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注本二十四史·三國志》是2012年巴蜀書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楊耀坤。
基本介紹
- 書名:今注本二十四史--三國志
- 作者:楊耀坤
- ISBN:9787807526384
- 類別:K236.042
- 頁數:3798
- 定價:580元
- 出版社:巴蜀書社
- 出版時間:2012-1
- 裝幀:平裝
- 開本:228x152
內容簡介,創作背景,作品影響,作品評價,
內容簡介
由四川大學歷史文化學院中國古代史專業博士生導師楊耀坤教授校注的《今注本二十四史·三國志》,已於2012年1月由巴蜀書社出版發行。該書分裝為十二冊,118.6印張,長達341萬字,堪稱鴻篇巨製。
該書系由中華文化促進會主持編纂,國家“十一五”重點圖書出版規劃項目、國家財政部重大出版工程資助項目的最終成果《今注本二十四史》中的一種或一史。《今注本二十四史》1994年由文化部批准立項,許嘉璐任工作委員會主任、張玉文任秘書長;張政烺任編纂委員會總編纂,賴長揚、孫曉任執行總編纂。何茲全、林甘泉、伍傑、陳高華、陳祖武任學術顧問。2005年該重大出版工程被新聞出版署列入“十一五”期間(2006年—2010年)“國家重點圖書出版規劃”。是故自1995年起,迄今已進行了十六年。楊先生也孜孜矻矻為之工作研究了十幾個春秋。如今終於修成正果,隆重出版,十分可喜可賀。
較之以前的同類著作,該書至少有兩大優點特色和學術價值。
一是部頭最大,注文最長。蜀漢—西晉陳壽(巴西安漢人,今四川南充人,233—297年)《三國志》為中國古代正史二十四史之一,且為其中特別重要的前四史之一,按所記載的時代(朝代)歷史為序即《史記》、《漢書》、《後漢書》和《三國志》。若按作者生活的時代和成書年代,則《三國志》還比范曄(398—445年)《後漢書》早一個半世紀。故歷來為學界和世人看重,是了解認識魏蜀吳三國歷史的最重要的史書和原始資料文獻。陳壽《三國志》較簡略,共36萬餘字(不含標點符號,下同),在紀傳體史書中沒有志和表。一百多年後,劉宋裴松之(372—451年)為《三國志》做注,彌補了其較簡略和沒有志與表的缺點,新增注文共32萬餘字。這樣,陳之正文和裴之注文合計68萬餘字。因裴注成書時間與范曄(398—445年)《後漢書》同時,故其性質和地位等同於經典古籍和原始資料文獻。從此兩書合併抄寫、裝訂、流傳、刊印。以後對《三國志》做注研究的學者代不乏人,但都屬於文言古注且不標點,包括民國時代成書、解放初期出版的盧弼先生《三國志集解》(約160萬字)。那是迄當時為止關於《三國志》的最詳註本。建國後,陳乃乾先生對《三國志》首次做了斷句標點校改,並出很少量的校記。1959年由中華書局出版了首個標點本,全書100萬字(含標點符號等)。《今注本三國志》比陳乃乾標點本多出241萬字,比盧弼“集解”多出180萬字。注文長自然注文的內容也就最豐富,研究得最深,涉獵的問題和方面也最多。
二是在中國古代史學史和古籍整理研究史上還給裴松之的古注做了注,且較詳盡深入,具有拓展之功。《今注本三國志》也兼有集解之性質,實乃集以往對陳壽《三國志》及裴松之注研究之大成,並有諸多創新和推進,可謂新意迭出,新見俯拾皆是。
《今注本二十四史》的出版是中國古代史學史研究和古籍整理方面的標誌性重大成果,豎起了一座豐碑,對於弘揚和傳承優秀的民族傳統文化有著重要的意義。而《今注本三國志》則是組成這座豐碑的幾十個構件和部分之一,將永立之於書架,成為治和學魏蜀吳三國歷史的學者案頭之必備。
(四川大學歷史系,張箭,2012年7月1日)
創作背景
1:清乾隆年間,其成果是殿本。
2: 20世紀30年代,張元濟先生組織的整理,其成果是百衲本。
3:新中國成立後,由中華書局出面進行的整理,其成果是中華書局標點本。
4: 21世紀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立項,數百位史學專家集中整理,其成果是巴蜀書社今注本。
作品影響
該書獲得第五屆中華優秀出版物提名獎。
作品評價
1:二十四史整理歷史進程中第四次大規模的學術活動,將二十史的整理與研究推向更高更新階段。
2:首次全方位、專業、集中系統地對二十四史進行原創性注釋,填補了“二十四史”有史無注的空白。
3:著名史學家張政烺擔任總編纂,何茲全、林甘泉等先生擔任顧問。集結300餘位斷代史、專題史學家,集中打造全新的二十四史傳世善本。
4: 充分採用歷代特別是現當代史學研究的成果,代表著我國歷史研究的整體水平和最新成果。該系列叢書的出版必將以其高質量的學術品味和深入淺出的著述風格,成為我國二十四史的又一個傳世本。
5:《今注本二十四史》開創了古籍整理新的觀念、新的思維和新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