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者的眼光

他者的眼光

《他者的眼光:人類學理論導論(修訂版)》內容新穎,羅伯特·萊頓回顧了曾經啟發過世界人類學者之研究工作的各種觀點,對理論提供了簡明扼要的分析,並回顧了這些理論被導入人類學爭論的過程。

基本介紹

  • 書名:他者的眼光
  • 作者:(英國)羅伯特·萊頓
  • 譯者:羅攀蘇敏
  • ISBN:9787508037462
  • 頁數:211頁
  • 出版社:華夏出版社
  • 出版時間:第1版 (2005年7月1日)
  • 裝幀:平裝
內容簡介,目錄,

內容簡介

開篇便闡釋了由霍布斯、盧梭、馬克思和涂爾幹等人提出的經典理論觀點;隨後的章節討論了功能主義、經構主義、互動理論和馬克思主義人類學;概要最後還描述了社會生態學與後現代主義爭論的範例。萊頓教授有詳細的案例研究勾勒出了各種理論觀點何以形成對特定的人類社會充分而有說服力的描述。

目錄

第一章 社會制度的觀念
構建現代問題
社會制度
對一般理論的簡要陳述
馬克思(1818—1883)
涂爾幹(1858—1917)
18和19世紀的民族志
涂爾幹與馬克思對人類學的影響
第二章 功能主義
西太平洋的航海者
馬凌諾斯基的理論
拉德克利夫-布朗
功能主義分析的關鍵概念
例證
社會制度的分類
第三章 結構主義
涂爾幹與結構主義起源
結構語言學(Structural linguistics)
結構主義者的儀式理論
列維-史特勞斯
認知人類學
結構主義在英國
對列維一史特勞斯神話學說的批評
結構主義者對馬克思主義的批評
第四章 互動理論
導言
交換的模式與範圍
交換領域
社會變遷
一種社會關係語言
作為博弈的社會生活
混亂外的秩序?
第五章 馬克思主義人類學
馬克思主義復興的理論與社會背景
家系生產方式
埃里克·沃爾夫及殖民主義的影響
資本主義與“第三世界”
“非洲社會主義”
生產方式是一個進化的過程嗎
第六章 社會生態學
朱利安·斯圖亞特
習得行為的選擇
最佳覓食理論(Optimal foraging theory)
社會行為的進化
適應與社會行為
利他主義與互惠
領土
第七章 後現代主義與人類學
白種歐洲男性的傲慢
理論並不能賦予世界知識以真實面目
不存在集體意識
沒有象牙塔:寫作的政治
結論
參考文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