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旺山,韓國景點。又因歷史原因也可稱仁王山。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仁旺山
- 地理位置:韓國首爾
- 著名景點:景福宮
- 別名:任王山
仁旺山概況,歷史戰役,壬辰倭亂,丙子胡亂,
仁旺山概況
仁旺山,韓國景點。又因歷史原因也可稱仁王山。
和首爾的歷史一起走過來的仁王山,在仁王山上,從太祖、武學大使的守門地和在下台隧道開始,直到子下門為止,還留有過去建築的首爾的外圍城城郭,由於日本帝國主義的強行占領,山的名字不能用“王”字,名字改為了“仁旺山”,直到1995為止才將名字改為原來的“仁王山”。這裡有很多的人們來到這裡遊玩,是必有的路線,從四直隧道為起點出發,走過了城郭基地和頂峰就是下山的路線了,通向下水道的路和青瓦台前面的路相連,如果還有時間的話,去八盤、孝子、景福宮去走走也不錯。四直公園的後面裡面,在正式的登山路上有皇學場,朝鮮時代這裡是士兵練習的基地,但是在日本帝國主義侵略的時候,把在景宜宮裡面的皇學場遷移到了這裡。在樹林圍起來的基地里,有雪柳花群落在那裡盛開的非常燦爛。
如果爬到山頂上的話,能看到以景福宮為中心,仁王山和朝鮮時代的圍繞著漢陽的“四山”,分別是駱駝山、南山、拜月山,在山頂下面的方向,有鷹岩和裙岩的景觀。走過四直公園裡的三個小路,在上去的路上,經常能看到很多利用午休的時間,來這裡散步的職場人們。走過散發這香氣的樹林台階,上到虎岩上的話,能看到東邊的青瓦台的全景,如果想去中州的話,路過頂峰,向著採石場或者是福岩洞下林角、子下門方向下山就可以了。
沿著城牆走的古路。和走著城郭路上去的路自身的景色相比,慢慢的在後面環視整篇景色也是不錯的行程。路過清宜門,沿著城郭裡面的路一直走,上到了石階上的話,就走到了城郭的外面。在城外的路大約有200米的地方,能看到太祖、世宗、肅宗時代積攢下來的石頭。在石頭上有很多的黑色的苔蘚,好像在訴說著首爾的歷史,再次走到城裡面的路的話,慢慢的走到台階上等著,看看其他的風景,四面的風景豁然開朗,還能將仁王山的山頂景色都盡收眼底。
在仁王山的筆直的岩石表面上面形成了稜線,在壬辰倭亂和丙子胡亂之後,為了保護首都,加強建設的城牆和朝鮮山城連線上了。爬到上頂上,站在兜里岩石的附近,能看到圍繞在首爾周圍的山和漢江的水流之間,密密麻麻的擠滿的樓群。走過山頂,在下山到慶雲洞的路的城牆,還完整的保留著首爾過去的模樣,也能看到城牆的原來的樣子。
西大門門口的虹彩洞和中路口的木岳洞、奴尚洞、育人洞、福岩洞上的仁王山,山頂的高度是338.2米。在朝鮮山看的時候,以北嶽山為中心,左邊的駱駝山、右邊是仁王山,就像右青龍左白虎,特別的形態的岩石和岩壁的雄偉,都讓遊客們感嘆不已,站在上頂上的話,以首爾為中心的樓群和青瓦台附近的地方都能盡收眼底。
歷史戰役
壬辰倭亂
丙子胡亂
1636年十二月二日,皇太極親自統帥十萬大軍親征朝鮮。清軍渡江後,揚野戰之長,舍堅城而不攻,長驅而南,僅僅十二天便抵達王京城下。 京畿之內“上下惶惶,罔知所為,都城士大夫,扶老攜幼,哭聲載路”。仁祖再次將王妃、王子和大臣妻子送往江華島避難,自己則率領文武百官退守南漢山城等待各路勤王軍的到來,同時派出崔鳴吉等人赴清營談判,拖延時間。朝鮮請和書中寫道“朝鮮國王謹上言於大清寬溫仁聖皇帝:小邦獲戾大國,自速兵禍,棲身孤城,危迫朝夕……如念蒙丁卯誓天之約,恤小邦生靈之命,容令小邦改圖自新,則小邦之洗心從事,自今始矣。必欲窮兵,小邦理窮勢極,以死自期而已”云云。 皇太極見朝鮮君臣求和之切,毫無鬥志,乃對其迫降,下令清軍包圍南漢山城,伐木列柵,繞城駐守,山城內糧草斷絕,不得不殺馬充飢。各路勤王軍隊也被清軍擊敗,朝鮮君臣只有坐困孤城。仁祖曾經爬到南漢山城的南門,看到城下清軍黑壓壓一片,不禁長嘆。清軍在望月峰上升白旗書招降二字,又致書仁祖,令其出城投降。仁祖則復書“重圍未解,帝怒方盛”,所以不能出城請降,“古人有城上拜天子者,蓋以禮有不可廢,而兵威亦可怕也……”。見朝鮮方面還在糾纏於出城投降的細節,不耐煩的皇太極下令用火炮攻城,同時清軍又攻占了江華島,俘虜王妃、王子、宗室76人,訊息傳來,見大勢已去,仁祖只好求和。1637年正月三十日,仁祖率領群臣出南漢山城,徒步前往漢江東岸的三田浦清營拜見皇太極,伏地請罪。皇太極降旨赦之。雙方築壇盟誓,朝鮮去明年號,繳納明朝所賜誥命敕印,奉清朝正朔,定時貢獻,並送質子二人。此外,朝鮮朝廷中主戰最堅決的洪翼漢、尹集、吳達濟三人被清軍索要,在瀋陽赴死,號稱“三學士”。此役為朝鮮歷史上著名的“丙子虜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