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害學史
早在1904年,美國Van Hook報導西洋參上發生由
鐮孢菌浸染引起的根腐病。以後相繼在日本和朝鮮有發生報導。俄羅斯遠東地區種植的人參上發生人參根腐病也較重。中國於1963年由周宗璜首次報導人參根腐病,此後陳學盛等(1964)、戚佩坤等(1966)、陳金堂等(1985)、王麗華等(1986)、馬風茹(1988)、朱桂香等(1990)、高書硯等(1990、1992)相繼報導。
韓國的Soon和Yong(1992)報導,人參苗期根病的莖基腐病主要發生於新栽參園,人參根腐病多發生於老參園。從病株上分離頻率最高的是腐霉屬真菌,其次是鐮孢菌。主要有畸雌腐霉、刺腐霉、終極腐霉和野生腐霉,而群結腐莓和瓜果腐霉分離頻率很低。從根圍土壤中分離到的優勢菌種是野生腐霉,其次是刺腐霉、畸雌腐霉和終極腐霉。而下位腐霉、刺器腐霉和纏器腐霉僅在參根周圍土壤中分離到。致病性測定結果,終極腐霉和畸雌腐霉對參苗致病性最強,3-5年生人參受終極腐霉浸染髮病後,可引起大面積發生人參根腐病和人參莖腐病。
病原特徵
人參根腐病病原為
腐皮鐮刀菌(學名:
Fusarium solani (Mart.) App. et Wollenw.)。病菌在PSA培養基上氣生菌絲薄絨狀,白色至淺灰色,間有土黃色的分生孢子座。在米飯培養基上氣生菌絲白色、淺灰色至淡咖啡色。在氣生菌絲上長出的產孢細胞為長筒形的單瓶梗,內壁芽生一瓶梗式(eb-ph)產孢。在
分生孢子座上可成簇產生多分枝,長短不一。小型分生孢子數量多,卵形或腎形,大小為(8-16)微米×(2.5-4)微米。
大型分生孢子鐮刀形,兩端較鈍,頂孢稍彎,基部有腳孢,整個
孢子形態短而胖。孢子有2-8個隔膜,多數3-5個隔膜。1-2個隔膜的孢子大小為(10-41.4)微米×(2.5-4.9)微米;3-4個隔膜的大小為(23.1-57.8)微米×(3-6)微米;5-6個隔膜的大小為(31.4-70)微米×(3.4-6.6)微米;7-8個隔膜的大小為(42.9-74.3)微米×(3.4-7)微米。
厚垣孢子多球形,在
菌絲及孢子頂端或中間單生、對生或數個串生,直徑6-10微米。
有性階段是紅球叢赤殼菌(學名:
Nectria haematococca Berk. et Br.),子囊殼橘黃色,近圓形,分散或2-3個聚生於基質表面。
子囊殼直徑100-210微米。子囊棍棒形,內有8個
子囊孢子,橢圓形,無色,有1個橫隔膜,分隔處縊縮大小為(9.3-15)微米×(6-8)微米。
此外,據俄羅斯報導,引起人參幼苗和參根根腐病的病原菌尚有:接骨木鐮孢小孢變種、馬特鐮孢小孢變種、擬枝孢鐮孢小孢變種。
為害症狀
人參根腐病主要為害人參根部。一般3年生以上的人參被害較重。參苗發病時,根和地下莖呈紅褐色,表現立枯症狀,最後萎蔫枯死。隨著參齡增長發病癒重。根部病斑褐色,軟腐狀,邊緣清晰,圓形至不規則形,由小到大,數個聯合,最後使整個參根軟腐。用手擠壓病斑,有糊狀物出,具濃重的刺激性氣味。病情嚴重時,整個參根組織解體,只剩下參根表皮的空殼。葉片受害,邊緣變黃,並微徵向上捲曲,葉片上出現棕黃色或紅色斑點,呈不規則狀。嚴重時,全葉片呈現紫紅色,最後葉片萎。萎由可恢復性發展為不可恢復性。
侵染循環
病菌以菌絲體和厚垣孢子的形態越冬,可在土壤中存活3年以上,通過流水以及帶菌堆肥傳播蔓延。病原主要從傷口侵入人參根部,病部產生新的病菌進行再浸染,擴大侵害。
流行規律
土壤中的線蟲為害常加重人參根腐病的發生。除冬季人參根腐病停止發生外,從春到秋不停地發病,但病情發展緩慢,不會突然暴發。4年生以上人參發病多,2年、3年生則甚少發病。在7-9月份遇連雨天氣或暴雨後,田間積水,氣溫升高,則病情加重並迅速蔓延。常造成參根腐爛,參苗成片死亡。
防治方法
農業防治
化學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