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座古墓被發現時墓頂已經被毀。古墓墓長約15米,寬約9米,面積130多平方米,超過著名的廣州象崗山南越王墓。古墓墓室被60厘米×60厘米的方木嚴嚴實實地包裹起來。據推測,方木木質可能是杉木。考古人員說,現在墓主棺槨已經發現,但沒有打開,墓主身份尚無法判斷。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人字頂木槨墓
- 地理位置:廣州市越秀區農林下路
這座古墓被發現時墓頂已經被毀。古墓墓長約15米,寬約9米,面積130多平方米,超過著名的廣州象崗山南越王墓。古墓墓室被60厘米×60厘米的方木嚴嚴實實地包裹起來。據推測,方木木質可能是杉木。考古人員說,現在墓主棺槨已經發現,但沒有打開,墓主身份尚無法判斷。
這座古墓被發現時墓頂已經被毀。古墓墓長約15米,寬約9米,面積130多平方米,超過著名的廣州象崗山南越王墓。古墓墓室被60厘米×60厘米的方木嚴嚴實實地包裹起來。據推測,方木木質可能是杉木。考古人員說,現在墓主棺槨已經發...
其中空心磚墓的墓頂大致經歷了由無頂(或木頂)到空心磚砌築的平頂——人字頂——屋脊頂之類的發展演變;小磚墓最初也是無頂(或木頂)結構,到後來才出現了券頂、穹窿頂等不同的墓頂結構形式;石構墓葬常見的墓頂結構除類似空心磚墓或木槨墓的平頂、小磚墓的券頂或穹窿頂之外,還有獨特的(抹角)疊澀頂、...
木槨墓為帶有墓道的長方形豎穴土坑,木槨用大圓木一劈兩開,平面向內,皮面向外,緊貼土坑四壁堆壘成框架,底用橫板鋪墊,蓋用橫板棚蓋。內置一箱式木棺,棺內葬1人,骨架凌亂,系遷入墓葬。隨葬物品有陶罐、陶壺、陶灶及五銖錢等。磚室墓有6座為單室墓,一座帶有側室,都是拱形券頂,墓底用條磚鋪成人字形,墓壁平鋪...
後室東西兩壁皆有石柱,柱下有礎。整個墓的結構嚴密合理,至今仍極穩固。根據出土文物推斷,此墓大致築於東漢晚期。我市歷年出土的漢墓大多是西漢中晚期的木槨墓和早期的漢畫像石墓,這種磚石結構的東漢晚期墓,在我市還是首次發現,對研究古代墓葬形制有重要參考價值。1982年公布為連雲港市第一批文物保護單位。
初步考證系西漢廣陵王劉胥夫婦同塋異穴合葬墓。漢墓出土了大量文物,其中有玉器、銅器、漆器、陶器、木傭、車等器物。出土的隨葬品中的漆器、木雕製作非常精美,特別是漆塌、木履和成套的浴具為漢代考古少見。因保存最完好而轟動海內外,《新華日報》、《人民日報》曾作了專門報導。已出土四座西漢石坑木槨墓,其中一...
江蘇揚州漢陵苑,又名漢廣陵王墓博物館,地處揚州瘦西湖蜀岡風景名勝區東部,占地33000平方米,本館地形起伏、林木蔥鬱、建築渾厚,是一座融文物與園林為一體,反映揚州漢代文化、經濟的人文景觀。苑中展出了西漢第一代廣陵王劉胥及王后的墓葬,屬帝王級的“黃腸題湊”式木槨墓,規模宏大,結構嚴謹,是全國罕見的...
1975年北京近郊發掘周初(約西元前1120年)木槨墓,出土青銅兵器中,有「戟」九支,證明了:「戟」這種中國特有的兵器,至少已有三千年以上的歷史。周代大戟的出土,說明在周時已廣為使用。古籍所載「棘」即「戟」。《左傳·隱公十一年》:「潁考叔挾以走,子都拔棘以逐之。杜預註:「棘,戟也。」戟又為...
該處漢墓多位於各山崗之南坡,以東漢墓為多,墓之類型有土坑、木槨和磚室墓三種,而以後者居多。簡介 土坑墓多是長方形豎穴墓,底部為平面或加二層台,小者長近3米、寬約2米,大者長6~6.5米、寬3.5~3.8米不等。木槨墓亦為長方形豎穴墓,墓底有二層台,但木槨多腐朽無存,大者長6.5~7米,寬3...
木槨墓,室內常見青膏泥封填,形制規整,榫卯相接,槨內多分箱;陪葬品數量和種類豐富多樣,包括銅器、鐵器、陶器、漆木器等。城壩遺址內發現過戰國土坑墓、東漢磚室墓多處,並發現素麵石館三口。墓室一般為寶券頂,也有多寶券頂。墓壁幾何紋圖案磚居多,墓頂用櫻形磚作拱,墓底有鋪地磚。墓中出土不少銅鍅...
截至2023年12月,東莞市博物館現有館藏文物近2萬件,其中珍貴文物1083件(套),類別豐富,特色鮮明。代表性藏品包括西漢木槨墓、南漢鎮象塔(石經幢)、元代資福寺大銅鐘、明代白釉貼花梅瓶、居廉居巢畫作以及故宮調撥文物等。2009年5月,東莞市博物館被評為國家二級博物館,是“東莞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東莞市...
1、新城戰國墓---位於遼陽市東太子河區新城村後金城山崗上,1983年窯場取土發現。墓主為遼東郡屬下的官吏,這種戰國木槨墓葬,在東北地區為首次發現。2、東明王墓---(漢)《全遼志》雲在遼陽東三十里,按通志考朱蒙為東明王,韓國小史載東明王為高句麗始祖,卒於王莽天鳳五年。3、張行願墓---(金)在城東...
這種葬俗流行於連雲港地區西漢中晚期稍有規模的木槨墓。槨室東西長3.2米、南北寬2.26米。兩棺東西向並列。北側男棺稍大,長2.28米、寬0.76米、高0.73米,頭向110”。南側女棺略小,長2.19米、前寬0.74米、尾寬0.73米、高0.71米。槨外西部為足廂,依槨壁而設,三面用厚0.08米的木板拼成,內長...
其中西漢中期的北京大葆台漢墓1號墓,是用15000多根柏木椽疊壘成的宏大題湊,高達3米,直抵墓室頂部,其內設有迴廊及前後室,為黃腸題湊的成熟形式。第二種磚石地宮:從漢代開始,普遍採用磚石築墓室,木槨墓室逐漸被取代。這是中國古代墓制度的一次劃時代的大變化。這種變化主要是從西漢中期才開始的,然後普及到...
“黃腸題湊”皆發現於豎穴木槨墓中。例如,長沙象鼻嘴1號墓、北京大葆台1號墓等都使用了黃腸題湊。“黃腸題湊”指西漢帝王陵寢槨室四周用柏木枋堆壘成的框形結構。棺槨周圍用木頭壘起一圈牆,上面蓋上頂板,就像一間房子似的,外面還有便房。天子以下的諸侯、大夫、士也可用題湊。但一般不能用柏木,而用松木...
墓的形制 從構築分主要有兩種形式。一種是在地面挖出長方形豎穴土坑作為墓室,稱土坑墓;再在坑底用木板構築木壁墓室,稱木槨墓;用空心磚或小磚或石板(塊)砌築墓室,則分別稱為空心磚墓、磚室墓、石室墓。一種是在豎穴土坑底部的一端或一側掏出橫穴作為墓室,稱土洞墓或洞室墓。另有在山上鑿洞建造的,稱作...
從先秦及西漢的棺槨制度考察,使用“黃腸題湊”的大型木槨是當時天子的特權。自命功勞大過三皇五帝的秦始皇不可能放棄“黃腸題湊”的木槨而改用其它棺槨。謎團七 地宮有沒有空間 當前考古勘探表明,秦陵地宮為豎穴式。墓內可能有“黃腸題湊”的大型木槨。如果是豎穴木槨墓,墓道及木槨上部都以夯土密封。這樣一來,...
其中一、二號墓為一組帶斜坡墓道並穴排列的土坑木槨墓,尤為特別的是在一號墓內發現了目前我國時代最早、保存最好、面積最大的荒帷。同荒帷相伴的其他飾棺、束棺和下棺等遺物痕跡也在精細的發掘中一一清理出來,應該說創造了發掘單座商周墓葬清理細、獲取信息多的一個範例。荒帷即當時的棺罩,位置在棺槨之間,槨...
大型木槨墓室是殷代開始一直到西漢時期墓室的特點。早期為井傒式結構,即用大木縱橫交搭構成。到西漢時又出現用大木枋密排構成的“黃腸題湊”形式,形成木構墓室的高潮,漢代一些王墓即屬此制。磚築墓室是墓室結構的重要形式,反映出早期磚結構技術的發展水平 。磚築墓室分為空心磚砌築和型磚砌築兩類。空心磚...
墓結構技術亦大有進步,防水防霧,且出現空心磚墓,磚穹窿,取代了木槨墓。墓的平面布局受住宅建築影響而漸趨複雜。秦漢建築技藝 漢代是中國古代建築的第一個高峰。此時高台建築減少,多屋樓閣大量增加,庭院式的布局已基本定型,並和當時的政治、經濟、宗法、禮制等制度密切結合,足以滿足社會多方面的需要——中國建築...
各墓出土的帶銘文漆器達57件,多數有紀年,上自西漢始元二年(前85),下到東漢永元十四年(102),所出銅鏡的形制、紋飾也表明這些木槨墓的年代基本上屬於這個時期。另外,漆器的銘文中還有廣漢郡或蜀郡等字樣,表明了它們的出產地點。磚室墓為穹窿頂,有單室和雙室之分,後者前室兩側往往附有耳室。墓室內一般容納...
1971年望牛嶺西漢晚期土坑多室木槨墓,墓主估計屬當時“九真郡”郡守級官員。其封土堆底部直徑40米,高5米。墓坑平面呈“乾”字形,墓向南偏西40度。由最初的以土坑木槨為主體,僅以磚切封門牆,一直演化為墓壁與底困磚頂用木料的形式。最後完全轉變為東漢時期滸的磚寶墓。合浦漢墓的墓磚一般部拍印幾何形...
墓葬從葬俗上可分為屍體葬和骨灰葬兩種;就墓葬形制結構而言,又可分為磚室墓、石板木槨墓、土坑豎穴墓三種。均使用木質葬具裝放屍體或骨灰。磚室墓都有石砌塋牆,且墓面積均較大。這類墓均有隨葬品。M64,位於墓塋24的中部方向355°。由墓室、墓門、墓道三部分組成。墓道呈斜坡式階梯狀,長約8.5米、寬1....
北京近郊發掘周初(約西元前1120年)木槨墓,出土青銅兵器中,有“戟”九支,證明了“戟”這種中國特有的兵器,至少已有三千年以上的歷史。1974年 在陝西臨潼秦始皇陵的秦俑從葬坑中,出土了大批的兵器,有秦弓、鏃、矛、戈、鉞、吳鉤等。就是兩千兩百年前,秦代軍隊武器裝備的再現。戈、矛、戟這三種兵器,都安...
該墓葬屬於“甲”字形大型木槨墓,封土直徑約150米。從墓室結構初步判斷,墓葬年代屬於西漢晚期。該墓是山東發掘的規模最大的木槨墓葬。2013年4月,山東省定陶靈聖湖漢墓入選被稱為“文物界奧斯卡”的2012年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評選。著名人物 冉耕:字伯牛,生於陶(今定陶),春秋時期著名學者、孔子門徒。為人質樸,...
5、四川成都老官山西漢木槨墓 成都考古所和荊州文保中心對金牛區老官山一處西漢墓地進行搶救發掘,出土50餘支木牘和4件竹木製織機模型、920餘支竹簡及人體經穴漆人像等。織機模型填補了絲綢紡織技術研究空白,出土醫簡是繼馬王堆之後數量最多、規模最大的醫簡醫學文物。6、河南洛陽新安漢函谷關遺址 2012年6月至2013...
東歐森林地帶有法季揚諾沃文化、豎穴墓文化和木槨墓文化,義大利北部的泰拉馬拉文化於公元前1700年進入青銅時代,公元前1400年達到鼎盛期。居址內多有乾欄式房屋區。南部是亞平寧文化,在公元前第1千年初為鐵器文化所代替。英國和德國境內的青銅文化,都是以農業為特徵,種植穀物、飼養家畜,遺留下有複雜建築的大量墓地。...
全國發現的黃腸題湊墓僅14座(在江蘇,這是繼揚州天山漢墓以後第二次發現黃腸題湊),全國發現的金縷玉衣僅8套,全國發現的玉棺僅2具。這些漢代大墓的墓主皆為西漢諸侯王或王后,因此,大雲山1號墓、2號墓的主人必定是西漢早期地位十分顯赫的人物。大雲山1號墓是一處漢代大型豎穴岩坑木槨墓,墓室南北長35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