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緣粄”是客家一種傳統習俗,每當嫁娶時男女雙方家裡都要蒸“人緣粄”,作為甜點饋贈親友,取義吉祥、團圓、人緣好。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人緣粄
- 寓意:吉祥、團圓、人緣好
“人緣粄”不僅外形養眼,而且口感好,製作起來也不複雜。先將糯米粉與粘米粉根據所需總量合理配比(若全部用糯米粉,揉成顆粒狀後容易粘連;若全部用粘米粉則太硬,成形後容易鬆散),放進盆中加入適量的水、白糖、紅曲粉後充分攪拌調均,再揉搓至不粘手時,捏成一個個小丸子,散放在平底的盤中蒸熟。當所有工序全部結束,必須待“人緣粄”完全冷卻後才可一顆顆揭下來,置於乾爽透氣的容器中,否則會因擠壓而變形,影響美觀。
根據我年少時在老家農村生活的記憶,女孩出嫁前一天是蒸“人緣粄”的最佳時機。一般由同族近親中尚未出閣的大姑娘或已婚的小媳婦負責這項工作。按祖傳規矩,整個工序準新娘是不能碰的。聽長輩說,把“人緣粄”染成紅色,分發給親朋好友品嘗,寓意女孩子融入新家庭後,會討人喜歡,並且能夠與男方親人、鄰居之間和睦相處,日子過得美滿幸福。
男方家蒸“人緣粄”也是娶親前一天完成。一般由自家姐妹或前來幫忙辦喜事的妯娌負責,準新郞也是不能染指的。結婚當天,女方的“人緣粄”與花生、桂圓、紅棗等食物裝在紅色的袋子裡,隨娘家置辦的簡單輕便嫁妝一起,由送親隊伍挑進新房,放置在婚床上。每當有親朋好友前來新房看熱鬧,藉機目睹新娘的風采時,媒婆或娘家送親的婦人就會抓一把“人緣粄”塞給對方,祈求新娘走向新生活有好人緣。來者不論是否喜歡吃,都必須欣然笑納,放進口袋帶回家,送給鄰里鄉親品嘗,目的是把美好的祝福延伸下去。
男方家蒸的“人緣粄”一部分放在接待客人的地方做點心,一部分在女方娘家人返程時,與其他禮品一起回贈給眾親戚作為手信。
在我們老家,不僅在辦男女婚嫁喜事時要蒸“人緣粄”。一些孩子因生來體弱多病,做父母的為了使其好養活,請算命先生挑個良辰吉日,將其過繼給人丁興旺的家庭,即“過房”。當天也會搞一個類似女孩出嫁的儀式,也要把“人緣粄”分發給雙方的親朋好友品嘗,共同為孩子的健康成長祈福。
雖然時代在變遷,農村,城裡,嫁娶的禮節不斷推陳出新,但在我們老家這種蒸“人緣粄”贈送給親友祈福的風俗依然保留著。它不僅是一種客家文化的傳承,亦是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