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義第十三

指《貞觀政要·卷五·仁義第十三》。貞觀二年,太宗謂侍臣曰:“朕謂亂離之後,風俗難移,比觀百姓漸知廉恥,官民奉法,盜賊日稀,故知人無常俗,但政有治亂耳。是以為國之道,必須撫之以仁義,示之以威信,因人之心,去其苛刻,不作異端,自然安靜,公等宜共行斯事也。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仁義第十三
  • 創作年代:唐代
  • 作品出處:《貞觀政要》
  • 文學體裁:史書
  • 作者:吳兢
作品原文,作品注釋,作品譯文,作品評析,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貞觀元年,太宗曰:“朕看古來帝王以仁義為治者,國祚延長,任法御人者,雖救弊於一時,敗亡亦促。既見前王成事,足是元龜①。今欲專以仁義誠信為治,望革近代之澆薄②也。”黃門侍郎王珪對曰:“天下凋喪日久,陛下承其餘弊,弘道移風,萬代之福。但非賢不理,惟在得人。”太宗曰:“朕思賢之情,豈舍夢寐!”給事中杜正倫進曰:“世必有才,隨時聽用,豈待夢傅說,逢呂尚,然後為治乎?”太宗深納其言。
貞觀四年,房玄齡奏言:“今閱武庫甲仗,勝隋日遠矣。”太宗曰:“飭兵備寇雖是要事,然朕唯欲卿等存心理道,務盡忠貞,使百姓安樂,便是朕之甲仗。隋煬帝豈為甲仗不足,以至滅亡?正由仁義不修,而群下怨叛故也。宜識此心。”
貞觀十三年,太宗謂侍臣曰:“林深則鳥栖,水廣則魚游,仁義積則物自歸之。人皆知畏避災害,不知行仁義則災害不生。夫仁義之道,當思之在心,常令相繼,若斯須懈怠,去之已遠。猶如飲食資身,恆令腹飽,乃可存其性命。”王珪頓首曰:“陛下能知此言,天下幸甚!”

作品注釋

①元龜:大龜,古代用以占卜。引申為借鑑的意思。
澆薄:刻薄狡詐的社會風氣。

作品譯文

貞觀元年,太宗說:“我看古代的帝王,凡以仁義治理國家的,都國運久遠。用嚴刑酷法統領人民的,雖然能挽救一時的弊端,但國家很快就會滅亡。既然我們看到了前代帝王成事的方法,就可以把它們用作統治國家的典範。現在,我們要以誠信、仁義作為治理國家的方針,希望這有助於剷除近代的虛偽之風。”黃門侍郎王珪回答說:“天下荒廢凋疲的時間已經很長了,陛下在天下積弊之時統領國家,弘揚古代聖賢的遺風,實乃萬民之福。但沒有賢才是治理不好國家的,關鍵在於用人得當。”太宗說:“我求賢若渴,即使夜晚做夢都夢到賢才。”給事中杜正倫說:“哪個時代都有人才,隨時等候陛下的發掘任用,哪裡用得著去夢傅說,遇呂尚,然後才治理天下呢?”太宗十分讚賞他的話。
貞觀二年,唐太宗對侍從的大臣們說:“我原來認為在離亂之後,民間的風俗習慣會很難改變,近來我發現百姓逐漸懂得了廉潔和羞恥,官員庶民都能遵守法紀,盜賊一天比一天少,我才知道民間沒有一成不變的風俗習慣,關鍵要看施政是治還是亂。所以,治理國家,必須用仁義來撫慰百姓,同時還要顯示出朝廷的威信,順應民心,廢除苛刻的法令,不做背離道義的事情,這樣社會自然會平定安靜。你們應該共同來做好這件事。”
貞觀四年,房玄齡上奏說:“最近,我檢查武器庫里的鎧甲兵器,發現已遠遠超過隋朝了。”唐太宗說:“整修兵器防禦寇亂,雖然是緊要的事情,但我要求你們把心思用於治國之道,各自務必竭盡忠貞,使老百姓安居樂業,這才是我真正要的鎧甲兵器。隋煬帝難道是因為鎧甲兵器不足,才遭到滅亡的嗎?正是由於他不修仁義,群臣才會怨恨叛離他。你們應該理解我的想法啊!”
貞觀十三年,唐太宗對侍從的大臣們說:“樹林廣袤就有飛鳥栖息,水域深廣就有魚兒游弋,多施仁義百姓自然會歸順。人們都知道恐懼而躲避災害,卻不知施行仁義,災害就不會產生。仁義之道,一刻也不能忘記,我們要不斷地將仁義推行下去,如有片刻懈怠,就會遠離仁義之道。這就好比用飲食來滋養身體,要讓肚子經常吃飽,就能夠維持生命。”王珪叩頭說:“陛下能知道這些道理,真是天下的大幸啊!”

作品評析

苛政猛於虎,仁政是士大夫傳統的政治理想。太宗認為,用仁義治國,國家就會氣運長久。他甚至認為,廣修仁義,則災害不生。本篇緊緊圍繞李唐王朝長治久安這箇中心展開,論述了唐太宗廣修仁義的一些基本觀點:“古來帝王以仁義為治者,國祚延長”,“林深則鳥栖,水廣則魚游,仁義積則物自歸之”,甚至認為“行仁義則災害不生”。

作者簡介

吳兢(670—749),汴州浚儀(今河南開封)人。武周時入史館,修國史,遷右拾遺內供奉。唐中宗時,改右補闕,累遷起居郎,水部郎中。唐玄宗時,為諫議大夫,修文館學士,衛尉少卿兼修國史,太子左庶子,也曾任台、洪、饒、蘄等州刺史,加銀青光祿大夫,遷相州,封長垣縣子,後改鄴郡太守,回京又任恆王傅。與同時代其他官員相比,吳兢的仕途還是較為順暢的,沒有大起大落。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