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火花

人性火花

《人性火花》是機械工業出版社2015年出版的社會學類書籍。作者是[美]傑羅姆・凱根(Jerome Kagan),譯者是何子靜。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 ,目錄,

內容簡介

20世紀上半葉,在美國大學受訓練的社會學家,對於人類本性的問題,會發現難以逃避一個歷史授予他們的假設。那個世紀初,大量來自貧窮和文盲家庭且生活於人口密集社區的兒童,在學校里表現很差,擾亂了社會和諧。對於這些事實,社會科學家偏好的解釋是強調經歷在製造狀況時的影響。對於心靈可塑性的這種不被質疑的信念,其實是還沒有被研究證明的想法,維持了人們的某種期望,即通過恰當的家庭教養以及在學校里由有責任心的老師進行恰當的指導,所有孩子都可能被轉變為有貢獻的公民。本書深入地探索了道德和情緒的概念,討論了一個在1984年還不那么凸顯但是現在很普遍的問題:兒童和青少年的精神疾病。
發展心理學領域偉大先驅、哈佛大學教授 傑羅姆·凱根 凝聚60年研究經驗
帶你探索兒童認知、運動、情緒、信念和道德等各方面發展歷程的波瀾起伏
我們在嬰兒期充滿著潛力,在一段短暫的時間裡,我們似乎面對著無窮多的發展道路。但是,隨著我們成為自己基因和經歷的獨特產物,我們就被限制於某些道路之上。然而——
什麼因素能夠解釋人們在技能、人格和價值觀上的差異?
個人經歷又是如何塑造我們與生俱來的秉性的?
在《人性火花》一書中,20世紀最有影響力的心理學家、哈佛大學教授傑羅姆·凱根,對個體、道德和文化的發展,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凱根對那些塑造人類心理的因素進行有說服力的分析,探索存在於生物和環境因素之間的張力。
他回顧人類發展科學在過去30年裡的主要進展,同時提出尖銳的評論,並做出重新整合。其中,他指出現代腦神經科學熱潮的缺陷,展示為什麼所謂的依戀理論是建立在對研究結果的誤解之上,並且質疑學界把兒童行為病態化的條件反射傾向。更重要的是,他提醒我們,一個生命,無論它如何受到生物和環境因素的影響,它仍然如同一個有待編織的花毯子,而並不是一個只得承受的固有結果。
《人性火花》一書深刻地探索了在人類發展過程中,什麼是跨文化普適的,什麼是個體獨有的。傑羅姆·凱根一生都在思考我們如何變成現在這個樣子,他將自己的發現和思考寫成了此書。
也許讀者是一位第一次當家長的媽媽,正希望知道自己、自己的基因以及整個世界將對孩子產生什麼影響;
也許讀者是一位渴望真正理解學生的教育者;
也許讀者只是帶著一顆好奇的心靈;……
無論如何,凱根既作為專家,也作為好友,向你提供真誠而科學的指導。

作者簡介

傑羅姆·凱根(Jerome Kagan)
哈佛大學榮譽退休教授,發展心理學領域偉大先驅。
他撰寫了包括《兒童的天性》在內的諸多著作。
他曾獲得威廉·詹姆斯獎,以及美國心理學會頒發的傑出科學家獎。
傑羅姆·凱根(Jerome Kagan) 其他著作
《心理學的幽靈》(Psychology’s Ghosts)
《氣質的天性》(The Temperamental Thread)
三種文化》(The Three Cultures)
《情緒是什麼?》(What Is Emotion?)
《三種有誘惑力的想法》(Three Seductive Ideas)
《第二年》(The Second Year)
《支持心靈的爭論》(An Argument for Mind)
《氣質的長影子》(The Long Shadow of Temperament)
《蓋倫的預言》(Galen’s Prophecy)
《兒童的天性》(The Nature of the Child)
《從出生到成熟》(Birth to Maturity)
何子靜
本科畢業於北京大學,隨後於美國著名高校——伊利諾伊大學攻讀心理學碩士和博士。
中山大學“百人計畫”引進人才,現為中山大學心理系副教授
已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基金、廣東省育苗工程基金、中大桐山基金等多項科研資助。精通英語,已在國際頂級刊物發表多篇論文,多次參加在美國加拿大日本匈牙利等地舉辦的專業會議,進行口頭研究報告。

目錄

前 言
第1章奠定基礎 / / 1
“成為人意味著什麼”,這個問題有兩種回答。一種回答是,我們智人中大部分成員都繼承了獨特的大腦和身體構造,能夠讓我們有潛力獲得一系列區別於其他任何動物的心理屬性。另一種回答是,這些心理屬性中的大多數,特別是多種多樣的才能、記憶力、信念、道德準則和情緒,一開始都像空空的容器那樣,等待著被填充。
第2章第一年 / / 29
儘管2011年出生的1.4億個嬰兒(大約每秒出生4個嬰兒)所擁有的基因組各有不同,但是在出生前,胎兒的大腦和身體的發育情況卻非常相似。大自然在嬰兒剛開始形成生理結構基礎的時候,強制性地控制各種生理髮育的細節;但一旦最初的生理框架構建好以後,大自然的生物控制就變得比較寬鬆。
第3章兒童早期 / / 65
人類嬰兒和黑猩猩幼仔在剛出生最初的4~6個月裡,表現出異常相似的行為。直到出生後的第二年,這兩個物種才開始產生真正意義上的區別。在人類嬰兒出生後的第12到第24個月,他們才逐漸萌生了人類特有的4個特徵:能聽、說一種抽象的語言,能推測他人的感受和想法,能明白抑制某種行為的意義,並能意識到自己的感受、意圖和行為。
第4章家庭與家庭之外的因素 / / 93
人類所共同擁有的屬性,是人們用相似的大腦,在遇到相似的人類、植物、動物和物品時,從中提取出相似的表征,所產生的不可避免的結果。雖然說把一個人跟另外一個人相區分的一些特徵來自生物性,但是大多數的特徵都是家長教養方式、與兄弟姐妹及同伴的交往經驗、文化環境以及歷史時代共同形成的結果。
第5章什麼被保留了—會保留多久 / / 137
在美國的某地,一位懷孕的準媽媽拿著一個播放著貝多芬交響曲錄音的iPod貼近自己的腹部,希望以此讓她未出生的孩子能夠對音樂有好的敏感度。另一位準媽媽讀著濟慈的一首詩,並認為她的孩子能夠聽到足夠的詞語,以使孩子在進入幼稚園時能領先於其他的小朋友。那些非常重視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和約翰·鮑比作品的家長們確信,最初期發展階段的事件,將以不同尋常的方式影響他們孩子的將來。
第6章道德的發展 / / 169
無論是過去的評論者還是現在的評論者們,在談起人類本性時,他們都一致認為符號語言和道德意識,是將我們人類和其他動物物種區分開來的兩個心理特性。儘管學者們已經在符號語言的一些重要特徵上達成了共識,但他們仍未能夠在道德這個特性上達成共識—雖然社會學家、哲學家、生物學家、電視脫口秀主持人、作家、政治家以及普通的市民們,每天都在毫無顧忌地使用“道德的”與“道德”這兩個詞。
第7章情緒及其發展 / / 209
一個人的語言描述,在當下是最流行的情緒測量方式。但是這種方式是有缺陷的,因為人們運用的詞語是他們對自己主觀感受的解釋,而不是對經歷的身體感覺的描述。這世界上的語言用於解釋感受的詞語,要比描述感覺的詞語多得多。
第8章精神疾病:一種現代流行病 / / 237
精神疾病這個概念是繼道德和情緒以後人類的第三個屬性。關於精神疾病的定義模糊的問題,並不簡單地局限於學術界內晦澀難懂的辯論。在2010年,每10個13~17歲的美國青少年中,就有7個描述自己的心境或者行為曾經符合某種精神疾病的診斷標準。雖然這些症狀大部分都並不嚴重,但是由於媒體的過分渲染,使得父母、專家和普羅大眾都憂心忡忡。
第9章新的確定性,舊的不確定性 / / 275
20世紀的科學發現幫助我們理解人類的本性,這本應會取悅一群對人類本性的話題感興趣的哲學家、小說家、詩人以及歷史學家。然而,實證研究為人文學者的粗略理論框架提供了一些重要的新細節。我們現在對於嬰兒先天生物學上的特徵有了更豐富的知識:我們知道了語言習得、道德觀念、意識以及推理能力的重要發展時期,也知道了氣質類型和生活經驗共同造成了個體間在人格和精神疾病症狀上的差異。我們有希望能夠開始承認,一種心理特性的顯現通常僅局限於某些特定的環境中。
附錄 / / 305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