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微結構科學與技術協同創新中心

人工微結構科學與技術協同創新中心由南京大學牽頭,聯合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復旦大學、浙江大學、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等機構於2012年9月10日正式成立,中心將針對後摩爾時代人類信息技術可持續發展的迫切需求,以新型微結構材料中的量子調控科學與技術為核心,推動信息載體和信息處理手段從經典到量子系統的演變,為新一代信息技術革命奠定材料和器件物理基礎,使中國成為相關核心技術的重要發源地。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人工微結構科學與技術協同創新中心
  • 牽頭大學:南京大學
  • 成立時間:2012年9月10日
  • 意義:使中國成為相關核心技術的發源地
中心簡介,學術團隊,牽頭高校,核心協同高校,主要參與單位,人員組成,聯合主任,領軍人物,創新平台,人工微結構製備與表征創新平台,人工帶隙與超構材料創新平台,微納光子學創新平台,關聯電子材料中的量子相變和調控創新平台,新型超導材料和非常規機制研究平台,介觀物理與器件創新平台,磁性納米結構與自旋電子學創新平台,微結構功能器件及系統設備創新平台,協同中心揭牌儀式,

中心簡介

當今世界正處於新科技革命的前夜,現代物質科學的研究正在從觀測時代進入調控時代,可按需設計、合成新的材料,形成新的物態。這是人類認識、利用物質世界的新的飛躍,其突破必將為能源、信息、材料等科學技術的發展開闢廣闊的空間。作為當代信息基礎的積體電路,已逼近物理極限。發展下一代信息載體,實現其全固態集成,是人類科技發展面臨的嚴峻挑戰。2006年國家發布了中長期科技規劃綱要,啟動了“量子調控”等重大科學研究計畫,將量子調控研究提升到國家層面。
在國家的不斷支持下,通過南京大學復旦大學浙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中科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以及其他一些兄弟單位的共同努力,我國科學家在該領域的研究已經處於國際前列。在後摩爾時代人類新一代信息技術探索過程中取得了不少重要突破。然而,在人工微結構科學的各重要研究方向,我國科學家的原始創新能力和在國際上的引領作用尚需進一步提高。在這一具有全局和長遠影響的可能發生重大科技革命的重要領域,我們迫切需要由緊跟走向引領,迫切需要建立起能夠承載起國家目標的世界級科學研究基地。
2010年9月,教育部985工程三期開始實施,南大、復旦、浙大、上交大、中科大學等校均開始了進一步建設發展的步伐。2010年9月27日,在南京大學985三期動員大會上,陳駿校長明確指出,“建立交叉融合的科技創新體系”是985工程下一階段的重要內容,並將建設項目分成發展型和改革型兩種類別,突出改革、促進發展,提出了進一步改革科教體制,實現交叉融合創新的決策。隨後,閔乃本院士等提出以量子調控為核心,聯合國內優勢力量組織聯合研究的構想,得到了校領導的積極回響。2011年初,南京大學閔乃本院士、邢定鈺院士與中科大侯建國院士、郭光燦院士等確定了成立聯合研究中心的具體想法,開始了多次磋商。4月18日,“清華大學—北京大學生命科學聯合中心”成立,特別是4月24日胡錦濤主席在清華大學校慶上關於“建立協同創新的戰略聯盟,促進資源共享”的講話,極大地激發了南大-科大開展協同研究的熱情。2011年5月12號,邢定鈺院士帶領南京大學科研骨幹8人,赴合肥與郭光燦院士等中科大團隊開始第一次正式聯合創新中心籌建研討。隨後於當日晚在南京召開由閔乃本院士主持的南大籌建組會議,明確了建設思想,特別提出以管理創新作為中心籌建的核心內容。2011年7月南京大學起草了“量子信息和材料聯合研究中心”申請初稿。兩校分別於7月、9月、11月、12月對此作了反覆研討、修改。2012年1月11日,教育部杜占元副部長、王延覺司長等視察南京大學,陸延青教授代表申報秘書組匯報了該中心具體的建設思路。根據部領導的具體指示,南京大學進一步明確了該協同創新中心的建設改革方向。隨後,隨著5月4日教育部2011計畫實施方案的頒布, “人工微結構科學與技術協同創新中心”的名稱正式確定,工作逐漸深入。在強強聯合、優勢互補的思想指導下,圍繞中心核心研究內容,復旦大學、浙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中科院合肥物質結構研究院先後加入。
“人工微結構科學與技術協同創新中心”是深刻領會胡錦濤總書記在清華大學百年校慶上的重要講話精神,落實教育部、財政部《高等學校創新能力提升計畫》(2011計畫)要求的一項重要舉措。按照“國家急需、世界一流”的要求,該中心將針對後摩爾時代人類信息技術可持續發展的迫切需求,以新型微結構材料中的量子調控科學與技術為核心,推動信息載體和信息處理手段從經典到量子系統的演變,為新一代信息技術革命奠定材料和器件物理基礎,使中國成為相關核心技術的重要發源地。協同創新中心計畫組成由12位院士領銜、300多名優秀科學家參加的研究隊伍,暫定由閔乃本擔任中心科學諮詢委員會主任,邢定鈺、張翔、張富春、龔新高擔任組建培育期主任。
中心建設目標針對國家需求和囯際科技前沿的目標,以新型微結構材料中的量子調控科學與技術為核心,通過若干一流研究集體的高效協同,基於物理、化學、材料、電子等學科的交叉,開展相關的基礎與套用基礎研究;引領學科發展,成為微結構科學與量子調控領域具有重要影響力的世界級科研中心、學術交流中心及人才培養基地;基於對微結構中電子、光子和準粒子運動的規律探索與性質調控,推動信息載體和調控手段從經典到量子的演變,為新一代科學技術革命奠定材料和器件物理基礎,使中國成為相關核心技術的重要發源地。

學術團隊

牽頭高校

南京大學

核心協同高校

由南京大學牽頭,聯合復旦大學、浙江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上海交通大學

主要參與單位

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 、華為技術有限公司

人員組成

協同創新中心由12位院士領銜、300多名優秀科學家參加的研究隊伍,由閔乃本擔任中心科學諮詢委員會主任,邢定鈺、龔新高、張富春、張翔擔任組建培育期主任。陳駿向閔乃本和中心主任代表頒發了聘書。

聯合主任

邢定鈺,南京大學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現任南京微結構國家實驗室主任, 固體微結構物理國家重點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中國物理學會凝聚態理論和統計物理專業委員會主任,兼任“物理學報”和“Chinese Physics B”的副主編,以及“European Physical Journal B”等學術期刋編委。長期從事凝聚態物理的研究,在自旋和量子輸運理論、磁性納米結構和低維物理、超導和關聯電子理論等方面做出系列有創新意義的工作。已發表SCI學術論文三百多篇,包括在美國的“Physical Review”系列期刋上130多篇。作為第一獲獎人曾獲國家自然科學獎二等獎一項和省部級科技進步獎一等獎二項。
龔新高,復旦大學教授,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國家科技部重大科學研究計畫首席科學家。美國物理學會會士(APS Fellow)。2009年起任物質計算科學教育部重點實驗室主任,現任計算材料學學會副主任委員兼理事長、中國材料研究學會理事、中國表面物理專業委員會理事,任國際計算物理和計算材料科學、亞洲電子結構計算、亞洲計算材料等系列國際會議的組委會成員。主要從事計算凝聚態物理的理論方法的發展及其套用;長期從事納米顆粒、表面和界面的計算研究;從理論計算出發按目標要求設計半導體多元合金。在美國物理評論快報、美國化學會志、德國套用化學等雜誌上發表論文190餘篇,被引用達三千多次。曾經獲得中國科學院青年科學家獎、中央六部委頒發的留學回國人員成就獎等榮譽,關於納米顆粒的相關方面工作獲得上海市科學技術獎(自然科學)一等獎(2009)。
張富春,浙江大學“千人計畫”入選者。現為香港大學物理系主任、講座教授。張富春教授長期從事凝聚態物理理論的研究,在高溫超導與重費米子等領域具有卓越的貢獻,導出的高溫超導銅氧化合物的數學模型已成為國際上研究高溫超導時廣泛採用的微觀哈米頓量;在分數量子霍耳方面的研究中所預言的2/5填充時的量子相變也已被實驗所驗證;同時他還是研究Kondo和重費米子問題之大N展開方法的創始人之一,該方法已成為研究強關聯的標準方法之一;1996年,稀土氫化物的光學開關特性被發現後,他率先建立了解釋該現象的理論,並也被後來的進一步實驗所證實。由於他出色的學術成就,張富春教授1999年被評為美國物理學會Fellow, 2002被美國Cincinnati 大學授予校級傑出教授。他還被中國科學院評為海外知名學者。
張翔,南京大學著名校友,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UC Berkeley)Ernest S. Kuh講席教授、美國國家納米科學與工程研究中心主任、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是美國物理協會、美國光學協會、美國前沿科學協會和國際光學工程協會會士。已在包括Science、 Nature及Physical Review Letters等世界頂級期刊發表文章180餘篇。研究課題光學超材料被時代雜誌評為“2008年十大科學發現”。 他主持研製的隱形材料技術,將人類製做隱身衣實現真正隱身的夢想變為可能,被美國《時代》雜誌列入2008年十大科學發現。曾獲得美國國家科學基金事業獎、國際製造工藝協會 Dell K. Allen傑出青年工程師獎、美國海軍研究部青年研究者獎以及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Rohsenow Lecturer。

領軍人物

馮端院士(南大) 王亞寧院士(南大) 閔乃本院士(南大) 游效曾院士(南大)
鄭有抖院士(南大) 龔昌德院士(南大)張裕恆院士 (中科大)邢定鈺院士(南大)
祝世寧院士(南大) 王廣厚院士(南大) 張翔院士 (南大校友,美國工程院院士)

創新平台

人工微結構製備與表征創新平台

平台主任:
主任:陳延峰 副主任:田明亮
研究組:
  1. 人工帶隙材料的製備和表征研究組(PI:陳延峰)
  2. 強磁場下材料表征與輸運特性研究組(PI:田明亮)
  3. 微結構電子顯微物理研究組(PI:潘曉晴)
  4. 掃描探針與力學譜表征研究組(PI:呂笑梅)
  5. 納米分子材料的結構組裝和物理特性研究組(PI:王煒)

人工帶隙與超構材料創新平台

  1. 平台主任:
  2. 主任:祝世寧 副主任:程建春
  3. 研究組:
  4. 介電超晶格研究組(PI:祝世寧)
  5. 表面等離激元學研究組(PI:周磊)
  6. 聲子晶體和聲超構材料研究組(PI:程建春)
  7. 光學超構材料研究組(PI:劉輝)

微納光子學創新平台

平台主任:
主任:資 劍 副主任:王振林
研究組:
  1. 光子功能微結構材料研究組(PI:朱永元)
  2. 光子晶體研究組(PI:王振林)
  3. 亞波長光子學研究組(PI:彭茹雯)

關聯電子材料中的量子相變和調控創新平台

  1. 平台主任:
  2. 主任:張富春 副主任:李建新
  3. 研究組:
  4. 關聯電子體系中的演生相與量子相變研究組(PI:袁輝球)
  5. 新型硫磷族化合物中量子行為研究組(PI:方明虎)
  6. 關聯電子材料磁電耦合規律探索與調控(PI:李曉光)
  7. 多鐵性及其相關物理研究組(PI:劉俊明)
  8. 關聯電子體系的超導機理與物理性質理論研究組(PI:王強華)

新型超導材料和非常規機制研究平台

平台主任:
主任:邢定鈺 副主任:陳仙輝
研究組:
  1. 尺寸受限超導體系在強磁場下的量子行為研究組(PI:張裕恆)
  2. 新型超導材料探索及其電磁特性研究組(PI:陳仙輝)
  3. 新型高溫超導體探索和非常規機理研究組(PI:聞海虎)
  4. 超導材料的電子與磁結構及其激發特性研究組(PI:封東來)
  5. 過渡金屬化合物中的量子現象研究組(PI:許祝安)
  6. 表面和界面調控的超導電性及其機理研究組(PI:賈金鋒)

介觀物理與器件創新平台

平台主任:
主任:劉 熒 副主任:王伯根
研究組:
  1. 關聯電子材料的維度效應研究組(PI:劉熒)
  2. 電荷與自旋輸運理論研究組(PI:盛利)
  3. 微納結構材料的拉曼光譜研究組(PI:吳興龍)
  4. 原子團簇物理及其調控研究組(王廣厚)
  5. 介觀結構的性能模擬和器件設計(PI:龔新高)
  6. 磁性分子自旋電子學研究組(PI:左景林)

磁性納米結構與自旋電子學創新平台

平台主任:
主任:沈 健 副主任:施毅
研究組:
  1. 顆粒膜及其自旋調控研究組(PI:都有為)
  2. 低維自旋體系的量子調控研究組(PI:章維益)
  3. 低維物理和自旋電子學研究組(PI:金曉峰)
  4. 二維材料輸運性質研究組(PI:徐永兵)
  5. 有機材料自旋輸運和光電特性研究組(PI:侯曉遠)

微結構功能器件及系統設備創新平台

平台主任:
主任:陸延青 副主任:吳迪
研究組:
1微波光子及光電集成技術研究組(PI:陳向飛)
2 寬禁帶半導體器件研究組(PI:陸海)
3 光催化能源材料及器件研究組(PI:鄒志剛)
4 氧化物憶阻器件研究組(PI:劉治國)
5 新能源技術與套用研究組(PI:沈文忠)

協同中心揭牌儀式

由南京大學、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復旦大學、浙江大學、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在南京聯合舉行“人工微結構與量子調控協同創新中心” 組建培育啟動儀式。省政府曹衛星副省長、省教育廳沈健廳長、教育部科技司雷朝滋副司長、閔乃本、邢定鈺、游效曾、鄭有炓、吳培亨、祝世寧等兩院院士及各協同單位的有關領導出席啟動揭牌儀式。各協同單位代表共同簽署了培育組建協定,曹衛星副省長、沈健廳長、陳駿校長、閔乃本院士共同為中心揭牌。
曹衛星副省長代表江蘇省人民政府對協同創新中心的成立表示熱烈祝賀,他指出,5所高校院所的專家學者強強聯合具有重要意義,省政府將積極關心、大力支持協同創新中心的建設,努力為協同創新中心的各項改革創造良好條件。教育部雷朝滋副司長代表教育部祝賀中心的培育組建,他希望各協同單位要充分認識和理解“高等學校創新能力提升計畫”的核心內涵,準確把握機制體制的創新要求,為創新驅動發展和創新型國家建設作出新貢獻。南京大學陳駿校長希望中心在機制體制上不斷探索,推動各方積極協作,進而產出原創性重大科研成果,他表示南京大學將全力支持中心的各項工作,為中心建設發展創造良好條件。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