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介休源神廟始建年代不詳。
北宋至道三年(997年),重建介休源神廟。
元至元二年(1309年)、明洪武十八年(1385年),多次重修介休源神廟。
1989年,維修介休源神廟。
建築格局
介休源神廟坐東南朝西北,占地面積1623平方米。現存建築沿中軸線依次為牌樓、山門、戲台和正殿,兩側為鐘鼓樓、東西配殿,二進院西南建有跨院,院內東南為娘娘殿,多為清代建築。牌樓二柱單樓式,五踩雙昂斗栱,單檐歇山琉璃瓦頂。戲台與鐘樓、鼓樓連構,下部為磚券窯洞三孔,台身面寬三間,進深四椽,懸山琉璃瓦頂,三踩單昂斗栱。正殿建在高1.35米的石砌台基上,面寬五間,進深六椽,單檐懸山頂,七檁前出廊,三踩單昂斗栱。
介休源神廟牌坊為一黃琉璃頂木構坊,上有“有本者如是”五個金字,相傳為明代理學家王陽明所書。背面“溥博淵泉”四個楷書大字,為明代萬曆年間知縣王一魁手跡。正殿明間高懸古文字學家、考古學家、書法家
張頷先生所篆書“勝水靈源”四個篆字。殿前有石雕欄桿,殿內有洪山水利管理處新塑堯、舜、禹三王和宋朝的文彥博,明代的王一魁等彩塑。
介休源神廟前另有兩大泉池,池壁高大,便於蓄水,為山西古代水利史上一大傑作。
文物遺存
介休源神廟記憶體北宋至道二年(997年)《源神碑記》、清道光八年(1828年)《重修源神廟樂樓記》、清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重修源神廟記》等維修碑22通,經幢1座,碣5方。
源神碑記記載了北宋至道二年(997年)洪山泉域四十八村集體重建源神廟神堂之舉。碑文描繪了當時洪山泉域因水利而興的盛世景象:由於髯騖泉“泛淘一洞,分流萬派。浩辟滄江,滋濃汾介”,不但使周圍眾村受益匪淺,而且成為民眾消閒之所,正所謂“詩仙道伯,玩水看山;釣叟樵翁,尋溪繞澗”,“高士雲集,興船頻屆”。此時的文獻記載中也尚未出現“因水爭鬥”的字眼。
清道光八年(1828年),邑庫生員張鼎五撰文並書。碑通高212厘米、寬95厘米、厚19厘米,離首方跌,碑陽額題“重修樂樓”;碑陰刊四河使水派銀舊規,額題“昭茲來許”,現存源神廟南配殿前。碑文載,源神廟“其間正殿五盈,東西兩龐各三間,其下則券門五洞,洞上砌石為台,則樂樓在焉,王邑侯所額‘鳴玉樓’,昔人所稱天然韻者是。鳴呼!是樓也,松濤谷應,山水音清,其泉瑩瑩然若玉鏡初開,其聲冷冷然若絲桐乍聆,斯不亦極勝矣”。因樂樓年久傾記,決意重修。“於是四河公派,仍照舊章,公奉董事,具材鴿工,顧工浩大而貨有限,樓僅口而囊已空,吃然中止,殊非觀成之至意,然亦暫緩歲時,侯後君子之興起焉耳。”
清康熙四十九年(1710年),定陽溫席珍撰。碑通高328厘米、寬80厘米、厚16厘米,螭首龜趺,額題“重修碑記”,現存源神廟正殿北側。碑文作者在碑記中云:“偕友人覽探古蹟,見夫瀠洄曲折,水聲潺潺,則源神水也。光明鏡照,水勢淳泓,水所出之源也。過石橋見其榜曰‘溥博淵泉’。瞻眺久之,心曠神怡,又登而觀‘趨稼亭’,重農事也。又登而觀‘鳴玉樓’,水聲環珮也。重重高步登其堂,正殿五間,中有三聖像焉,相傳堯舜禹也。夫禹治水於歧,沿而河洛江漢,睹河洛江漢而思明德,向非堯舜之使,亦何以奏平成之烈,其並祀之固宜,亦可見千載而下,土人水源之思也。每年三月三日,官長率眾祭祀,拋祭品於池,禱神祈年口,佳舉也。”
歷史文化
介休源神廟因洪山泉源而建,其廟即建在洪山泉之源頭之上。洪山泉又名鸑鷟泉,相傳泉涌時鸑鷟鳴於此。源神池是晉中大的地下泉水,歷來為介休的水利命脈所在,她為介休歷代農業、陶瓷業、制香業、水磨等歷史經濟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山海經》所記:“狐岐之山無草木,多青碧,勝水出焉。”是關於洪山泉歷史記載。廟前有北魏《水經注》中提到的古桐泉水,也叫“洪山泉”,俗名“源神池”,源神廟即由此而得名。
文物價值
洪山源神廟以較完善的歷史文化遺存保留了中華民族千餘年來的水利文化發展的軌跡,有其獨特的文物和歷史價值。介休源神廟建築格局較為完整,具有較重要的建築史學研究價值。介休源神廟內碑文記述有瓷窯燒造情況,是研究宋代瓷窯不可多得的資料。《源神碑記》碑文為研究古代水利、陶瓷生產水平提供了史料。
保護措施
2004年6月,介休源神廟被山西省人民政府公布為山西省第四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2013年3月5日,介休源神廟被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公布為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旅遊信息
介休源神廟位於山西省晉中市介休市洪山鎮洪山村。
介休市內乘坐5路、6路、13路北、13路南、20路、20路支、23路、25路、202路、新202路公車可到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