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之聲:何香凝美術館學術講座集粹1997-2007(上下)》
基本介紹
- 書名:《人文之聲:何香凝美術館學術講座集粹1997-2007(上下)》
- 又名:人文之聲
- 作者:何香凝美術館 編
- ISBN:9787536237803
- 頁數:694
- 定價:120.00元
- 出版社:嶺南美術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08-10
- 開本:16
主要內容,目錄,文化學,考古學,現當代藝術,精彩頁,
主要內容
90年代中國進入了所謂“經濟人時代”,它的直接的文化後果是:大眾文化全面取代精英文化,政治上的批判立場被迫在各種形式的犬儒主義面前投降,人文主義全面退潮,各種人文學科全面的技術化、專業化和壁壘化。中國當代藝術雖然隨著文化“全球化”過程展開了許多更為複雜的課題,如藝術與資本市場的關係、後殖民文化時代的處境與位置、現代主義語言方式與後現代主義、觀念主義語言的共生與矛盾,但由於缺乏與思想史其他前沿人文學科領域的深層聯繫,當代藝術已喪失了從巨觀和戰略性視野上把握自身發展的能力,除人文主義與國際身份、意義與語言、當代藝術的公共性、文化翻譯與文化誤讀等少數課題在思想學術上還保持著一定的前沿性外,90年代中國當代藝術幾乎沒有提出過其他有意義的重大學術命題,而大量策略性復敘西方當代藝術時尚與資訊的展覽、流派成為藝術主流,伶牙俐齒的策劃人代替了沉思默想的批評家,當代藝術也由一種人文性事業演變為一種博弈式的職業。而由於90年代西方當代藝術也正值人文主義的沉淪期,更加劇了中國當代藝術的去人文化傾向。人文主義的失聲不僅使中國當代藝術喪失了與中國其他前沿人文學科同步發展的機會,也使它喪失了獨立的思想品質和話語能力。
“何香凝美術館學術講座”的設定出於一個樸素的學術願望:希望通過邀請中國各人文學科的學者以公眾講座的形式,講授各領域的前沿課題,傳播對文化發展真正有效的知識,從巨觀角度恢復人文主義的聲音,從而使中國藝術界重建與中國其他人文領域的結構性聯繫,使中國當代藝術的發展建立在與當代思想和學術同步的厚重基石上。當然啟蒙大眾、傳播獨立思想、培養當代多維人格也是講座重要的社會動機,尤其在深圳這樣一個人的發展高度“經濟化”、“單面化”的城市中。
目錄
文化學
法國“新小說”及其周邊關係
關注海外華人文學
尼采和西方文論的發生
20世紀西方哲學中的語言轉向
那一盆兩千年的洗澡水——“蘇珊娜與長老”或裸女沐浴的原型及演變
大眾文化研究中的階級與性別
身體的雙重技術:權力和性
德國思想與中國現代文化
當代中國文學的生產機制和結構轉型
“埃爾金大理石”與文化財產的歸屬問題
當代中國性法律批判
從沈崇案看40年代中國青年知識分子的民族主義情緒
當代中國新紀錄運動
當今中國社會和社會問題
哲學家之死——悼念法國著名哲學家德希達的逝世
當代中國社會思潮
一個哲學家眼中的藝術——尼采論藝術
讀圖時代的文字悲歡
打撈記憶存亡繼絕
全球化時代的中國想像
中國村民影像計畫:村民自治
印痕:從歷史遺存到圖片記憶
關注海外華人文學
尼采和西方文論的發生
20世紀西方哲學中的語言轉向
那一盆兩千年的洗澡水——“蘇珊娜與長老”或裸女沐浴的原型及演變
大眾文化研究中的階級與性別
身體的雙重技術:權力和性
德國思想與中國現代文化
當代中國文學的生產機制和結構轉型
“埃爾金大理石”與文化財產的歸屬問題
當代中國性法律批判
從沈崇案看40年代中國青年知識分子的民族主義情緒
當代中國新紀錄運動
當今中國社會和社會問題
哲學家之死——悼念法國著名哲學家德希達的逝世
當代中國社會思潮
一個哲學家眼中的藝術——尼采論藝術
讀圖時代的文字悲歡
打撈記憶存亡繼絕
全球化時代的中國想像
中國村民影像計畫:村民自治
印痕:從歷史遺存到圖片記憶
考古學
漢唐帝陵的考古發現與研究
從考古學看中國古代文明的起源與早期發展
中國真的是世界遺產大國嗎?
中國古代事物起源的考古學探索及新進展
從考古學看中國古代文明的起源與早期發展
中國真的是世界遺產大國嗎?
中國古代事物起源的考古學探索及新進展
現當代藝術
藝術鑑賞與教育
精彩頁
文化學
法國“新小說”及其周邊關係
今天講座的題目是“法國‘新小說’及其周邊關係”。
我們先來談一篇文章,它有一個很奇怪的名字——《被歷史控制的文學——午夜出版社裡的新小說與阿爾及利亞戰爭》,作者是安娜·西莫南(Anne Simonin)。我們就從這裡來談一家先鋒出版社的文學出版策略。
事實上,“新小說”這個名稱被提出來之前,羅伯·格里耶(Alain Robbe.Grillet)的第二本小說已在午夜出版社出版了,並引起了很大的反響。文學批評家和作家喬治·巴塔耶(Georges Bataille),還有羅蘭·巴特(RolandBarthes),都對羅伯·格里耶極為讚賞。巴塔耶還推薦羅伯·格里耶獲得了?批評家獎”。在羅伯-格里耶之前,這個獎的獲得者是薩岡(Francoise Sagan)。大家應該知道薩岡的名字,她的小說《你好,憂愁》早就出了中文版。在羅伯-格里耶的這本《窺視者》出版並獲獎不久,另一位批評家埃米爾·昂里奧(Emile Henriot)寫了一篇文章,說這本小說不可理解、令人厭煩,認為它不屬於文學範疇,而是代表著傷風敗俗。反對把它評為“批評獎”。羅伯·格里耶相信昂里奧對他並沒有什麼惡意,只有一個原因促使他反對他:這個昂里奧學問太深了,讀巴爾扎克的東西太多了,對古典文學研究得太多,知道得太多;但是反過來,對現代的東西卻一概不知。所以我想,我們今天也會碰到類似的情況。如果有一個人強烈地反對你,首先就應當考察一下這個人的知識背景,看看是不是有什麼東西給他撐腰,比如說他覺得自己很有修養,文化底蘊很深,所以他會用各種既定的東西來說你。但是,你可以問他你對現當代的東西了解嗎?他說我不了解,說那是亂七八糟的東西,那么這就不用說了。對吧?羅伯·格里耶說昂里奧因為不太了解現在的問題,所以他在看別人作品的時候,也想像自己是在讀巴爾扎克的作品。
法國“新小說”及其周邊關係
今天講座的題目是“法國‘新小說’及其周邊關係”。
我們先來談一篇文章,它有一個很奇怪的名字——《被歷史控制的文學——午夜出版社裡的新小說與阿爾及利亞戰爭》,作者是安娜·西莫南(Anne Simonin)。我們就從這裡來談一家先鋒出版社的文學出版策略。
事實上,“新小說”這個名稱被提出來之前,羅伯·格里耶(Alain Robbe.Grillet)的第二本小說已在午夜出版社出版了,並引起了很大的反響。文學批評家和作家喬治·巴塔耶(Georges Bataille),還有羅蘭·巴特(RolandBarthes),都對羅伯·格里耶極為讚賞。巴塔耶還推薦羅伯·格里耶獲得了?批評家獎”。在羅伯-格里耶之前,這個獎的獲得者是薩岡(Francoise Sagan)。大家應該知道薩岡的名字,她的小說《你好,憂愁》早就出了中文版。在羅伯-格里耶的這本《窺視者》出版並獲獎不久,另一位批評家埃米爾·昂里奧(Emile Henriot)寫了一篇文章,說這本小說不可理解、令人厭煩,認為它不屬於文學範疇,而是代表著傷風敗俗。反對把它評為“批評獎”。羅伯·格里耶相信昂里奧對他並沒有什麼惡意,只有一個原因促使他反對他:這個昂里奧學問太深了,讀巴爾扎克的東西太多了,對古典文學研究得太多,知道得太多;但是反過來,對現代的東西卻一概不知。所以我想,我們今天也會碰到類似的情況。如果有一個人強烈地反對你,首先就應當考察一下這個人的知識背景,看看是不是有什麼東西給他撐腰,比如說他覺得自己很有修養,文化底蘊很深,所以他會用各種既定的東西來說你。但是,你可以問他你對現當代的東西了解嗎?他說我不了解,說那是亂七八糟的東西,那么這就不用說了。對吧?羅伯·格里耶說昂里奧因為不太了解現在的問題,所以他在看別人作品的時候,也想像自己是在讀巴爾扎克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