村莊後,張良的家已經不見了,原先的地址上建著一幢新房,裡面有一個駝背老人,張良上前打聽。老人大驚,說張良是他爺爺,五十年前上山打柴時失蹤了。張良這時才知道自己遇到了神仙,既然已經知道自己的後事了,留下亦沒什麼意思了。於是,張良顧自上山求仙去了。好多年後,村里發洪水,有人看到一個白鬍子老頭趕著一頭牛,用一個鐵梨在村中間耕了老大的一條溪坑,使洪水有了統一的流向。由於老人在梨溪坑時用力過猛,在岩上留下了一個大大的腳印。有人說,那個叫白鬍子老頭就是張良,他留下的腳印稱之為“仙人腳印”,他用鐵梨耕溪坑的地方,就叫仙佰坑了。
因為有了仙佰坑這個地名,這個地方亦變得仙氣十足。明代皇帝朱元璋十分迷信,為了鞏固自己的江山,派劉佰溫四處去破風水。那一日,劉佰溫剛翻上東山嶺,朝前一看,大驚失色,只見前面二座山坡遙相呼應,左邊是一隻威風凜凜的獅子,右邊是一隻大象。那隻大象的鼻子伸到小河內,好象正在呼呼吸水。所吸之處,還有老大的旋渦。劉佰溫問路人:“對面是什麼地方?”路人回答:“是仙佰坑。”這下完結,獅子是將相,大象是王相,又有仙氣纏繞,這個地方,要出王出將了。為了破這個地方的風水,劉佰溫頗費了一番腦筋,他化裝成客商,假裝高價收購棕樹,老百姓不知是計,紛紛上獅子山砍棕樹。這棕樹就像獅子脖子上的鬢毛,如今鬢毛沒了,有威也發不出。待砍完棕樹後,劉佰溫又讓人在獅子頭上建了座水磨,水磨的憷頭每天敲打獅子的頭,這風水也就破了。然後,劉佰溫又讓村民在象鼻頭上建了一條鵝卵石道,穿陸家橋,施家邊一直到東山嶺的平望廟。這下好了,這條卵石道就像一條捆山索,捆住了大象,由平王菩薩看管,動彈不得了。
這些神神怪怪的傳說配上形態逼真地名地貌,無意是仙佰坑得天獨厚的旅遊資源。從人文角度來說 ,三國時孫權手下大將凌操、凌統父子原先就是後畈人,因後人遭誤殺而遷居全城塢,他倆英勇抗敵以及奇聞軼事隨處可聞,鰲魚燈則是鄉親們紀念凌統在逍遙津之戰中奇蹟生還的藝術奇葩,將會給旅遊業注入沸騰的血液。

激浪漂流

仙山谷激浪漂流從仙佰坑水庫為起點,陸家橋為終點,全長三公里,途經後畈、象鼻頭、獅子山等,歷時2小時。落差大,激流多,有驚無險,開懷刺激。山青翠,水見底,溶于山水之間,又避於世事之外,特色明顯,無以倫比。在經過了2年的運作後,“仙山谷激浪漂流”這個名字已經在長三角地區叫響,遊客如朝聖般地蜂擁而至,仙山谷激流漂流定會成為全國的又一漂流聖地。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