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成長》是瑪麗亞·蒙台梭利著,郭景皓 / 鄭 艷翻譯,中國發展出版社出版。蒙台梭利教育著重的是人格。而非某種教育方法。它是一種幫助人類獲得獨立,也是一種使人格擺脫傳統教育偏見和壓制的方法。
基本介紹
- 書名:人的成長
- 作者:瑪麗亞·蒙台梭利
- 譯者:郭景皓/鄭 艷
- ISBN:9787802343955
- 頁數:141
- 定價:20.00元
- 出版社:中國發展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2-5
- 裝幀:平裝
- 原作名:the formation of man
- 叢書: 蒙台梭利教育原著全譯本
內容介紹
作者介紹
作品目錄
The Formation Of Man
Contents 目錄
Part 1 偏見與星雲
引言
什麼是蒙台梭利方法?我們可以將“方法”理解為“為使人的個性獲得獨立而給予的幫助”,或“把人的個性從傳統教育偏見的壓迫中解救出來的一種手段”。
矛盾
什麼是蒙台梭利方法?
我們未曾真正認識的“人”
人的研究
我們的社會現狀
新教育的任務
Part 2 科學和教育中的偏見
兒童內在自然秩序的展現及其障礙
所有的這一切都十分清晰。在成長過程中,人的潛意識當中有一種內在的驅動力推動著人的成長,正是這種內在的驅動力促成每一個體的構建。
啟示與障礙
前例
兒童的心智形式
牧內美
紀律
秩序與良善
健康與偏態
成長的基礎
開闊心胸的教育
科學和教育中對兒童的偏見
世上所有家長的內心都有一種“潛意識的自衛機制”,整個社會也形成一種集體潛意識,一致遠離並壓抑兒童——這是為他好,是對他負責,甚至是為他犧牲。
文化的獲得
兒童的社會問題
奧姆比斯
星雲
我們可以假設存在某種語言的遺傳特質,它就像一團星雲,起初並沒有堅實的形態,似乎悄然無息,但若沒有它,任何語言都不可能有發展的機會。
人與動物
兒童的功能
心理胚胎
吸收性心智
適應
與世界接觸
結論
Part 3 世界範圍內的讀寫問題
最初的閱讀是按成人的偏見,即成人按照想像中兒童應循序克服困難而設定的:從短詞到長詞,從簡單音節到複合音節,等等。也就是說,在每一個階段,兒童面前都被設定了一些他們必須克服的障礙。實際上那些困難並不存在。
專制與掃盲
奴隸與兒童
讀寫是文化的基礎
書寫爆發
活動字母
寫前的預備
閱讀的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