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條概述
語出成剛小說《再扶漢室》第八回 毒酷吏刑加歌姬 奸刺史計害唐郎,汴州刺史唐觀的詩句“長空銀甲多,江山一朝白。亭長斬蛇起,逐鹿滿九垓。”中的兩句,借著描述西漢開國皇帝劉邦斬蛇起義、參加秦末農民戰爭以及與西楚霸王項羽爭奪天下的曠日持久的“楚漢相爭”的歷史事件,抒發了自己的憤懣的情緒,表達了小說中所描寫的大磐帝國所處的時期就和秦末農民戰爭開始時候的狀態是一樣的了,這就是一種大環境的渲染,我們要切實的看到這些大環境對英雄主義薰陶的作用,無論是西漢開國皇帝劉邦還是東漢光武中興的劉秀都是有著這種情結的人物,這就是東方典型意義上的時勢造英雄,英雄也造時勢,“亭長拔劍起,逐鹿滿九垓”通過這樣的虛幻的歷史場景來激發英雄主義的產生是西方“皮革馬利翁效應”的一種反應。
詩句剖析
近來越來越多的的人喜歡運用、仿照古典詩詞來寫現在的心境、社會,這是一種社會越來越進步的表現,最起碼是對五四運動以來廢除文言文寫作的一個有益的補充。但是有一種現象卻是值得喜歡寫作仿古類作品的人應該引起一個注意。那就是一些人刻意對平仄等一些古典語法現象用一些令人匪夷所思的個人理解去解讀。在這裡我就這個問題做一下個人的一個探討。我將自己以前寫的詩句“亭長拔劍起逐鹿滿九垓”拿出來做一個參照,就可以對時下的這個現象有個較為清晰的判斷。
第一,詩句的對仗
我們來看“亭長拔劍起,逐鹿滿九垓”,我當初寫的時候是這樣“斬蛇起亭長,逐鹿滿九垓”,這樣就顯得較為對仗。當然將亭長再改成一亭之類的,就更加的在數量詞上也顯得對仗。斬、逐;蛇、鹿;起,滿。名詞對名詞,動物對動物,動詞對動詞。那既然原先寫的在對仗上還能說得過去,為什麼最終還是改了呢?這就是一個認識問題了。我們來看要是原先的句子的話,給讀者的感覺就是兩件事在發生。而改成“亭長拔劍起,逐鹿滿九垓”給讀者的感覺就是一氣呵成。沒有拖泥帶水,扭扭捏捏。
另外在用詞上,可能是每個人的側重點確實是有所不同的。很多人對王安石那句經過無數遍修改的“春風又綠江南岸”記憶猶新。王安石曾經用過春風又滿江南岸。後來覺得不好就改成了“綠”字。顏色、詞性的轉化都給王安石的這句平添了很多亮色。還有王維喜歡用“空”字,空山新雨後這類很多,就不贅述了。在這裡這種描寫我個人是偏向於喜歡用“滿”字,為什麼?就是用“滿”字,顯得單純、大氣,有一種將胸中的豪氣釋放出來的感覺。
第二,詩句的音律
我們對很多符合音律的唐詩,但是讀起來有時候總感覺有哪個地方是不得勁兒的。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這很簡單,因為很多唐詩的讀法與現在的國語是有所差異的。包括平仄、韻腳等等。那怎么樣寫仿古類詩句呢?這就得說起一個我一直所說的老話題了。記得我上學的時候,寫作文,老師就說了一條,寫完之後,最好自己先讀一遍,要是自己都覺得這篇文章通不過,那就是真寫的不怎么樣了。我覺得寫仿古類詩句也是如此。就像這句“亭長...”要是完全符合音律也可以改成“斫蛇亭長起,逐鹿八荒滿”(就完全符合某一種“平平平仄仄,仄仄平平仄”)。但是這樣的改動就顯得雕琢痕跡太嚴重了。寫作詩歌最重要的就是即興發揮。或是完全一種一瞬間的感覺。脫口而出,和經過精心雕琢。雖然精心雕琢顯得工整好看,但是失去了一種純真的美。我們為什麼要寫詩,寫詩的主要目的就是抒發自己的真摯的情感,而不是演戲給別人去看的。詩句之所以要有音律方面的考慮,最重要的是詩歌詩歌,是要唱出來的。不是單純的停留在紙張上。既然是要抒發、歌唱,節奏的把握應該是根據心境、狀態相機行事,而不是機械的去執行什麼現在已經成為方言的古代音律條條框框。要是還有人喜歡論證平仄之類的。那么我家鄉高淳方言據考證就是唐代官方音律。不妨學學號稱是最難懂的方言吧。
朗讀規律
個人總結的朗讀規律
綜上所述,“亭長拔劍起,逐鹿滿九垓”無論是按照詩句的對仗改成“斬蛇起亭長,逐鹿滿九垓”,還是按照詩句音律改成“斫蛇亭長起,逐鹿八荒滿”都顯得不夠乾脆。我個人根據都這句十個字的詩句來考量了一下,什麼是真正的通順,也就是剛才我所提到的寫完之後,最好作者本人先自己讀一遍看看。我們來仔細的看一下這十個字的朗讀口型變化:
口型變化
亭:ting口型是舌頭碰到上牙齒及齶;長:zhang口型是舌頭碰到下牙齒及齶;拔:ba口型是嘴唇張開,舌頭懸空;劍:jian口型是舌頭碰到下牙齒及齶;起:qi口型是舌頭微微抬,剛離開下牙齒。逐:zhu口型是舌頭進一步抬升,但是還未達到著陸點;鹿:lu口型是舌頭碰到上牙齒及齶;滿:man口型是舌頭懸空;九:jiu口型是舌頭打到下牙齒及齶;垓,gai舌頭又微微抬起,離開下牙齒。這是“亭長拔劍起,逐鹿滿九垓”這十個字的口型變化,特別是口腔內舌頭與牙齒的接觸變化情況。從這個變化當中,我們就可以看出:這十個字是舌頭在整個口腔內的三個輪迴,而且這三個輪迴的激烈程度是完全不同的,“亭”~“長”輪迴是快速的一個上下牙齒舌頭碰撞輪迴;“劍”~“鹿”是一個極其緩慢的牙齒舌頭碰撞的輪迴,不但是四個字的長度,而且有之前的“拔”、之後的“滿”作緩衝,而且中間還有一個停頓的逗號的長度。“九”~“垓”就是一個沒有進行完、意猶未盡的輪迴。首先一個快速輪迴、中間一個緩慢輪迴、最好一個意猶未盡輪迴,就構成了“亭長拔劍起,逐鹿滿九垓”整個句子的激盪。
收撥式詩句
我個人覺得寫作仿古類詩句應該是要像白居易在《琵琶行》中描述結構那樣。詩句就是那個“曲終收撥當心畫”中的“收撥”就可以了。應當是一種對自己內心的震撼。而不是矯揉造作。“亭長拔劍起,逐鹿滿九垓”這十個字就是一種“收撥”式的句子,精煉而不隨波逐流。節奏快慢得當,就在轉瞬之間,將一種個人情緒完全宣洩出來。
右圖就是我所繪製的“亭長拔劍起,逐鹿滿九垓”朗誦過程中舌頭牙齒位置碰撞、朗讀氣勢趨向示意圖。氣勢趨向正好是與舌頭上下位置是相反的,這很簡單,涉及到一個力量的問題。這是我在朗誦這個句子中得出的結論。(選自作者成剛相關論述《再扶漢室》)
字句分析
亭長拔劍起逐鹿滿九垓,從動作幅度來看的話,就可以發現這兩句詩一個重要特點:一共有四個動作,跟著這四個動作的當然有四個動作的對象。這四個動作是:拔、起、逐、滿,對象分別是:劍、(身)、鹿、九垓。(身)之所以用括弧括起來的目的就是在詩句字面上並沒有表達出來,是我從詩句的 含義當中得出的結論。這四個動作的幅度是一個逐漸加大的過程,同時這四個動作作用的對象也是逐漸放大的過程。拔劍、起(身)、逐鹿、滿九垓,一步步從自身、到外部,再到整個世界。這句詩反應的激烈的內心對外界的一個渴求開拓的急切的心情就從這些動作幅度的變化節奏和動作對象的擴大也可以看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