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學者啟功先生是一位“不世出”的文化大家。他博學多才,在書畫創作、書畫理論、詩詞創作、詩詞理論、文物鑑定、學術研究等諸多領域都卓有建樹,成就斐然。該書對啟功先生一生的經歷、成就和高尚品格進行了深入的介紹,所記事情均為作者親身經歷,具有一定的史料價值。書中配有啟功先生書畫作品,圖文並茂,頗具觀賞性。
作品目錄
甲 一拳之石取其堅 一勺之水取其淨——探訪堅淨翁啟功先生 歷史不能割斷 傳統豈容忽視——啟功先生答問錄 能與諸賢齊品目 不將世故系情懷——謹以此文敬祝啟功先生九秩大壽 先生之風 山高水長 啟功先生的堅與淨 啟功,一棵不老的青松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三讀啟功先生 啟功近聞二則 | 乙 哭啟功先生 永遠的大師 永遠的先生——八寶山痛別啟功先生 又讀啟功先生 在國圖聽啟功先生講座 想起為鐘敬文、啟功先生開車 在啟功先生離開的日子裡 站在啟功先生墓前 為了永不忘卻的紀念 懷念與欣慰 關於啟功先生的日思夜夢 堅淨居趣話 |
丙 啟功先生的文化品格 啟功先生的打油詩(外一篇) 啟功先生的寂寞 啟功請我發聲明 且說“啟功三進輔仁” 啟功先生“不隱惡” 瑣憶啟功先生 國學大師是怎樣煉成的——紀念啟功先生105周年誕辰答《解放日報》記者問 啟功研究的集大成之作——評趙仁珪著《啟功評傳》 | |
|
作品鑑賞
《仁者啟功》並非一部定論式的啟功傳,而是以作者的親身經歷,以散點透視的方式,從記憶深處呼喚那個滿蘊著深沉情感的仁者形象,猶如一場隔空的心靈對話,充滿對啟功先生精神世界的探尋與理解。徐可以平實而充滿情感溫度的語言、知人論世的洞察力以及宏闊的理論視野,勾勒出這位文化大家的思想與人格。這既是一位忘年的“小友”對他所崇拜的恩師的理解,從更深層的意義而言,這也是一個人對另一個人最大程度所能抵達的關切與理解。
在書中,讀者首先看到的是啟功先生作為精神上的祖父形象,雖然該書的主題在於聚焦啟功先生高山大河般的品格,以其作為“仁者”的方方面面,彰顯一個普通而又偉大的學者典範,但在十多年的交往中,作者情感的波光瀲影,既在師生之間,又情逾祖孫。當年,作為一個身在異鄉、剛剛成家立業的青年,數次出入啟功先生寓所,不僅在忘年之交中找到某種“家”的溫暖與慰藉,譬如啟功先生舉著放大鏡看作者孩子照片的細節,就像一個慈祥的曾祖父,渴望看到自己的重孫輩,更重要的是,面對啟功先生,猶如置身於一個龐大而豐富的精神之海,從而獲得內心的沉澱與振拔,並漸漸找到一種人生的秩序感、一種可以親近的理想人格模型、一種為文從藝行止的參照系,直至這些無形地內化於自我之中。該書以種種體貼入圍的細緻摹寫,勾勒出啟功“精神之父”的形象,他的“堅”與“淨”,剛正與忠厚,豁達與幽默,這些品質潤物細無聲般地讓作者從早年的混沌與紛繁中,尋找到自我面向未來所應該擁有的人生法度,因此雖在寫啟功其人其事,亦在通過“我”之成長,反襯啟功先生的人格力量。
正是在這種深厚的情感背景下,徐可開始為讀者描述一個真實的啟功,雖出身皇族,但一歲喪父,中年喪母,晚年喪偶,又在特殊年代飽受磨難,然自強憤發,終成一代文化巨擘。徐可極少用宏大的辭彙來敘述宏大事件,而是關注那些交往中不起眼的點滴小事,譬如《想起為鐘敬文、啟功先生開車》《堅淨居趣話》《啟功先生“不隱惡”》《瑣憶啟功先生》等篇,充滿了日常的瑣碎,卻又於日常中折射出世道人心,既有現實的溫度,又有歷史的余香。而這一切皆建立在情感的深交與對啟功先生為人的極其熟稔之上,故能信手拈來,情感與事件互相洇透,予人如見其人如聞其聲之感。這種感覺就是懷抱敬意,但不卑微,愛惜先生,但不拘謹,而是徑直道出、直抒胸臆。即便如乙輯中的悼念文章,雖然悲傷之情難以自抑,但因突出往日的教誨與心靈的碰撞,令人頓生“理解之同情”;再如丙輯論及啟功先生的卓然建樹,不僅在書畫創作上是劃時代的宗師,同時在詩詞創作、文物鑑定、語言學、文獻學、紅學等諸多領域成就斐然,徐可一方面秉持謙恭,條分縷析不同領域的宗師風範,另則也讓讀者看到這些成就所帶來的煩惱與孤獨,於世相中清晰地靠近那個原原本本的啟功先生。
作品影響
榮譽表彰
2021年7月30日,《仁者啟功》入圍中國新聞出版廣電報6―7月優秀暢銷書榜。
出版信息
作者簡介
徐可,文學碩士、哲學博士,編審。現任魯迅文學院常務副院長。曾任光明日報社總編室副主任、辦公室主任,啟功研究會理事,《文藝報》副總編輯。曾獲中國新聞獎、豐子愷中外散文獎、中國報人散文獎、百花文學獎等,著有《
三更有夢書當枕》《
三讀啟功》《啟功先生的文化品格》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