亳州古地下道

亳州古地下道

地道工程作為一種軍事設施,在我國可以上溯到先秦時期

基本介紹

典故由來,民間傳說,景點特色,土木結構,多數尚存,文獻記載,對外開放,

典故由來

左傳》曾記載:“宵突陳城”。突者,穿也,地下穿城而過。其後文獻多有記述,但就實物而言尚不多見。亳州古地下道就是我國現存最早的古地下道之一。
亳州古地下道位於亳州市區,相傳為曹操隱兵道。亳州是曹操的故鄉,建安初年,曹操將這裡作為屯兵、屯田、儲糧、製造兵器的重要後方基地。同時為適應軍事需要,曹操還修築了地下道,相傳古地下道縱橫交錯,可通城外,曹操曾利用地道運兵,麻痹敵軍,出其不意,克敵制勝。

民間傳說

傳說中的地下道曾一直是千古之謎,直到北伐戰爭時期(1927年)才偶有發現享雄尋。抗日戰爭時期,一些市民為躲避空襲挖地道,曾多次發現古地下道遺蹟,但因揭露面小,一直未能窺其全貌。
1969年在全民備戰挖洞積糧時期,先後於老城內南北、東西兩條主要大街兩側挖出近2000米長的地下道,後又於老街南門院、曹巷口等發現一些支道,終於揭開了古地下道神秘的面紗。

景點特色

亳州古地下道的布局為,沿南北、東西4條主要街道的地下兩側修建幹道,4門相通,幹道均為平行雙道,兩道間留有雙洞孔,可以互相通話。其餘支道散布於街巷宅院之間,道網如織,互相通連,猶如地下長廊,規模宏大。古地下道屬於軍事防禦工程,建築結構複雜,形式多樣。地道距地表歡她充深度2.4—4.5oy,最深達7米以上。地道空間寬窄不一,高低不等,一般高歸整旬府度1.45—2.1米,最高處達4米多,寬0.6—1.2米。

土木結構

地道結構大體有4種類型:一種是土木結構。即先挖好土道然後每隔1米左右用10厘米左右直徑的大頭做成門形木支護框架,再於橫樑上鋪襯木板。也有一些地方不支立柱,而是直接在地道的頂都鑲架一些木棍枋頂。因年代久遠,木質樑柱均已腐朽。第二種是磚土結構。這是利用原來土道壁用磚作部分簡單的修整,或頂用磚發券,下部仍為土牆;或立磚柱加固木樁支撐。第三種是磚結構,即地道的壁及頂全部用磚砌築。
磚質地道均為磚拱券頂,有齊口和膠口兩種砌法。券頂每隔一段距離留有通氣孔,直通地面。牆壁1米高處,隔一段距離設有方形龕洞,供放油燈用。地道雙道相隔2.5米左右,中間留有方形話孔。以上三種均為單層結構。另外,在大隅首交叉口處有上下雙層道,道總高4米有餘。上層券頂較矮,高1145—1.65米,下層高2米左右,兩層之間鋪一層厚約10厘米的木板,板上再鋪2至3層磚。

多數尚存

地道內鋪有地磚,多數尚存,便於在潮濕地道內行走。古地下道具有較強的軍事功能,它跌宕起伏,內設階梯,不熟悉地道結構的人設定障礙,造成煉舟肯心理恐懼。組充在有的三叉轉彎處,還築有障礙牆,牆高1.65米,下寬上窄,使地道寬度降低到人僅能側身通過。此外,地道內還設 有貓耳洞、掩體、絆腿板、陷阱等機關,增強了地道本身的防禦功能。
古地下道內發現的遺物較多,有彈丸、鐵刀、箭鏃等軍械,以及圍棋子、銅鏡、硯台、錢幣、陶瓷器等漢唐宋暑期的文物。

文獻記載

據文獻記載,三國時期地道戰術曾多次使用。結合史料記載和出土文物分析,傳放全體說古地下道的前身是曹操隱兵道是極有可能的。從地道的結構看,該道早期大約為漢魏時期屯兵作戰而修築,唐宋時期曾多次擴建、修葺而形成現在的規模。北催您去蒸宋末年,金兵南下,亳州為宋金拉據之地,後為金遼統轄,不久黃河奪渦,黃泛水患連年侵襲,地下道遂漸廢棄不用,終於被人遺忘。
亳州古地下道是我國現存罕見的古代大型地下軍事建築遺蹟,被有關專家尊為中國“最早最完整的地下長城”。它印證了古老的傳說,彌補了史料記載的不足,對研究中國古代軍事建築類型、防禦戰術思想等有十分重要的價值。

對外開放

今天,亳州古地下道大隅首段東西兩側地道經過維修加固,已正式對外開放。走進地道,在忽明忽暗的燈影下,只見狹窄通道蜿蜒曲折,塊塊斑駁的壁磚更顯出古道的幽深靜謐。身臨其境,仿佛耳邊響起陣陣戰鼓聲,眼前隊隊將士手執弓箭刀矛,魚貫而行,疾向敵陣運動,去迎接那驚心動魄的廝殺。亳州古地下道已成為亳州市重要的三國文物景觀,每年到此訪古、探秘的遊人絡繹不絕。
亳州古地下道是我國現存罕見的古代大型地下軍事建築遺蹟,被有關專家尊為中國“最早最完整的地下長城”。它印證了古老的傳說,彌補了史料記載的不足,對研究中國古代軍事建築類型、防禦戰術思想等有十分重要的價值。

對外開放

今天,亳州古地下道大隅首段東西兩側地道經過維修加固,已正式對外開放。走進地道,在忽明忽暗的燈影下,只見狹窄通道蜿蜒曲折,塊塊斑駁的壁磚更顯出古道的幽深靜謐。身臨其境,仿佛耳邊響起陣陣戰鼓聲,眼前隊隊將士手執弓箭刀矛,魚貫而行,疾向敵陣運動,去迎接那驚心動魄的廝殺。亳州古地下道已成為亳州市重要的三國文物景觀,每年到此訪古、探秘的遊人絡繹不絕。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