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質阻擋放電微電漿原子發射光譜分析新技術研究

《介質阻擋放電微電漿原子發射光譜分析新技術研究》是依託東北大學,由於永亮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面上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介質阻擋放電微電漿原子發射光譜分析新技術研究
  • 項目類別:面上項目
  • 項目負責人:於永亮
  • 依託單位:東北大學
中文摘要,結題摘要,

中文摘要

分析儀器微型化是當今分析科學領域發展的重要趨勢。本項目擬利用介質阻擋放電(DBD)微電漿作為原子化和激發源,構建微型原子發射光譜(AES)系統,研究突破其在痕量金屬/非金屬分析檢測套用中的瓶頸問題:(1)探索與微型DBD-AES匹配的蒸氣發生進樣方式,為複雜基體樣品中特定金屬/非金屬的測定提供新方法,擴大微型DBD-AES在元素分析中的套用範圍;(2)研究微型DBD-AES實現多元素同時測定的可行性,提高分析效能;(3)利用DBD 微電漿的原子化功能,實現待測元素蒸氣發生後的化學氣相沉積,並藉助磁場或吸附劑表面對其收集,從而建立痕量元素分離富集的新方法,可作為原子光譜儀器的樣品前處理平台,或用於提升液相引入條件下微型DBD-AES的檢測靈敏度。(4)利用霧化/氣化進樣方式,將溶液樣品分散成為微小液滴或蒸氣,以利於微型DBD-AES激發測定液相中待測元素,實現溶液樣品的直接測定。

結題摘要

本項目以發展微型化原子光譜分析系統為主要目的,採用介質阻擋放電(DBD)微電漿作為原子化方式和激發源,構建了微型原子發射光譜(OES)系統,突破了其在痕量金屬/非金屬分析檢測套用中的瓶頸,取得的主要原創性成果如下: (1)為了擴展微型DBD-OES系統在元素分析中的套用範圍,選擇與其相匹配的蒸氣發生進樣方式作為突破口。如重金屬元素鐵、鈷、鎳等,通過羰基化蒸氣發生方式,可完全避免氫化物發生過程中伴隨氫氣的產生對DBD微電漿的淬滅,更適合與DBD激發源相匹配,或者將DBD激發源直接套用於氣態組分的激發,如呼吸氣中丙酮的測定。同時,一些蒸氣發生進樣方式還可用於擴展現有原子光譜儀器的套用範圍。 (2)化學性質相似的元素在一定的條件下可實現同時蒸氣發生樣品引入,使得DBD-OES系統具備了多元素同時分析測定的能力,如氯、溴、碘的同時測定,從而大幅提高了分析效率。另外,通過控制氧化還原蒸氣發生條件,該系統還可實現同一元素不同價態的分析,如I-/IO3-、Br-/BrO3-等。 (3)在溶液直接進樣條件下,通過將DBD微電漿集成到氣動霧化器的噴嘴處,首次建立了一種基於氣動霧化進樣直接激發檢測溶液樣品中痕量元素的微型DBD-OES系統。一方面增大微電漿與溶液間的接觸面積,充分利用微電漿的激發能量,另一方面通過在溶液樣品中添加增敏劑,促進氫自由基的產生以利於原子化過程,從而極大地改善了待測元素的原子化與激發效率。 (4)DBD-OES系統作為檢測器還可以與一些微型樣品預處理平台聯用,如閥上實驗室、微電滲析等,滿足環境、生物等複雜基體樣品中痕量元素的檢測需要,解決更多實際問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