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清音

亳州清音

亳州清音,最早產生於清朝光緒年間,以北方八角鼓結合亳州當地的地域風俗、特色語言,逐漸形成了獨特的藝術風格。清音的唱腔特點是:音多字少,屬聯曲體,由引子、曲牌和鼓尾三部分組成。目前亳州清音已經成為非物質文化遺產。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亳州清音
  • 最早時間:清朝光緒年間
  • 特點:音多字少,屬聯曲體
  • 組成部分:引子、曲牌和鼓尾
介紹,發展,衰落,契機,重振,

介紹

亳州清音最早產生於清朝光緒年間。當時,以薑桂題為首的亳州籍達官貴人,生活閒暇,常到北京的茶館酒肆閒坐,而這種地方往往也是窮人乞討時特別愛去的地方。這些乞討者通常帶上一種名叫“八角鼓”的樂器,給大家表演些節目娛樂。一些亳州籍達官貴人喜歡上了這種表演,就把它帶回了家鄉。亳州藝人在表演中又融入了本地的地域風俗、特色語言,逐漸形成了獨特的藝術風格。眾口傳唱時,只覺曲調優美,委婉動聽,深受亳州百姓的喜愛,故起名為“亳州清音”,又稱清音。
排練現場排練現場
清音的唱腔特點是:音多字少,屬聯曲體,由引子、曲牌和鼓尾三部分組成。在演奏形式上,也是靈活多樣,使用的伴奏樂器有三弦、古箏、墜胡、二胡、揚琴、八角鼓、挎板等。其中,三弦奏主旋律,其它樂器為伴奏。演唱前,表演者需要先奏八板、上河調、鳳陽歌,無論哪一個,段子必須是“三句平”起唱,中間唱曲牌,用鼓尾結束,成為一套固定的演唱形勢。

發展

清音這種具有地方特色的曲藝形式剛一出現,就受到亳州百姓的熱烈歡迎。一時間,城裡的街頭巷尾,農村的十里八鄉,唱清音者無處不在,聽清音者人頭攢動,清音成為民眾喜聞樂見的一種民俗文藝。很快,清音在亳州的發展達到了鼎盛時期。只要有人群的地方,就有亳州清音。
清音在民間已經不僅僅是一種表演藝術,而且成為人們溝通交流的一種工具。有時,熟人之間說著說著就唱了起來,即使是陌生人之間,通過對唱清音也能很快進行交流。“當時,亳州民間流傳了170多個著名清音唱段,其中傳唱最多的段子有:《三國》、《西廂記》、《白蛇傳》、《水滸》等,還有很多曲調都是即興編的,就像劉三姐對歌時所唱的山歌一樣。”趙明海介紹說。
除了在民間廣為流傳之外,亳州清音在舞台藝術上也得到充分發展,從清末一直到民國時期,亳州出現了“延壽社”、“新民社”、“樂義社”三個專門演唱清音的戲班,演出形式以走票為主,遇到誰家有喜慶之事,應邀義務演唱。當時,專業從事清音演唱的藝人有上百人。其中,延壽社的耿止齋、新明社的孫仿山、樂義社的李義亭是三個戲社的領班,也是當時最為出名的三個清音演唱藝人。“當時還出現了‘為人清不清,聽他哼兩聲’的說法,意思是要看一個人品格怎么樣,聽他哼兩句清音就知道了。”趙明海說。

衰落

隨著軍閥混戰和抗日戰爭的爆發,亳州經濟社會遭到嚴重破壞。悲哀蒼涼的情緒瀰漫,清音這種帶有樂觀娛樂特色的曲藝形式,很難再引起民眾的興趣。清音發展陷入停滯狀態,三家戲社中有兩家因入不敷出而倒閉。僅剩李義亭的樂義社艱難維持。作為一種傳統文藝,清音走過了它半個多世紀的輝煌之後,開始走向衰落。
解放後,在“百花齊放,百家爭鳴”文藝指導思想的影響下,各種新事物、新文藝異軍突起。而隨著電影、電視等視聽新生事物的出現,亳州清音再也無人問津,演唱人才也出現了斷層,清音基本銷聲匿跡。

契機

1983年的一天,當時在亳縣文化館從事戲曲輔導工作的趙明海接到一個通知,阜陽地區要搞一個地方戲文藝匯演,當時的阜陽地區文化局藝術科科長李崇年點名要亳縣帶清音參加匯演。“點名要清音,這個容易嘛,咱們抓緊時間排一場就是了。”當時趙明海並不了解清音,誤把當時很流行的琴書當成了亳州清音。趙明海很快組織演員進行排練,但是排練時,一個演員告訴他,有一個叫吳琨的老人,以前好像就是一名專門演唱清音的老藝人。
 第二天,趙明海就四處打聽吳老的下落。功夫不負有心人,趙明海終於聯繫到了吳老。吳老告訴趙明海:清音跟琴書完全是兩碼事,琴書是山東的琴書,清音是亳縣的東西。
亳州清音亳州清音
這個答案讓趙明海既震驚又興奮。他隱約感覺到,這個名叫吳琨的老人可能是亳州地區最後一位專業的清音藝人。趙明海提議,讓吳老出山對演員進行培訓。可是,當時吳琨老人已經年近古稀,嗓子已經不適合再唱清音了。不過幸運的是,當時吳老還能哼出清音的曲調。在這種情況下,亳州清音搶救開始了:一個深秋的下午,在吳琨老人的家裡,清音的復興活動邁出了第一步。當時,在吳老斷斷續續的哼唱下,趙明海在一旁把曲譜詳細地記錄下來。幾乎已經滅絕的亳州清音,終於在最後時刻,被搶救性的記錄下來。當時記錄的是清音的名段——《黛玉葬花》。也就是從那次開始,趙明海斷斷續續從吳老那裡了解了更多清音的歷史。
整理好《黛玉葬花》之後,趙明海開始組織人員進行排練,“當時時間特別緊張,從下面鄉里臨時抽了五六個業餘演員。彩排了十來天,很不順利,演員們從來沒有接觸過這個東西,一下子唱不來,最後到阜陽直接就上場了。結果出人意料,評審對我們這個《黛玉葬花》很感興趣,還給了我們一個演出獎。”趙明海說。
令人遺憾的是,雖然當時演出很成功,還拿了獎,但是演員們回來之後,都各回各家,沒有對清音進行進一步的發掘延伸。清音沒有能夠再像以前那樣,走進尋常百姓家。

重振

2007年7月,安徽省文化部門下發通知,要求地方開展非物質文化遺產的申報工作,當時已經是亳州戲曲家協會秘書長的趙明海想到了亳州清音,於是他開始和譙城區文廣局的羅東亞主任整理有關材料,著手亳州清音的非物質文化遺產申報工作。今年3月份,在亳州市確定的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當中,亳州清音榜上有名。目前,申遺材料已經上報到了省里。
在著手文字材料的同時,趙明海和他的同事又開始把清音搬上舞台。今年9月份,趙明海和市戲曲家協會副主席方顯軍合作,創作了清音唱段——《我的家鄉在亳州》。十天前,他們從市梆劇團抽調了幾個年輕女演員組織排練,這個節目將代表亳州參加安徽省第四屆曲藝節。而10月16號下午那場演出,就是一個半公開性質的彩排。
 “這只是一個開始,我們現在思考的和要做的,不僅僅是參加一個曲藝節,而是以後清音該如何傳承和推廣,”趙明海說,“清音作為一種文藝形式,它最好的生存空間就是民間,也只有在民間進行推廣和發展,清音才有可能生存沿襲下去,否則只有死路一條。”因此,趙明海正在試著對清音進行革新。新唱段《我的家鄉在亳州》,就沒有完全套用清音的老模式,而是在服裝和舞台動作上都進行了大膽的改革。“就算曲調再好,人要是站那或者坐那沒有動作,就不會很受人歡迎。新增點舞蹈動作,會增加它的觀賞性。另外,社會在發展,在變化,你要是唱腔還是老調子,就吸引不了人,必須要出新,要跟上社會,跟上時代,在傳統的基礎上大膽改革。”
演出盛況演出盛況
趙明海說,要想讓清音能夠恢復昔日的輝煌,只有先培訓一批演員,讓他們到民間進行傳唱,讓老百姓有接觸的機會,清音才有可能被推廣。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