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之懼虎》是一篇創作於北宋的文言文,作者是蘇軾。本文講述了一個小孩子不懼怕老虎而老虎離開不吃人的故事,闡明了人生道理。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人之懼虎
- 外文名稱:東坡全集
- 作品別名:書《孟德傳》後
- 創作年代:北宋
- 作者:蘇軾
原文,注釋,譯文,作者簡介,
原文
曩①余聞忠、萬、雲安多虎,有婦人置二小兒沙上而浣②衣於水上者。有虎自山上馳下,婦人倉惶沉水避之,二小兒戲沙上自若。虎熟視久之,至以首牴觸③,庶幾④其一懼,而兒痴,竟不知怪,虎亦卒去。
意虎之食人必先被之以威,而不懼之人威無所施歟?世言虎不食醉人,必坐守之,以俟⑤其醒。非俟其醒,俟其懼也。有人夜自外歸,見有物蹲其門,以為豬狗類也,以杖擊之,即逸去。至山下月明處,則虎也。是人非有以勝虎⑥,其氣已蓋⑦之矣。使⑧人之不懼,皆如嬰兒、醉人,與其未及知之時,則虎不敢食,無足怪⑨者。
故書其末,以信⑩子由之說。
注釋
①曩:從前,先前。②浣:洗。③牴觸:碰觸,接觸。④庶幾:希望。⑤俟:等待。⑥有以勝虎:擁有勝過老虎的本領(技能)。⑦蓋:壓住。⑧使:假使,假如。⑨怪:奇怪。⑩信:贊同。
譯文
蘇轍寄來《孟德傳》中有猛虎畏人的說法,我看了覺得很奇怪.認為老虎害怕不怕它的人,從道理上看好像可信,但是世上沒有見了老虎而不害怕的.那么這話的正確與否,最終無從驗證.
然而我曾聽說忠州、萬縣、雲安縣一帶地方多老虎。有一個婦人白天把兩個小孩放在沙灘上,自己到水邊去洗衣服。一隻老虎突然從山上賓士而來,那婦人慌忙沉到水裡去躲避,兩個小孩卻在沙灘上照樣若無其事地戲耍著。老虎久久地注視著他們,並用頭去抵撞他們,希望其中至少有一個會對它產生恐懼感;但孩子們憨痴不覺,竟不知道驚怪,老虎最後也就只好離去了。想來老虎吃人,必先加之以虎威,若碰到不害怕的人,它的威風也便沒有地方去施展了。
有人說老虎不吃喝醉酒的人,必定要坐在那裡守候著,以等待他的醒來;不是等待他醒了酒,而是等待他懼怕自己。有個人夜裡從外邊回家來,看見一個動物蹲在家門口,認為是豬狗之類的東西,就用手杖去敲打它,那動物頓時嚇得奔逃而去。當它跑到山下月光明亮的地方,醉漢才發現那動物是一隻老虎呀!這個人不是有戰勝老虎的本領,而是他的膽氣壓住了老虎。
假使人們的不懼怕,都能像小孩、醉漢和那些尚未知是虎的人那樣,那么,老虎反倒會害怕他們而不敢吃他們,這也就不奇怪了.
所以寫在後面,用來贊同蘇轍的說法。
作者簡介
蘇軾(1037~1101)著名文學家。字子瞻,又字和仲,號東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眉山)人。公元1057年(宋仁宗嘉祐二年)與弟蘇轍同登進士,授福昌縣主簿、大理評事、簽書鳳翔府節度判官,召直史館。公元1079年(神宗元豐二年)知湖州時,以訕謗系御史台獄,次年貶黃州團練使,築室於東坡,自號東坡居士。公元1086年(哲宗元祐元年)還朝,為中書舍人,翰林學士,知制誥。公元1094年(紹聖元年),又被劾奏譏斥先朝,遠貶惠州、儋州。公元1100年(元符三年),始被召北歸,次年卒於常州。
蘇軾詩、詞、文、書、畫皆工,是繼歐陽修之後北宋文壇的領袖人物。詞存三百四十多首,具有廣闊的社會內容,將北宋詩文革新運動的精神,擴大到詞的領域,掃除了晚唐五代以來的傳統詞風,開創了與婉約派並立的豪放派,擴大了詞的題材,豐富了詞的意境,衝破了詩莊詞媚的界限,對詞的革新和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作品今存《東坡全集》一百十五卷。詞有《東坡樂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