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邡市聖修堂始建於清末,由法國籍神父谷播蘭擔任本堂神父並在什邡地區負責傳教。經過不斷的發展,現在的什邡市聖修堂位於什邡市市中心,地址是什邡市亭江東路22號。有一位本堂神父,約6位工作人員,現有教友近5000人,為什邡的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應有的貢獻。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什邡市聖修堂
- 地理位置:什邡市亭江東路22號
- 占地面積:3044平方米
- 開放時間:平日7點到8點;主日9點到11點。
- 宗教場所:天主教教堂
簡介,歷史,彌撒,歷任什邡神父,慶聖誕聯誼,為學子祈福,產品,早期書法作品,聖召,黃神父首祭,交流,培訓班,榮譽,接待,大聖若瑟,為我等祈!,
簡介
方亭鎮(外東街)聖修堂在1838年前後,法籍馬伯樂曾因禁教避居禾豐鄉何家營。1890年以後,又在街子場、九里埂等處設堂傳教(一說由彭縣傳入,先在兩縣交界的九里埂和古雒縣遺址街子場設堂)。1909年,谷播蘭(法)在北外老君堂設堂。1910年起谷住東門外街教堂主持教務。1912年建新堂(聖修堂),同時建經言學校、孤女院(40人)。至1919年,教徒已達1177人,另有曾神父協助。1924年葉神父助理,有教徒1705人。1929年閻神父助理,1933年王希造助理。之後谷播蘭病逝,王希造、楊國楨等任本堂神父。1940年楊國禎調成都平安橋後,陳治安繼任,直至1949年末,當時有教友1712人。1949年底,有施診所(聖修醫院)、經言學校各1所,醫師2人、護士1人、教師(皆修女)3人,學生20餘人。除神父外,有財務、事務經理3人、工友4人。1950年1月,牟燭南代理本堂神父。後由陳治安主持教務,至1959年,教堂及住房先後被醫院和中學占用。
該堂管轄慧劍鄉、禾豐、觀魚、新市、高駢、和興、隱豐、興隆(分堂)、鎣西(分堂)、九里埂、龍居、湔氐鄉周家溝、永興鄉街子場(分堂)、靈傑等14個分堂或活動點。其中高駢屬廣漢縣、新市屬綿竹縣。
改革開放後,在1989年為落實宗教政策,由政府主導,什邡聖修堂與什邡市委招待所(現市委)什邡市亭江東路32號互換產權。聖修堂(亭江東路22號)占地面積3044平方米,建築面積2000餘平方米。有教堂一所,綜合樓三層,門面8個,茶園一所,廚房以及其他用房。有教友近5000人,主要分布在城關、慧劍、龍居、馬井和南泉等地。
在1989年開堂以後,由成都平安橋本堂唐遠進神父兼任,日常教務由綿竹本堂銀富勛神父代管。1996年10月10日,劉從華神父任什邡聖修堂本堂神父,代管中江和廣漢天主教事務。2005年,中江教務調整由旌陽區本堂神父代管,2015年7月9日,廣漢天主教新鐸入職。
什邡聖修堂神長及教友積極回響黨和政府的號召,“愛國愛教,榮主益人”,創建和諧堂區、構建和諧社會,為什邡的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應有的貢獻,增加了教會的影響力,取得了良好的口碑和社會效應。
歷史
谷播蘭設計並修建的什邡聖修堂。
在什邡城內能夠見到的唯一具有西洋風格的建築,就是那座有上百年歷史的聖修堂了。聖修堂位於什邡市方亭鎮中心大街,今什邡市商業廣場東側。始建於清同治年間,擴建於宣統元年(公元1909年),原占地面積6000平方米,建築面積3079平方米。這所聖修堂的修建者法國傳教士谷播蘭(1858-1938年)在什邡生活30餘載,將西方建築、醫藥、宗教等帶入什邡,給什邡文化增添了更多元的色彩。
修建聖修堂
天主教傳入什邡的時間約為1604年,據《聖教入川記》載,明崇禎年間,就有傳教士應明末宰相劉宇亮的邀請到四川綿竹傳教,在劉宅設經堂,當時受洗者有30多人,什邡有人參加。
天主教傳教士谷播蘭是在什邡市居留最久的外國傳教士。谷播蘭是法國人,他利用多種方式傳教,和什邡社會上各方面人士往來密切。
谷播蘭精通拉丁文,善於組織管理,能設計房屋建築,還講得一口流利的中國話,真算得是個“中國通”。清宣統元年(1909年),谷播蘭先在什邡外北老君堂設教堂,後即著手在東門外修“聖修堂”。民國元年(1912年),建成配以聖嬰院、聖嬰女校、住宿、工房、花園等構成的一組建築群落。聖修堂的堂內雕刻十分精美,雕工是從大邑縣聘請的,堂內精雕的“十四聖像”、“聖教示跡”圖等都很精緻。聖修堂還附有房舍花園,在前後園中,栽種著花草和法國葡萄,用葡萄釀酒。
扶助貧困者
谷播蘭還利用教會附設的聖修男子國小和聖嬰校女校吸收一批孤兒孤女,養育成人,授以經書,教給功課與生產技能。待成人之後,還為之擇婚配偶,這對於貧窮的教友,很有吸引力。
教會還利用掌握的經費,施放醫藥,設西醫診所;對於佃租教會土地耕種的教友,遭遇天災人禍時,常以少繳、免繳租谷等方式,以示關懷。又或採取不定期貸款方式,給教友以貸款,或遇“瞻禮日”,貧窮教友還會收到贈送。做法因人而異。
參與“哥老會”
谷播蘭曾利用其身份,參與縣中的政治活動。他身處哥老會盛行的什邡,加入了哥老會,借用袍哥勢力以助布道。如當時隱豐鄉的袍哥大爺吳仲光,就是他的管事,人們呼谷為“洋大爺”,吳是“洋管事”。
谷播蘭居留什邡數十載,1938年病逝於什邡。他曾留有一副對聯:“數萬里遊歷亞歐,經過好水名山,方園小住知多少;三十年僑居章雒,來此洞天福地,故國回思問有無?”
修建聖修堂
天主教傳入什邡的時間約為1604年,據《聖教入川記》載,明崇禎年間,就有傳教士應明末宰相劉宇亮的邀請到四川綿竹傳教,在劉宅設經堂,當時受洗者有30多人,什邡有人參加。
天主教傳教士谷播蘭是在什邡市居留最久的外國傳教士。谷播蘭是法國人,他利用多種方式傳教,和什邡社會上各方面人士往來密切。
谷播蘭精通拉丁文,善於組織管理,能設計房屋建築,還講得一口流利的中國話,真算得是個“中國通”。清宣統元年(1909年),谷播蘭先在什邡外北老君堂設教堂,後即著手在東門外修“聖修堂”。民國元年(1912年),建成配以聖嬰院、聖嬰女校、住宿、工房、花園等構成的一組建築群落。聖修堂的堂內雕刻十分精美,雕工是從大邑縣聘請的,堂內精雕的“十四聖像”、“聖教示跡”圖等都很精緻。聖修堂還附有房舍花園,在前後園中,栽種著花草和法國葡萄,用葡萄釀酒。
扶助貧困者
谷播蘭還利用教會附設的聖修男子國小和聖嬰校女校吸收一批孤兒孤女,養育成人,授以經書,教給功課與生產技能。待成人之後,還為之擇婚配偶,這對於貧窮的教友,很有吸引力。
教會還利用掌握的經費,施放醫藥,設西醫診所;對於佃租教會土地耕種的教友,遭遇天災人禍時,常以少繳、免繳租谷等方式,以示關懷。又或採取不定期貸款方式,給教友以貸款,或遇“瞻禮日”,貧窮教友還會收到贈送。做法因人而異。
參與“哥老會”
谷播蘭曾利用其身份,參與縣中的政治活動。他身處哥老會盛行的什邡,加入了哥老會,借用袍哥勢力以助布道。如當時隱豐鄉的袍哥大爺吳仲光,就是他的管事,人們呼谷為“洋大爺”,吳是“洋管事”。
谷播蘭居留什邡數十載,1938年病逝於什邡。他曾留有一副對聯:“數萬里遊歷亞歐,經過好水名山,方園小住知多少;三十年僑居章雒,來此洞天福地,故國回思問有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