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善惡淺說

《人性善惡淺說》是陳攖寧所著作品,出自於《陳攖寧卷(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人性善惡淺說
  • 作者:陳攖寧
  • 作品出處:陳攖寧卷(中國近代思想家文庫)
  • 創作年代:近代
作品原文,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昔者孟子主性善,荀子主性惡,各樹一幟,在理論上絕對不同,然皆能自圓其說。但後世儒者,大都崇孟而黜荀,以為荀子謂人性本惡,即無異乎教人為惡,斯不足以服荀子之心也!蓋孟子言性善,非聽其自善而已,乃欲吾人求得本性中一點天良,發揮而光大之,不使其埋沒於眾惡叢中而莫由自拔也。荀子言性惡,亦不是任其作惡而已,乃欲吾人警惕於性分內原藏有惡種子,凡一舉一動,不可絲毫放縱,必須盡力克制,則惡性日減,而善性日增矣。故孟荀二氏主張雖不同,而宗旨則同。孟子主先保存其善,而後惡自不生。荀子主先認識其惡,而後方能勉成其善。至其宗旨,皆不外乎勸人為善,固殊途而同歸也。或問:孟荀之宗旨相同,既已明了,然孟荀之學說,根本立於反對地位。如謂性善說為是,則性惡說為非。若性惡說為是,則性善說為非。二者如冰炭之不相容,將奈何?答曰:二者皆是也。試觀世間諸人,不論中國外國,不論黃種白種,有生來性格和平慈愛忠信廉潔者,亦有生來性情暴戾殘忍狡詐貪污者,前者性善,後者性惡,皆是先天帶來的種子所造成。善者生來就善,既未曾受教育所感化。惡者生來就惡,亦未必由習染所傳變。可知人人本性中,既有善種子,即有惡種子,不盡屬善種子,亦不盡屬惡種子。故極善之人,或不免偶起少許之惡念,惟賴當機撲滅,即不至於蔓延。極惡之人,或亦有偶發一時之善心,惟賴助長扶持,即不至於消失。蓋人性是複雜的,而非單純的,所以現此矛盾之象。譬彼太極圖中,包含陰陽二氣,周流循環,猶之人有善惡二性也。一部《易經》,其宗旨都是扶陽而抑陰,親君子而遠小人,亦猶孟荀二氏去惡揚善之苦衷也。當今之世,善人患少,惡人患多,凡讀書明達之士,務須體古哲之遺言,會易經之原理,振頹風而挽末俗,息邪說以正人心,將使性善者常保存其善,性惡者亦漸漸改而為善,則大亂可已,治安可期。余於此有厚望焉!
著者按:本篇所用性字,是普通的解釋,如性格、性情之類皆是,故有善惡可言。若儒家所謂窮理盡性、佛家所謂明心見性、道家所謂性命雙修,此等性字所代表的意義,皆至高至妙,超然象外,無善惡之可見,亦不能拿言語文字去形容他,必須學者親自做工夫,實地證驗,方可領悟。最奇怪者,就是現在所流行的新名詞,如性別、性交、性學、性史、性教育、性知識、性的饑渴、性的煩悶、性的追求等等,數不勝數,皆是專指男女肉體之關係而言,弄得社會一般青年學子,腦筋中除了雌雄二具以外,更無所謂性。吾恐將來字典上性字的意義,要大加改革,從新註解一番,方合於今後人類所需用。閱者諸君以為然否?
【注】:以上為原文部分內容。

作者簡介

陳攖寧(1880—1969)是中國近現代道教的代表人物,曾於民國時期在上海創辦《揚善半月刊》及《仙道月報》,極力提倡“仙學”,主張“將仙術從三教圈套中單提出來,扶助其自由獨立”。又編纂出版“翼化堂道學小叢書”與“女子道學小叢書”等,宣揚“仙學”修煉功夫,還曾創立“仙學院”並參與籌辦“上海市道教會”,試圖在組織上振興道教。1949年以後,陳攖寧曾擔任中國道教協會副會長兼秘書長、會長,創辦中國道教協會研究室、《道協會刊》(《中國道教》)、“道教徒進修班”(中國道教學院)等,為中國道教的發展做出了巨大貢獻。編者簡介郭武,1966年出生,畢業於北京大學哲學系、四川大學宗教學研究所、香港中文大學宗教研究系,哲學博士。現為四川大學道教與宗教文化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985工程”四川大學“宗教與社會研究創新基地”學術帶頭人,香港《弘道》季刊主編。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