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乳成分:存在形式、含量、功能、檢測方法

人乳成分:存在形式、含量、功能、檢測方法

《人乳成分:存在形式、含量、功能、檢測方法》是2016年5月由化學工業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蔭士安。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人乳成分:存在形式、含量、功能、檢測方法
  • 作者:蔭士安
  • 出版社:化學工業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6年5月
  • 開本:A4 880×1230 1/16
  • 裝幀:精裝
  • ISBN:978-7-122-26018-5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本書是目前唯一可利用的較全面的人乳成分中文出版物,系統綜述了近半個世紀以來已發表的母乳成分方面的國內外相關研究;總結了母乳餵養的歷史發展進程,突出了母乳成分、存在形式、功能、含量、檢測方法以及相關研究的進展,除了人們關注最多的營養成分和免疫成分的內容外,還有專門章節介紹了人乳中微生物的來源與作用、環境污染物,母乳樣品的收集、保存與處理,泌乳量的估計方法以及我國有關母乳成分數據方面的研究和進展等;較全面地反映了現代分析方法獲得的可靠的可利用數據。
本書適合關注或需要母乳成分數據方面的學者,包括涉及人乳和哺乳的營養學者、婦幼營養保健人員、乳品科學家以及嬰幼兒配方食品研發技術人員等參考。

圖書目錄

第一篇母乳餵養
第一章人類母乳餵養的歷史與發展002
第一節人類與其他哺乳動物的哺乳區別002
一、乳腺的進化002
二、不同哺乳動物的哺乳相關特徵比較003
第二節人類不同歷史時期的母乳餵養004
一、工業化革命之前004
二、文藝復興與工業化革命時期005
三、近百年來母乳餵養的變遷005
第三節奶瓶餵養的變遷過程007
一、嬰兒配方食品(奶粉)007
二、奶瓶009
三、奶嘴009
四、嬰兒配方食品對母乳餵養率的影響009
第四節倡導、鼓勵、推廣母乳餵養010
一、政府主導的推動母乳餵養010
二、重視世界母乳餵養宣傳周的宣傳010
三、全社會營造母乳餵養的氛圍010
四、加強人乳成分研究,尤其初乳,建立我國人乳成分資料庫011
五、加強對嬰兒配方食品的管理011
參考文獻011
第二章泌乳的生理機制012
第一節乳房的進化、發育與結構012
一、乳房與哺乳的進化過程013
二、乳房發育階段013
三、 乳房發育的調節015
四、乳房的一般結構015
第二節母乳分泌的調節015
一、 母乳分泌的開始016
二、乳汁分泌的維持與調節016
三、泌乳過程的不同階段和神經反射017
四、泌乳量充足與否的評價019
五、延遲哺乳(下奶)的原因019
第三節影響乳汁分泌的因素019
一、內分泌因素對乳汁分泌量的影響019
二、乳母營養狀況對泌乳量的影響020
三、乳母其他因素和嬰兒因素對泌乳量的影響021
參考文獻021
第三章初乳在新生兒發育中的作用023
第一節人與其他動物的初乳中主要營養成分比較023
第二節人初乳營養成分豐富024
一、蛋白質及含氮化合物024
二、脂肪與脂肪酸025
三、碳水化合物和低聚糖025
四、富含維生素A、類胡蘿蔔素和維生素E025
五、富含多種生物活性成分025
六、生長發育相關的激素025
第三節初乳含有豐富的免疫活性成分025
一、啟動新生兒自身的免疫系統025
二、初乳具有廣譜抗菌和抗病毒作用026
三、初乳具有抗炎作用026
四、初乳富含細胞因子026
第四節初乳的其他功能027
一、預防過敏性疾病和食物不耐受027
二、減輕新生兒黃疸027
三、初乳和眼部感染027
四、初乳和T細胞活化027
五、生長和組織修復因子027
參考文獻028
第四章母乳餵養對嬰兒的益處030
第一節母乳營養豐富,易於嬰兒消化吸收030
第二節我國嬰兒母乳餵養狀況031
一、我國母乳餵養的總體趨勢031
二、城鄉差別032
三、地域與種族差異032
四、乳母的年齡032
第三節餵養方式與嬰幼兒生長發育的關係032
一、與嬰幼兒生長發育的關係033
二、與兒童超重和肥胖的關係033
三、與認知、行為、氣質及運動發育的關係034
四、 嬰兒期母乳餵養與兒童認知和行為發育034
五、嬰兒期母乳餵養與兒童氣質發展034
第四節母乳餵養與兒童疾病易感性的關係035
一、母乳餵養與嬰兒感染性和過敏性疾病的關係035
二、母乳餵養與嬰兒腹瀉和呼吸系統感染性疾病的關係035
三、母乳餵養與過敏性疾病的關係036
四、母乳餵養與兒童牙齒健康和發育的關係037
五、母乳餵養與嬰兒貧血和佝僂病的關係038
六、餵養方式對嬰幼兒死亡率的影響038
參考文獻039
第五章我國人乳營養成分的研究042
第一節乳母營養狀況對乳汁營養成分影響的早期研究042
第二節我國已開展的人乳營養成分研究043
一、我國母乳營養成分的區域性研究043
二、我國已經開展的母乳營養成分相關的其他研究043
三、母乳中脂肪和脂肪酸含量的研究044
四、母乳中抗氧化和抗感染因子的研究044
第三節人乳成分研究展望044
一、免疫活性成分的研究044
二、生長發育相關的生長因子的研究045
三、低聚糖類調節腸道功能的研究045
四、人乳樣品儲存時間和條件的研究045
五、母乳餵養兒營養素適宜攝入量的研究045
六、關注人乳中環境污染物的研究045
參考文獻046
第六章嬰兒攝乳量及其測量方法學047
第一節嬰兒攝乳量測量方法047
一、稱重法048
二、穩定同位素氘標水法048
三、抽吸法048
第二節嬰兒攝乳量的計算049
第三節目前國際普遍使用的嬰兒攝乳量050
第四節影響乳汁產量和轉移的因素050
一、嬰兒因素050
二、乳母因素051
參考文獻053
第二篇宏量營養素
第七章蛋白質056
第一節人乳蛋白質組成及含氮化合物056
一、種類056
二、乳白蛋白與酪蛋白比值057
三、含氮化合物057
四、營養與生理作用058
五、影響因素058
六、其他因素059
第二節酪蛋白059
一、膠束060
二、β-酪蛋白060
三、κ-酪蛋白060
四、人乳酪蛋白的生理意義061
第三節乳白蛋白061
一、 α-乳白蛋白061
二、乳球蛋白062
三、骨橋蛋白062
四、其他蛋白質063
第四節乳脂肪球膜蛋白063
第五節人乳中其他蛋白質以及非蛋白氮064
一、人乳中的酶類064
二、人乳中的激素065
三、人乳中非蛋白氮化合物065
第六節人乳蛋白測定方法066
一、總蛋白質含量066
二、不同蛋白質組分的測定066
參考文獻067
第八章胺基酸含量及分析方法070
第一節人乳中胺基酸含量的測定方法070
一、胺基酸自動分析法071
二、高效液相色譜法071
三、氣相色譜法072
第二節人乳中胺基酸含量072
一、人乳中游離胺基酸和總胺基酸含量072
二、人乳中必需胺基酸的含量073
三、人乳中條件性必需胺基酸和非必需胺基酸的含量073
第三節影響人乳中胺基酸含量的因素074
一、早產與足月的差異074
二、哺乳階段的影響(初乳、過渡乳、成熟乳)074
三、地區差異075
第四節展望075
參考文獻075
第九章脂類077
第一節甘油三酯077
一、脂肪酸的種類078
二、功能078
三、測定方法079
四、脂肪酸含量079
第二節磷脂080
一、功能080
二、測定方法080
三、含量080
第三節膽固醇081
一、功能081
二、方法081
第四節影響人乳中總脂類的因素081
參考文獻081
第十章中鏈脂肪酸083
第一節人乳中脂肪組成083
第二節人乳中中鏈脂肪酸的組成和作用084
一、中鏈脂肪酸的定義084
二、中鏈脂肪(酸)的性質及作用084
三、人乳中中鏈脂肪酸的來源085
第三節人乳中中鏈脂肪酸的含量及分析方法086
一、中鏈脂肪酸含量086
二、中鏈脂肪酸的測定方法086
第四節影響人乳中中鏈脂肪酸含量的因素087
參考文獻088
第十一章碳水化合物089
第一節人乳中碳水化合物的組成和作用089
一、乳糖089
二、其他單糖089
三、低聚糖類090
第二節人乳中碳水化合物的含量及測定方法090
一、乳糖090
二、低聚糖091
第三節影響人乳中碳水化合物含量的因素094
第四節展望094
參考文獻094
第三篇微量營養素
第十二章礦物質098
第一節生理功能098
一、鉀、鈉、鎂098
二、鈣與磷099
三、鐵099
四、鋅099
五、碘099
六、銅099
七、硒099
八、其他微量元素099
第二節人乳中礦物質含量及其影響因素099
一、礦物質含量100
二、影響母乳中礦物質含量的因素100
第三節人乳中礦物質含量測定101
一、分析方法學的進展101
二、我國開展的相關研究101
三、人乳礦物質含量測定方法的比較102
第四節展望102
參考文獻103
第十三章脂溶性維生素105
第一節類維生素A106
一、維生素A106
二、類胡蘿蔔素108
第二節維生素D110
一、存在形式110
二、功能110
三、含量110
四、影響因素111
第三節維生素E112
一、存在形式112
二、功能112
三、含量112
四、影響因素113
第四節維生素K114
一、存在形式114
二、功能114
三、含量114
四、影響因素115
第五節方法學考慮115
一、乳樣採集116
二、可能存在的干擾因素116
三、方法的選擇116
參考文獻117
第十四章水溶性維生素121
第一節水溶性維生素的生物學作用121
一、維生素B1121
二、維生素B2121
三、葉酸122
四、維生素B6122
五、煙酸122
六、維生素B12與生物素122
七、維生素C122
第二節人乳中水溶性維生素的含量122
一、國內開展的相關工作123
二、國際上開展的相關工作123
第三節人乳中水溶性維生素含量的測定方法123
一、測定方法124
二、樣品檢測中需要注意的問題124
第四節影響因素124
一、哺乳階段124
二、晝夜節律變化124
三、乳母營養狀態與膳食攝入量125
四、早產125
第五節展望125
參考文獻125
第十五章葉酸與維生素B12128
第一節葉酸、維生素B12的結構及其母乳中存在形式128
第二節葉酸和維生素B12的功能及其作用129
第三節母乳中葉酸和維生素B12的測定方法130
一、葉酸測定方法130
二、維生素B12測定方法130
第四節影響母乳中葉酸、維生素B12含量的因素131
參考文獻131
第十六章維生素C、膽鹼、肉鹼133
第一節維生素C133
一、理化性質及其在母乳中存在形式133
二、功能與缺乏病133
三、測定方法134
四、含量134
五、影響因素134
第二節膽鹼134
一、理化性質及在母乳中存在形式135
二、功能135
三、測定方法135
四、含量135
五、影響因素136
第三節肉鹼136
一、理化性質及其母乳中存在形式136
二、功能136
三、測定方法136
四、含量137
五、影響因素137
參考文獻137
第十七章核苷與核苷酸139
第一節分類139
一、核酸鹼基140
二、核苷140
三、核苷酸140
四、人乳中存在的核苷和核苷酸140
第二節生物學功能或營養作用140
一、條件性必需營養素140
二、合成核糖核酸(RNA)及脫氧核糖核酸(DNA)的前體物140
三、重要輔酶的組成部分141
四、調節免疫功能141
五、參與其他生理功能的調節141
第三節含量141
一、游離核苷和核苷酸總量142
二、總的潛在可利用核苷142
三、存在形式與分布142
四、其他形式核苷酸143
第四節測定方法143
一、乳汁核苷和核苷酸的特點與測定方法143
二、游離核苷和核苷酸的測定143
三、總的潛在可利用核苷(TPAN)含量的測定143
第五節影響因素144
參考文獻144
第四篇人乳中其他生物活性成分
參考文獻148
第十八章免疫球蛋白149
第一節免疫球蛋白的功能149
一、IgA與sIgA149
二、IgM150
三、IgG150
第二節免疫球蛋白的檢測方法150
一、免疫擴散法150
二、免疫比濁法151
三、酶聯免疫吸附法151
四、火箭免疫電泳法151
五、顆粒螢光檢測技術151
六、表面離子共振免疫法152
七、其他測定方法152
第三節人乳中免疫球蛋白的含量及影響因素152
一、IgA和sIgA152
二、IgM152
三、IgG152
四、影響因素152
參考文獻153
第十九章乳鐵蛋白155
第一節乳鐵蛋白的功能155
一、乳鐵蛋白的抗菌、抗病毒和抗寄生蟲作用155
二、刺激健康菌群生長定植158
三、促進細胞增殖158
四、抗炎活性158
第二節乳鐵蛋白的測定方法158
一、分光光度法159
二、酶聯免疫吸附法159
三、高效液相色譜法159
四、高效毛細管電泳法159
五、放射免疫擴散法159
六、免疫擴散法159
第三節乳鐵蛋白含量及影響因素160
參考文獻160
第二十章溶菌酶164
第一節溶菌酶的功能164
一、溶菌酶的抗菌活性164
二、先天免疫系統的組成部分165
三、調節免疫反應和炎症165
第二節溶菌酶的測定方法166
第三節人乳中含量及影響因素166
參考文獻167
第二十一章補體成分169
第一節補體的功能169
一、調理作用170
二、殺菌活性170
三、抗病毒感染細胞的細胞毒性170
四、黏膜表面的炎症反應170
第二節測定方法171
一、總補體活性測定171
二、補體成分測定171
三、透射比濁法和散射比濁法171
第三節補體含量以及影響因素172
參考文獻173
第二十二章細胞因子175
第一節細胞因子的分類175
第二節細胞因子的功能176
一、趨化因子176
二、細胞集落刺激因子176
三、腫瘤壞死因子177
四、生長因子177
五、干擾素177
六、白介素178
七、小分子核糖核酸178
第三節在新生兒和嬰兒免疫功能中的作用178
一、抗菌作用179
二、抗病毒感染作用179
三、調節新生兒免疫應答和促進新生兒免疫系統功能成熟179
四、與過敏的關係180
第四節測定方法180
第五節細胞因子的含量及影響因素180
一、含量趨勢180
二、影響因素182
參考文獻182
第二十三章生長發育相關的激素186
第一節人乳中存在的生長發育相關的激素186
一、脂聯素186
二、胰島素樣生長因子-1187
三、瘦素187
四、表皮生長因子187
第二節人乳中生長發育相關激素的主要功能187
一、脂聯素187
二、胰島素樣生長因子-1188
三、瘦素188
四、表皮生長因子188
第三節人乳中生長發育相關激素的含量189
一、脂聯素189
二、胰島素樣生長因子-1189
三、瘦素189
四、表皮生長因子189
第四節影響人乳中生長發育相關激素水平的因素189
一、脂聯素190
二、胰島素樣生長因子-1190
三、瘦素190
四、表皮生長因子190
參考文獻190
第二十四章人乳中微生物的來源與作用193
第一節母乳餵養是嬰兒腸道細菌的持續來源193
一、傳統假設:“污染學說”194
二、“主動遷移學說”194
第二節人乳中微生物的種類196
一、人乳中微生物鑑定方法196
二、人乳中存在的微生物196
第三節人乳中細菌對母嬰健康的影響198
一、對嬰兒的影響198
二、對哺乳婦女健康狀況的影響199
第四節展望200
參考文獻200
第五篇人乳中的環境污染物
參考文獻206
第二十五章持久性有機污染物207
第一節持久性有機氯化合物污染物207
一、有機氯農藥207
二、二英和多氯聯苯208
第二節溴系阻燃劑209
第三節高氯酸鹽210
第四節其他持久性有機污染物210
參考文獻210
第二十六章重金屬污染物212
第一節鉛212
一、鉛對母乳餵養兒的危害212
二、我國人乳鉛污染狀況213
三、國外人乳中鉛污染水平213
四、人乳鉛含量的影響因素214
第二節鎘214
一、鎘對母乳餵養兒的危害214
二、我國人乳鎘污染狀況214
三、國外人乳中鎘污染水平214
四、人乳鎘含量的影響因素215
第三節汞215
一、汞對母乳餵養兒的危害215
二、我國人乳汞污染狀況215
三、國外人乳中汞污染水平215
四、人乳汞含量的影響因素215
第四節其他重金屬216
參考文獻216
第二十七章黴菌毒素污染218
第一節黃麴黴毒素218
一、毒性218
二、含量219
三、影響因素219
第二節赭麴黴毒素A219
一、毒性219
二、含量220
三、影響因素220
參考文獻220
第二十八章其他環境污染物222
第一節尼古丁、酒精和咖啡因222
一、吸菸222
二、飲酒223
三、咖啡因223
第二節藥物223
一、哺乳期婦女用藥問題223
二、乳母用藥對餵養嬰兒的危害223
三、精神類藥物224
四、矽膠乳房植入物和母乳餵養224
五、催乳藥或涼茶224
第三節硝酸鹽、亞硝酸鹽和亞硝胺224
參考文獻225
第六篇人乳研究方法學
第二十九章人乳的物理特性及其在嬰兒營養中的作用227
第一節滲透壓227
一、正常值227
二、營養學意義228
三、影響滲透壓的因素228
第二節電導率228
一、正常值228
二、營養學意義229
三、影響因素229
第三節乳汁的其他物理參數229
一、冰點與沸點229
二、密度229
三、表面張力229
四、分散性229
五、顏色、稠度230
六、pH值和酸度230
七、氣味與滋味230
參考文獻230
第三十章人乳樣品的採集和儲存232
第一節獲得代表性人乳樣品的方法232
一、獲得代表性人乳樣品需要考慮的問題232
二、人乳樣品的採集方法233
第二節儲存期間乳成分變化的來源234
一、乳汁結構234
二、現場快速檢測可避免儲存造成的結果變異235
三、冷凍和解凍過程的影響235
第三節科研用乳樣的儲存建議236
一、儲存容器的選擇237
二、乳樣的處理237
參考文獻237
第三十一章中國人乳成分資料庫研究239
第一節設計思路239
一、依據和意義240
二、目標240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