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際知覺

人際知覺

社會知覺包括人際知覺和自我知覺。人際知覺是指對人與人之間關係的知覺,包括對人的外部特徵、個性特點了解,對人行為的判斷和理解。這種知覺主要是在人際交往中發生的,以各種交際行為為知覺對象。交際行為指人們在交往中相互接觸和交換的言語、態度與動作,包括禮節、交談、表情、援助、侵犯等行為。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人際知覺
  • 外文名:interpersonal perception
  • 意義:了解人與人社會關係的認識
  • 影響因素:最初印象等
定義,特點,影響因素,最初印象,暈輪效應,定型傾向,先入為主,投射作用,情緒效應,理論,

定義

人際知覺主要是了解人與人社會關係的認識。

特點

知覺是客觀事物直接作用於人的感官時,人腦產生的對事物整體的反應。知覺同感覺一樣,也是對作用於感官的客觀事物的直接反映,但它不是對事物個別屬性的反映,而是對事物各種屬性及各個部分的整體反映。人們在認識客觀事物過程中,首先是獲得對客觀事物個別屬性的感覺,當感覺積累多了並有機地融為一體,形成對事物整體的反映,便達到了知覺。一般來說,感覺到的事物的屬性越豐富,知覺就越完整。因此,感覺是知覺的基礎,知覺是感覺的深入。
人際知覺的主要特點是有明顯的情感因素參與知覺過程,即人們不僅相互感知,而且彼此間會形成一定的態度,在這種態度基礎上又會導致產生各種各樣的情感。如對某些人喜愛,對某些人同情,而對另一些人反感等等。人際知覺過程中產生的情感決定於多種因素,如人們彼此間的接近程度、交往頻繁程度以及彼此間相似程度等,都會對人際知覺過程中的情感發生很大影響。一般來說,人們彼此越接近,交往越頻繁,相似之處越多,就越容易產生友誼、同情和好感。

影響因素

在認識他人時,有許多因素影響我們的判斷,影響人際知覺的心理因素主要有:

最初印象

是指初次對人知覺時形成的印象往往最為深刻,在以後的人際知覺或人際交往時不斷在頭腦中出現,並制約著新的印象。

暈輪效應

是指在人際知覺時,人們常從對方所具有的某個特徵而泛化到其他一系列有關特徵,也就是從所知覺到特徵泛化推及到未知覺到的特徵,從局部信息而形成一個完整的印象。

定型傾向

是指根據社會上對於某一類人產生的一種比較固定、概括而籠統的看法,按某個人的一些容易辨別的特徵把他歸屬為某一類人,隨後又把屬於這類成員所共有的典型特徵歸屬到他身上,並以此來知覺和判斷他。

先入為主

是指對人知覺並非出於對對客觀對象的知覺,而是憑空臆造後又把這種主觀觀念投射到對象身上,因而就知覺到原先並不存在的東西。

投射作用

是指在人際交往中人們往往把自己的特徵歸屬到其他人身上,假設他人與自己是相同的,利用自己去判斷他人。

情緒效應

是指認知主體的情緒狀態或特定心境會使人在對人知覺時帶上一副有色眼鏡,看出來的人和事都染上了自我的情緒色彩等。
專家認為,了解別人常用的簡單方法是把自己當作別人,把自己放在別人的位置上,從而建立有關他的內部狀態的假設,這就是認識、了解別人的認同機制,類似於我們常說的“設身處地、以己度人”。當然別人也可用同樣機制了解我。

理論

個人對他人的感知、理解和評價,又稱人際知覺,是社會知覺研究的基本內容。人際知覺研究考察知覺主體如何處理有關他人的信息的過程和方式,以及影響人際知覺的主要因素。
圖式加工
當代認知心理學認為,對客體和事件的知覺不是外界刺激的簡單複製品,其中有些因素被注意到,有些因素被忽略。對客體和事件的記憶也不是原始知覺的簡單複製品,而是原始知覺的簡化的、有組織的重建。這種記憶結構稱為圖式。在記憶中搜尋與輸入感覺信息最符合的圖式的過程稱為圖式加工。圖式和圖式加工使人可以更有效地組織和處理大量信息。人們不必感知和記住每一新客體和新事件的全部細節,只需編碼和記住其突出特點,查明它像先前記憶中的哪一個圖式。圖式加工通常是快速、自動地進行的,甚至使人覺察不到有什麼信息加工在進行。這種知覺觀很適合於社會心理學,事實上社會心理學已往已經使用了一些類似圖式的概念,如定型、價值、潛在個性理論等。
人們在日常生活中形成許多有關人和事件的圖式。當有人告訴你你將會見一個外傾型人時,你馬上就會提取一個外傾型的圖式,預期將見到一個什麼樣的人。外傾型人的圖式是由一組有內在聯繫的屬性構成的,如好交際、熱情、易衝動、說話聲音大等。這種關於人的圖式稱作原型。原型指某個範疇的最典型的代表。當我們對一個人有了進一步的了解時,就用關於這個人的更具體的圖式去代替較一般的圖式。某些心理學家把原型區分為3個水平,在外傾型人(上屬水平)的一般概念下可以構想喜劇型人和社交型人(基本水平),在喜劇型人的概念下又可區分出馬戲團小丑、喜劇演員、日常生活中愛說笑的人(下屬水平)。最常用的水平是能在概念間作出明確劃分,而且內容又是最豐富的。一般說來,基本水平的概念是較常用的。
除了原型外,我們還有關於各種事件的圖式,這種圖式稱為劇本,即在典型情況下進行典型活動的程式。當我們應邀參加一個生日晚會時,我們頭腦中便會出現一個生日晚會的圖式。這個抽象的圖式幫助我們預料將發生的情況以及應採取的行動。
圖式加工可以加速認知過程,但同時也易於造成歪曲和偏向,因為圖式是現實的簡化,與現實刺激沒有一對一的關係。與圖式有關的信息受到重視,與圖式無關的信息受到忽視。這是信息加工過程中通常存在的速度與準確性交換的一種表現。定型是圖式的一種特例。
潛在個性理論。每個人都在自己過去的經驗中形成潛在的個性理論,也就是關於各種特質之間相互關係的潛在的構想。所謂潛在的,意指不是正式表達出來的,但卻影響對人的判斷。有些人傾向於把友好和聰明放在一起,而不把聰明和自我中心放在一起,這就是一種潛在的個性理論。它是人們的一種簡單看法,通過這種看法把信息簡化並加以組織。這種看法可能是對的,也可能是錯的。人們還傾向於認為他人的行為是一貫的,嘗試用某種穩定的特質去說明他人行為的恆常性,忽視行為的變異性。潛在個性理論在一定文化內部可能有一定的共同性,也有一定的變異性。
核心特質
各種特質在形成印象上的重要性是不同的。S.E.阿施把影響大的特質稱為核心特質。他用 7個形容詞去說明一個人,即:聰明、熟練、勤奮、熱情(或冷淡)、堅決、實幹、謹慎。如果其中包括熱情,則多數人把此人描繪為慷慨的、幸福的、人道的;如果其中包括冷淡,則此人主要被描繪為不慷慨的、不幸福的、不人道的。可見熱情或冷淡是核心特質。如果用文雅或生硬去代替熱情或冷淡,則所得印象沒有多大差別。可見文雅或生硬不是核心特質。
進一步的研究表明,核心特質的核心性依賴於其他信息和所作判斷的性質。如果其他特點與核心特質接近,核心特質的作用減弱,如果所作判斷是關於運動技能的,那么熱情或冷淡就不是有特殊影響的了。
背景作用。背景對人際知覺的影響在於:一個新特質對一般印象的作用依賴於已有的其他特質。如智慧一般說來是個好的特質,它在其他好特質如熱情關懷的背景上起著好特質的作用,但它在其他不好特質如冷酷無情的背景上則不起好特質的作用。智力這個特質在冷酷無情的人身上可能具有威脅性、破壞性,而在熱情關懷的人身上可能表示同情、有遠見。
光環效應
與背景作用相類似。人對他人的多數判斷最初是根據好壞得出來的,一個人被認為是好的,他就被一種積極的光環所籠罩,從而也就被賦予其他好的特質。如果他被認為是壞的,他就被一種消極的光環所籠罩,從而也就被賦予其他不好的特質。這後一種效應又稱為魔鬼效應。一個人對他人的評價,往往受他對被評價者的總印象的影響。被評價的特質越是模糊,越是難於測量,這種效應就表現得越明顯。
因光環效應不利於評價,所以使用評價量表的心理學家想出一些辦法加以克服,如評價人時採用一個特質一個特質地評定,使評價者知識均等,對評價者加以訓練等。
首因效應和近因效應
普通心理學記憶研究中提出的原理,這個原理在印象形成上同樣起作用。它說明,輸入信息的順序對印象形成有重要影響。最先接受的信息作用最大,最後接受的信息也起較大作用。前者稱為首因效應、後者稱為近因效應。這兩種效應看來似乎是矛盾的,但實際上並不矛盾。一則兩種效應都對中間信息有損害,二則首因效應似乎欠持久,除非最後接受的信息被徹底整合,否則近因效應是暫時的。
在日常生活中,人們都想在第一次約會時給人以良好的印象,因為人們普遍認為第一印象是非常重要的。社會心理學家A.魯申斯作過如下實驗:他編寫了兩段短文,描述一個男孩的日常活動。在第 1段短文中把他描述成一個外傾型人,在另一段短文中把他描述為一個內傾型人。魯申斯把兩段短文結合起來,順序是先第1段後第2段,或者先第2段後第1段。讀完後要求被試評定這個男孩的特質類型。結果證實了首因效應。當第 1段在前時,被試把這個男孩評定為外傾型人。當第2段在前時,被試把這個男孩評定為內傾型人。但是,如果在兩段描述之間插入某些其他活動,則較近的信息有更大影響,出現近因效應。假定上個月你在一次晚會上認識了一個人,給你的印象不太好,但是本周內你又碰上了他,這次給你的印象卻是好的,那么你對他的印象可能是好的。如果讓你把全部有關其人的信息放在一起,則近因效應可能消失。
對這種順序效應有幾種解釋:一種解釋是同化說,認為最先接受的信息形成的原始印象構成核心知識,後來的其他信息被整合到這個核心知識中去;另一種解釋是以注意為基礎的,認為先前接受的信息受到更多的注意,而後來的信息則易遭忽視,至少是加工較少。
信息整合理論
認為人們對他們所加工的每項信息賦予兩個參數:權數和價值。權是個人對信息真實性的主觀信念,即信息的可信度。價值是個人對信息的主觀評價,從極端積極到極端消極。權與價值的結合決定個人賦予某項信息的相對重要性。這個重要性可用數學公式表示為:公式表明,某項信息的重要性等於該信息的權數和價值的乘積。
人際知覺人際知覺
人際知覺人際知覺
印象形成往往是多種信息聯合作用的結果,對於人們如何整合這多種信息,信息整合理論的兩位代表人物提出了不同的觀點。安德森主張平均法,M.菲什拜因主張加法法。加法法認為,印象形成是各項信息相加的結果,用數學公式表示如下:公式說明,印象形成是各項信息重要性之和。
人際知覺人際知覺
平均法認為,印象形成是各項信息的平均值,用數學公式表示如下:
公式表明,印象形成是各項信息重要性的平均。
按照加法法和平均法計算,所得結果有時一致,有時不一致。安德森後來的實驗證明,兩種方法分別適用於不同情況。例如,將甲乙兩人加以比較,甲有兩個高度積極特質,各為+4分,乙有4個高度積極特質,各為+4分。按加法法計算,甲得+8分,乙得+16分。對乙的印象比對甲的印象好。事實證明是這樣,按平均法計算,則甲乙各得+4分,印象一樣,這個例子有利於加法法。但是如果甲有兩個高度積極特質,各為+4分,乙有4個積極特質,其中兩個是高度積極特質,各為+4分,另外兩個是中等積極特質,各為+2分,那么按加法法計算,甲得+8分,乙得+12分,對乙的印象應比對甲的印象好。然而事實證明,加上兩個中等積極特質,印象不但未加強,反而減弱了。這個情況有利於平均法,因為按平均法計算,甲得+4分,乙得+3分,即
(4+4+2+2)÷4=3。
定勢作用
蘇聯心理學家A.A.包達列夫的實驗說明了定勢作用(見定勢)。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