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介橋村
- 外文名稱:Jieqiao Village
- 地理位置:江西省分宜縣
- 氣候類型:亞熱帶季風氣候
- 占地面積:約1平方公里
- 開放時間:全天
- 景點級別:AA級
- 門票價格:免費
- 著名景點:毓慶堂、嚴嵩史料館、古樟古祠
歷史沿革,主要景點,萬年橋,嚴嵩洞,毓慶堂,嚴嵩史料館,瑞竹堂,嚴氏祖公墓,宋元古樟樹群,千年古井,所獲榮譽,歷史名人,旅遊信息,地圖信息,
歷史沿革
分宜縣介橋村,坐落於分宜縣城郊東南角,背倚袁嶺,面臨省道 清萍公路。介橋又名介溪,“介橋”一名,最早見於五代時期(907年~960年)毛文錫撰寫的《茶譜》“……袁州介橋其名甚著,不若湖州之研膏、紫筍,烹之有綠腳下……”
如今的介橋自然村幾乎都是與嚴嵩同族的嚴姓後裔。據村中老人介紹,介橋嚴氏始祖嚴季津於北宋元 佑年間(1086年),從福建邵武來到袁州府今江西宜春市做官,而後定居袁嶺北麓的“打鐵坑”,即現在 的大連坑自然村。至第四代嚴大華遷至介橋村西面的坑頭,到第六代嚴洪伯才逐漸形成現在的介橋村,距 今900多年。介橋村曾一度人文蔚起,歷代科甲蟬聯,英賢輩出。
主要景點
介橋村內尚存的歷史古蹟有毓慶堂、瑞竹堂、時中堂、進笏堂、愛新堂、世德堂、進士第、科甲第等古建築群,毓慶堂內還保存著嘉靖帝手書、嚴嵩手書的原制匾額等文物,均有很高的歷史價值。
村中古建築大多建與明清,錯落有致‘宛如迷宮,古磚與青苔相稱顏色分明,可惜很多由於無人居住破敗不堪,具有一定的文化價值,現已認定為文物進行保護。
萬年橋
(不在村內):
分宜萬年橋,又名萬歲橋,俗稱東門橋,橫亘於新余市分宜縣鈐陽湖南部,新余市分宜縣境內,全長384米,通寬7.68米,是一座擁有11孔的大型石拱橋,也是古分宜城通往南方的主要通道。 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明軍進剿倭寇取得重大勝利,寇首相繼落網,一時獻俘京師,君臣同賀!趁著這喜慶的氣氛,分宜百姓通過嚴世蕃致函其父嚴嵩,傾訴因為城東清源古渡浮橋的經常損毀所帶來的不便,請求改建成石拱橋。嚴嵩概然允諾,一面派嚴世蕃趕回分宜,在清源石渡東邊選定橋址;一面親赴江浙考察橋型,聘請工匠,購置石料,以大船裝至樟樹,再換裝小船溯袁河運回分宜。整個工程始於該年九月,次年六月竣工。耗銀二萬餘兩。 新橋落成後,取名為萬年橋。據嚴嵩撰寫《分宜縣萬年橋記》所載:“斯橋曰:‘萬年橋’以無忘天子之恩,以仰祝萬壽與天地相為無窮焉!” 從構造上看,萬年橋可分為面、身、基三部分。橋基由10座千枚岩石壘砌的橋墩組成,每墩皆嵌有風格粗獷的吸水獸。從橋墩迎水面呈錐狀尖挺的分水金剛雁翅墩,既奇偉 挺拔,予人以藝術上的審美悅感;又分滔析浪,減緩了河水的衝力,巧妙地發揮了橋基的自我保護功能,使得橋休經歷四百三十三個春秋的風風雨雨而安然無恙。橋面寬闊平整,鋪著大青石板,兩翼護以望柱與欄板連環相扣的石欄桿,欄板上琢以珍禽怪獸和奇花異草,欄桿兩端銜有兩對抱鼓石,恰好與橋頭的兩對石獅背脊相對,而在橋北約五百步處,有一尊石雕bixi,(傳說中龜石。相傳龍生九子,其中之一叫bixi,形似龜,力大無比,好負重。舊時大石碑的石座多雕刻成bixi的形狀)馱著高2米、寬1米、厚0.3米的《分宜縣萬年橋記》碑。 清順治十三年(1656年)嚴嵩曾孫──參將嚴雲從重建碑亭。乾隆七年(1742年)橋側石欄傾移,分宜介橋嚴姓合族重修。1921年分宜縣集資重修第三孔。1946年,橋南第四墩塌石過半,分宜縣參議會撥款100萬元修繕。1958年興建江口水庫,分宜縣城喬遷新址,萬年橋便同老縣城一起被淹沒了!後來,為了勘測或通航的便利,有人將跨度14.4米的中拱炸毀。令人欣慰地是:每當枯水季節,萬年橋那悠長的身軀便全然探出水面,這種海市蜃樓般的妙趣,這種飽經滄桑的殘缺之美,使之成為遊客竟相憑弔的勝地!1988年11月17日,出席“嚴嵩與明代政治學術討論會”的國外外學者,慕名遊覽了萬年橋。筆者作為其中的一份子,也有幸一飽眼福。學者們或三五成群,竊竊私語;或獨步橋頭,憑欄長嘯,似乎都在以不同的方式來抒發心中的懷古幽情,回味它及它的建造者往日的塵夢!
嚴嵩洞
(不再村內):嚴嵩洞位於新余市分宜縣西南十里,袁河之濱,在群山竟秀之中,深邃石洞,入其洞,觀其景,狀其形,附以情,真有這種夢中游的味道。內有石室十七,石穴七十二,內有石倉、石閣、石磨之類,晉、宋人在深邃處有題字。除第一室外,其他各室、穴窈邃幽暗,沒有照明不能進去。四壁疊石險削嵯峨,空間由下而上漸漸縮小,像個倒豎漏斗。到上約十來丈頂端,只剩一個小孔,漏出一線日光。洞之頂,還有一個小洪陽洞。洞口非常狹隘,裡面卻豁然曠廣,可容千餘人。古人稱它為“古今勝跡”。這個洞,當地人叫嚴嵩洞,而舊志稱之為洪陽洞。說它是洪陽洞,是說東晉道家葛洪、婁陽二人曾先後在這洞裡修煉過,便取二人名字而名洞。
毓慶堂
毓慶堂位於中國江西省新餘市分宜縣介橋村,從初建至今大約有六百多年的歷史。二○○五年四月新余市人民政府公布毓慶堂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其由介橋嚴氏第九代世祖嚴仲恭所創建,至今有600多年的歷史,曾經過三次 縮前擴後地大修。毓慶堂分上下三進,其中中進、上進廳基本保留古蹟原貌,地下的方磚和廳中的木柱均 為古蹟。上進經過去年的仿古修繕基本還原了上世紀50年代以前的模樣。毓慶堂外牆門樓,上書“方伯世 家”,兩側為清乾隆朝宰相朱軾考察介橋村時留下的一副楹聯:“介水流長,連綿甲第金甌固;笏峰俊秀 ,璀璨人文玉樹芳”。據老人們介紹,在1944年前,毓慶堂內僅牌匾就有124塊之多。明朝永樂年間以來遺 留下來的大量文物古蹟,都懸掛在此。其中包括嘉靖御筆,史可法、劉統勛、袁世凱、戴季陶等歷史名人 的真跡,“藩侯官邸”、“宰相神龕”、“廉石”以及朝廷誥封、名流楹聯等。
近兩年,在嚴嵩研究會的捐資修復及大力尋訪下,上進古祠得以復原,20多塊古牌匾被重新找回。修 復後的毓慶堂上進廳除保持1949年前的紅漆木門、毓慶堂門額、嚴孟衡嚴嵩嚴雲從三人進士牌匾、舉人牌 匾等原貌外,還新增了介橋村史、介橋八景等20幅鎦金鐫刻圖。
嚴嵩史料館
位於毓慶堂後的是嚴嵩史料館,內有嚴嵩像、嚴嵩手跡及有關文物、碑刻100塊,記錄了他一生87年裡為官之後每年每月每日的事跡。嚴嵩生於憲宗成化十六年(1480年),卒於世宗嘉靖四十五年(1566年) ,字惟中,號介溪,別號勉庵,時稱嚴分宜,位居明朝輔臣20多年,一生經歷明朝五代皇帝。他5歲入私塾 ,8歲有神童之名,19歲中舉,26歲中進士併入翰林院任侍讀,63歲拜相入閣,83歲退休回歸故里,86歲遭 遇兒殺抄家之難,享年87歲。其一生的生、死、鈐山隱讀等重要時刻的共40年時間,是在分宜度過的。著 有《鈐山堂集》、《南宮奏議》、《歷官表奏》、《嘉靖奏對錄》、《直廬稿》等近200萬字的書稿。
瑞竹堂
有601年歷史。據傳為嚴嵩上溯第七代祖所創建,距今已有600多年的歷史。因 房前有一片秀美可觀的竹林,嚴嵩曾專門為此寫過一文——《瑞竹園記》,收錄在他的《鈐山堂集》中。 但令人遺憾的是,目前瑞竹堂僅剩下這半堵斷牆。就在這堵兩米多高的斷壁殘牆上,存著一個至今未解的 百年之謎。在這堵斷牆上,有一幅半身大象雕塑。這幅雕塑十分精美,惟妙惟肖,如一頭大象從門外奔入 ,剛進半個身子,兩腿和象鼻的動態呼之欲出,十分生動,非一般民間藝人所能為。眾所周知,在我國江南一帶是沒有象的,人們也難看到象,當地其他民居建築上也均未出現象的圖畫 和雕塑,那為何在嚴嵩的故居處出現大象的雕塑呢?這與嚴嵩做內閣輔臣半夜直(值)廬受大象襲擊有關 嗎?
明嘉靖皇帝好齋醮道教,移居西苑後內閣輔臣須輪班直(值)廬,時刻準備傳喚詢問解答。嘉靖十九 年(1540)農曆二月十五日深夜,嚴嵩正在“直廬”當班,忽然,一頭大象撞破門闖了進來,圍著床咆哮 跺腳,情形十分危急。嚴嵩嚇得坐在床上,心裡默念著“渡漢江事”(程伊川的一首詩)。過了很久,養 象的人才趕來把象牽走,一場虛驚總算過去。當夜,嚴嵩便寫下一首詩《紀象入室事》:獨宿直廬逢象斗 ,忽來入室繞床鳴;平生危險更嘗遍,事合驚時亦不驚。猛象咆哮君合避,只需屏息坐帷中;江舟幾復心 無怖,記取程家主一翁。通過此詩,可見這件事在嚴嵩一生中印象十分深刻。這大象圖是否為事過幾年後 ,嚴嵩重修瑞竹堂時把它塑在故居牆上的?幾百年後,嚴嵩故居牆上的大象圖仍是個謎,但關於大象的傳 說至今仍讓人津津樂道。
嚴氏祖公墓
嚴氏祖公墓在村中古樟下,是村中唯一保護最完好的古蹟。經過幾次重修,現已圍牆鐵門攔之,裡面 還存放了從嚴嵩曾祖、祖父、父親墓前被人盜挖遺棄的漢白玉無頭石人石馬4座。
宋元古樟樹群
鳥聲啁啾、古樸蒼翠的宋元古樟群是身處城郊介橋村獨有的風景。在上世紀70年代,上海同濟大學著名園林專家吳人偉專程考察該村時,統計有40多棵。後來在修鐵路、建新房過程中,遭受了幾次人為砍伐,現只存20多棵,最集中的樟樹群在村西村委會大院旁,最大最久遠的是村南的“樟樹王”,有近千年歷史。該樹最大直徑4.2米,樹冠避地面積約1畝,要八九個成人才能圍抱。村西古樟群曾是嚴嵩曾孫嚴雲從反清復明時,回鄉組建勇士隊練兵用的哨院。
千年古井
村內還有一口永不乾涸的淺水古井。古井位於毓慶堂東北角200米處,與毓慶堂同建並與上進地底下的泉塘相連,兩旁凹陷的青石板上展現著它600多年的歷史。上世紀六七十年代周邊環境水流良好時,還能 看到從泉塘中游出的沒有曬過太陽的白鯰魚,使古井充滿了神秘靈異色彩。周圍還有與它同年代的八口古 方塘及一條名曰“介溪”的小溪流。
所獲榮譽
2010年2月,介橋村通過國家AA級風景區評審。
歷史名人
介橋村出過7名進士和20餘位舉人,明朝內閣首輔、大學士嚴嵩也出自該村。介橋村幾乎都是與嚴嵩同族的嚴姓後裔。據村中老人介紹,介橋嚴氏始祖嚴季津於北宋元佑年間(1086年),從福建邵武來到袁州府今江西宜春市做官,而後定居袁嶺北麓的“打鐵坑”,即現在的大連坑自然村。至第四代嚴大華遷至介橋村西面的坑頭,到第六代嚴洪伯才逐漸形成現在的介橋村,距今900多年。介橋村曾一度人文蔚起,歷代科甲蟬聯,英賢輩出。介橋村累計出了7個進士,其中嚴嵩一家就有3人,即嚴嵩高祖嚴孟衡、嚴嵩、嚴嵩曾孫嚴雲從。據《介橋嚴氏家譜》記載,在明朝科舉考試大力擴招的永樂十三年(1415年)至天啟元年(1621年)的200年間,當時全村八代男丁總數511人中,154人獲得秀才以上稱號。因嚴嵩與其曾孫嚴雲從都貴為一品隆及親人,使獲得一品官職或朝廷誥封的達8人之多,所以該村又有“八世一品”的美稱。
嚴嵩
嚴嵩(1480-1567)字惟中,號勉庵、介溪、分宜等,漢族江右民系,江西新余市分宜縣人,他是明朝重要權臣,擅專國政達20年之久,累進吏部尚書,謹身殿大學士、少傅兼太子太師,少師、華蓋殿大學士。書法造詣深,擅長寫青詞(實為其子嚴世藩代筆,嚴世藩極為擅長寫青詞),為中國歷史上著名的奸臣之一。(嚴嵩雖在歷史上名聲不好,但在家鄉分宜縣還是受人尊敬,這跟其在家鄉做的一些善舉有關。至今有分宜本地學者認為嚴嵩的壞名聲有很大一部分是其在倒台後被政敵所黑,其實大部分為兒子嚴世蕃所為)
嚴世蕃
嚴世蕃(1513—1565)號東樓,明朝嘉靖皇帝的首輔嚴嵩之子。嚴世蕃不是經過科舉走上仕途,而是借他父親的光,先入國子監讀書,後做官,累遷至尚寶司少卿和工部左侍郎。據說,嚴嵩長得又高又瘦,眉目疏疏,聲音又大又尖,很符合百姓心目中刻畫的奸臣形象。可是,嚴世蕃的長相和他爹卻一點相似的地方都沒有,“短項肥體”,果然是富家公子氣象,只是可惜一目失明。嚴世蕃奸猾機靈,通曉時務,熟悉國典,而且還頗會揣摩別人的心意。
嚴孟衡
嚴孟衡(1385-1446)字平(草字頭加奄),亦字衡中,嚴嵩高祖是也。一生勤奮儉樸,剛正不阿。他個子魁碩,秉性峻潔。他永樂九年中舉,十三年(公元1415年)中進士。初授行人司行人,隨授山西道監察御中。他一身正氣,按法辦事,一些朝廷大官有不法行為,敢於上蔬彈劾,故所在官吏不敢為非作歹,一些正派的官員則慕其風采。
嚴雲從
嚴雲從分宜縣在科舉史上唯一中選的一位武進士。嚴雲從是嚴嵩的曾孫,是嚴世蕃第二個兒子嚴紹庭的二子,字伯龍。明萬曆16年(公元1599年)七月二十日出生,清初順治帝(順治十三年)作《表忠錄》褒楊繼盛之忠、斥嚴嵩之奸的第二年,即公元1657年二月二十九日就怨憾而逝,享年59歲。
旅遊信息
介橋村位於分宜縣城南面,北距縣城中心區2公里,南臨仙女湖風景名勝區,北接天工大道直接滬昆高速公路分宜出入口僅3.5公里。介橋村靠近縣城,在縣城做3路公車即可直達介橋路口。
地圖信息
地址:介橋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