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水和諧

人水和諧

“人”是社會、經濟活動的主體,“水”是人類賴以生存和發展的基礎性和戰略性自然資源。“和諧”是和睦協調之意。在英文中,“和諧”是“harmonious”,指“和諧的, 協調的, 和睦的”。

不同時期不同文獻中,對“人水和諧”的涵義有不同的認識和定義。有些強調人與水的地位問題,有些則強調生態與環境問題或者強調其是水文化的一部分等。

人水和諧的研究對象是人水系統,該系統能夠依靠自身水循環動力和經濟社會發展動力而演變。在明確人水和諧研究對象的基礎上,總結前人所述,左其亭等給出如下定義:人水和諧是指“人文系統與水系統相互協調的良性循環狀態,即在不斷改善水系統自我維持和更新能力的前提下,使水資源能夠為人類生存和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久遠的支撐和保障”。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人水和諧
  • 外文名:harmonious
  • :“和諧的, 協調的, 和睦的
  • 思想:水系統自身的健康得到不斷改善
思想,量化研究內容,

思想

人水和諧就是堅持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解決由於人口增加和經濟社會高速發展出現的洪澇災害、乾旱缺水、水土流失和水污染等水問題,使人和水的關係達到一個協調的狀態,使有限的水資源為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久遠的支撐,為構建和諧社會提供基本保障。
從人水和諧的概念可以看出,包含三方面的內容:
1)水系統自身的健康得到不斷改善;
2)人文系統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
3)水資源為人類發展提供保障,人類主動採取一些改善水系統健康,協調人和水關係的措施。
簡單來說,就是在觀念上,要牢固樹立人文系統與水系統和諧相處的思想;在思路上,要從單純的就水論水、就水治水向追求人文系統的發展與水系統的健康相結合的轉變;在行為上,要正確處理水資源保護與開發之間的關係。

量化研究內容

人水系統是水與社會、經濟、生態、環境等諸多要素相互作用、協同耦合而成的複合巨系統。對這個複雜的大系統如何進行定量分析和評價,是研究的重點。
從研究現狀來看,進行人水和諧量化理論及套用研究需要從以下幾方面著手:
(1)在對人水和諧定性分析的基礎上,需要進一步探討人水和諧的內涵、研究架構;
(2)需要開展人水和諧量化基礎理論研究和技術方法研究,為實現人水和諧提供重要支撐;
(3)需要開展人水和諧量化理論研究,包括量化指標、量化標準、量化方法;
(4)需要在理論研究的過程中,結合實際,開展套用研究。一方面,在實踐中不斷檢驗理論研究成果;另一方面,把理論成果套用並指導於實踐,推動人水和諧社會的建設。
因此,量化研究包括以下內容:1)量化準則。為了對複雜的人水系統進行綜合的分析評價,首先應該針對人水系統的組成和結構特點,濃縮人水和諧的思想,將人水和諧的內涵轉換成便於量化的準則;2)指標體系。在準則的框架下,建立一套指標體系來評價人水和諧程度;3)量化方法。需要採用明確的量化方法,根據評價指標,來綜合評估人水和諧程度;4)實例研究和推廣套用。需要在實踐中檢驗和發展提出的理論方法,使其更好的套用到實際工作中。
和諧的思想
儘管“和諧”一詞在很多地方被使用,但沒有形成統一的概念。在“中文百科”中對和諧這樣描述:“和諧是對立事物之間在一定的條件下、具體、動態、相對、辯證的統一,是不同事物之間相同相成、相輔相成、相反相成、互助合作、互利互惠、互促互補、共同發展的關係。這是辯證唯物主義和諧觀的基本觀點。”
本書作者曾提出如下定義:“和諧”(harmony)是為了達到“協調、一致、平衡、完整、適應”關係而採取的行動。特別需要說明的是,定義中所說的“一致”,並不是指思想觀點、宗教信仰、專業發展、技術水平等具體行為必須一致,而是指和諧目標一致。比如,宗教信仰可以自由,只要是為了“促進社會和諧,人類健康發展”目標,都應該認為是“一致”的,被允許的。
自然界中“對立與統一的辯證關係”是普遍存在的。其中,“和諧”的觀點是馬克思主義重要哲學思想的具體體現。辯證唯物主義和諧觀提倡人與自然和諧相處,倡導事物之間相互協調、相互適應、保持一致、平衡、完整的和諧關係。
和諧論的基本概念及蘊涵的哲學思想
作者把研究“和諧”行為的理論和方法體系稱為和諧論(harmony theory),並進一步定義“和諧論是研究多方參與者共同實現和諧行為的理論和方法”。和諧論具有廣泛的套用前景,是揭示自然界和諧關係的重要理論,蘊涵著辯證唯物主義哲學思想。
辯證唯物主義是馬克思主義的一種哲學理論,是把唯物主義和辯證法有機地統一起來的科學世界觀。以馬克思主義哲學的觀點,從人和自然界的關係出發,來考察作為這一關係的客體的自然界,作為這一關係中的主體的人的認識和實踐活動,以及作為這一關係的中介的科學與技術,便構成了自然辯證法的三部分研究對象。辯證唯物主義自然觀是馬克思主義關於自然界的本質及其發展規律的根本觀點,它旨在對自然界的存在方式、演化發展以及人和自然界的關係,作出唯物的、辯證的說明。辯證唯物主義科學技術方法論是人們對自己從事科學技術研究所運用的認識和實踐方法的哲學概括,是馬克思主義關於人類認識自然和改造自然的一般方法的理論,它旨在揭示科學技術研究是如何按照自然界和人類認識的客觀規律辯證地進行的。辯證唯物主義的科學技術觀是人們對科學技術的總體看法,是馬克思主義關於科學技術的本質及其發展規律的根本觀點,它旨在從人和自然界的關係來研究人的科學技術認識和實踐活動。
1)辯證唯物主義哲學思想特別關注人和自然界的唯物辯證關係,認為人和自然協調發展是必要的、可能的。馬克思早就指出:“人靠自然界生活。這就是說,自然界是人為了不致死亡而必須與之不斷交往的、人的身體。所謂人的肉體生活和精神生活與自然界相聯繫,也就等於說自然界同自身相聯繫,因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這段話非常明確地暗示了人與自然的整體性乃是人類存在的基本因素。因此,我們對自然規律的任何蔑視或忽略,對人和自然的協調的任何一種破壞,其結果都不可避免地要禍及於自身。
2)要樹立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觀念。人與自然之間的物質、能量和信息交換,應該由人來調節。因為,在人和自然的對象性關係中,人是主體;在人和自然構成的調控系統中,人是控制者。人和自然關係所造成的一系列問題,常常就是由於人這個調控者在觀念上的錯誤所造成的。比如,人類為了自身存在和發展的需要,盲目地、無節制地向自然界索取;片面地發展社會生產力而忽視自然生產力;單純追求短期行為的效果而不顧及可能造成的長遠影響,等等。因此,必須要樹立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觀念。如果沒有這種觀念上的進步,即使人類在實踐上繼續擁有先進的科學技術,也不會使其朝著協調人和自然的目標上去努力,相反地還會加劇環境惡化的趨勢。
3)要調整好社會關係,建立合理的社會制度,是人與自然和諧的基礎。人的社會關係不協調,必然會阻礙人與自然的協調發展。雖然我們強調人和自然的矛盾是由作為主體的人的活動引起的,但是人並非是單個的自然的人,而是結成一定社會關係的人,人的一切需求也都是社會的需求。只有在使社會不斷進步的道路上,才能真正找到實際解決人和自然協調發展的鑰匙。如何創造和諧自然?答案是:①人類應當正確看待人對自然的依存關係;②人類應科學地把握人對自然的改造能力;③人類應與自然和諧相處。
“和諧論”是辯證唯物主義哲學思想關於“人與自然協調發展”論斷的具體體現,蘊涵著重要的辯證唯物主義哲學思想。首先,我們應該認識到“和諧是處理人與人關係、人與自然關係的重要思路,是構建和諧社會、和諧社區、和諧團隊、和諧自然的重要保障和具體體現”;其次,要逐步樹立和諧的觀念,在思想意識形態上堅持和諧的理念;最後,人類應主動協調好人與人的關係,這是協調人與自然關係的基礎。
和諧論主要論點
縱觀以上和諧論的概念及分析舉例,可以總結出以下主要論點:
(1)和諧論提倡“以和為貴”的理念,來處理各種關係。和諧的思想是和諧論的基石。比如,對待家庭關係,主張建立和諧家庭;對待國際關係,主張建立和諧世界;對待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主張和諧相處;對待人與自然關係,主張人與自然和諧。
(2)和諧論提倡理性地認識各種關係中存在的矛盾和衝突,允許存在“差異”,提倡以和諧的態度來處理各種不和諧因素和問題。當然也不是對不和諧因素視而不見。既要看到和諧的主流,又要看到不和諧的存在。比如,在處理國際關係中,允許各國存在不同立場和觀點;在對待“香港問題”、“澳門問題”上,允許“一國兩制”;在對待“台灣問題”上,贊同“求同存異”的思想。
(3)和諧論堅持以人為本、全面、協調、可持續的科學發展觀,解決自然界和人類社會面臨的各種問題。比如,解決由於人口增加和經濟社會高速發展出現的洪澇災害、乾旱缺水、水土流失和水污染等水問題,使人和水的關係達到一種協調的狀態,使寶貴有限的水資源為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提供久遠的支撐,從而實現人水和諧。
(4)和諧論堅持辯證唯物主義哲學思想,關注人和自然界的辯證唯物關係,提倡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觀念,認為人和自然協調發展是必要的、可能的;主張人類應主動協調好人與人的關係,這是協調人與自然關係的基礎。例如,人水關係的調整特別是人水矛盾的解決主要是通過調整人類的行為來實現,需要調整好社會關係,合理分配不同地區、不同部門、不同用戶的用水量和排污量,既共享水資源又共同承擔保護水資源的責任。
(5)和諧論堅持系統的觀點,提倡採用系統論的理論方法來研究和諧關係問題。因為和諧關係一般比較複雜,至少涉及2個以上的參與者,達到和諧目標本身就是一個系統科學問題。比如,研究人水關係,必須將人和水納入各自的系統(人文系統與水系統)或人水大系統中進行研究,對人與水關係的研究不能就水論水,就人論人,要系統研究。
(6)和諧論是研究多種多樣關係的重要理論方法。自然界和人類社會包括各種各樣的關係,比如,人與人、人與單位、人與社區、單位與單位、社區與社區、地區與地區、人與自然、各種事物之間、生物與生物等等。如何處理這些關係以達到“和諧共處”,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諧論為揭示自然界和人類社會的和諧關係奠定了理論基礎,具有廣闊的套用前景。
和諧論五要素
為了科學合理表達和諧問題,定量描述和諧程度,需要搞清楚以下五個要素,簡稱“和諧論五要素(five essentialfactors of harmony theory)”。
(1)和諧參與者(harmony participator):
(2)和諧目標(harmony objective):
(3)和諧規則(harmony regulation):
(4)和諧因素(harmony factor):
(5)和諧行為(harmony action):
和諧度方程
為了定量表達和諧程度,作者提出了和諧度方程(function of harmony degree)。
某一單因素(F)和諧度方程定義為:
HDp=ai – bj
式中,HDp——某一因素F對應的和諧度(harmony degree),是表達和諧程度的指標,HDp∈[0,1]。HDp值越大(或越接近於1),和諧程度越高。
a, b——分別為統一度(unity degree)、分歧度(difference degree)。統一度a表示和諧參與者按照和諧規則具有“相同目標”所占的比重。分歧度b表示和諧參與者對照和諧規則和目標存在分歧情況所占的比重。a, b∈[0,1], 且a+ b ≤1(由於可能存在“既不統一也不分歧的情況”,即存在“棄權”現象,所以,a+ b<1。假如沒有棄權現象,則a+ b=1)。
i—和諧係數(harmonycoefficient),反映和諧目標的滿足程度,可依據和諧目標計算確定,i∈[0,1]。當完全滿足和諧目標時,i=1;當完全不滿足時,i=0;其他情況介於1和0之間。可以根據和諧目標滿足程度確定和諧係數曲線或函式。
j—不和諧係數(disharmonycoefficient),反映和諧參與者對存在分歧現象的重視程度,可以根據分歧度計算確定,j∈[0,1]。當完全反對時,j=1;當完全不反對時,j=0;其他情況介於1和0之間。可以根據分歧度確定不和諧係數曲線或函式,或者根據和諧參與者對存在分歧現象的重視程度給出不和諧係數。
當計算的HDp<0時,定義HDp=0,則HDp∈[0,1]。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