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佛寺石窟

仙佛寺石窟

仙佛寺石窟位於來鳳縣沙坨魚種場關口上村酉水西岸。 始鑿於初唐至盛唐時期,後歷代均有增鑿,清代於龕上設檐。有北龕、中龕、南龕和南側中型龕四個較大佛龕,造像13尊;中型龕南側並列16個小龕,一龕一佛。造像均採用圓雕技法。北端刻"仙佛寺"題名及"鹹康元年五月"題字。窟前原建有山門、觀音堂、鐘鼓樓、大佛殿等,後與窟檐均在文革中被毀。2006年,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仙佛寺石窟
  • 地理位置:來鳳縣城東的酉水河邊佛潭岩
  • 始建:初唐至盛唐時期
  • 景點:石窟佛像
名字來源,意義,石窟佛像,

名字來源

來鳳縣城東有一座赭紅色的山崖,聳立河畔,高約百餘米,壁上佛三尊,依壁建閣三層。故稱河中的潭為佛潭,河岸上的石山名曰仙佛岩,寺曰仙佛寺。

意義

仙佛寺石窟不僅是長江中游、兩湖地區僅存的唐代摩崖造像,同時也是現存規模最大的摩崖造像,其中通高6米的大型倚坐式彌勒佛像,不僅在兩湖地區首屈一指,在國內也是較早、較大的實例之一。仙佛寺石窟以鮮明的民族化特色,從不同側面展示了我國石窟藝術風格及民間宗教信仰在長江中游地區的重大發展、變化,集中展現了長江中游唐至五代期間,最具規模和最為優秀的石窟造型藝術,代表了兩湖地區石刻藝術的最高峰,具有不可替代的歷史、藝術、科學和鑑賞價值,是長江中游地區石窟藝術的傑出例證。

石窟佛像

大佛坐於蓮台之上,高約五米半,中間的大佛旁有小佛四尊,兩側的大佛,伴有小佛兩尊,小梯高約兩米。南有石窟群,刻有一米高的小佛十九尊,整座石窟全長三十五米。古寺上依絕壁,下臨深潭,寺外古木參天,濃蔭蔽日,青藤垂簾,清風徐徐,夏亦生寒。每當皓月當空,影映清潭,憑欄觀賞,更覺景色宜人。曾有一首迴文詩寫道:“花開菊白桂爭研,好景留人宜晚天,霞落潭中波漾影,紗籠樹色月籠煙。”如將詩倒念,即:“煙籠月色樹籠紗,影漾波中潭落霞,天晚宜人留景好,研爭桂白菊開花。”
在石佛北端的石壁上,刻有“仙佛寺”三字,旁邊刻有“鹹康元年五月”。據《來風縣誌》記載:“僅鐫有記,僅餘‘鹹康元年五月’六字”。我國歷史上曾有兩個鹹康王朝,一是東晉鹹康,即公元三百三十五年,一是五代蜀主王衍的建元鹹康,即公元九百二十五年。究竟為哪一個鹹康年間所造,尚有爭論,正在研究中。不管是哪個鹹康年間所造,均是千年以上,時間是久遠的。在千多年以前,能有如此的高超雕刻技巧,足見土家古代手工技術的發展程度。
十年浩劫中,佛像被砸,經書古物被焚,廟寺被拆,碑、碣、基石被取,只是石壁上的摩石造像,還基本完整。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