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都古戲樓

京都古戲樓

北京自遼代 (公元10 世紀) 起建為都城,金,元、明、清均屬中國第一京都——首都,迄今已有1000 餘年歷史。

中國戲曲成熟於宋金時期 (公元12 世紀),已有800餘年歷史。

千年古都,世所罕見。京都的歷史幾乎與中國戲曲成熟、發展的歷史同步。

都市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都市的戲劇現象是衡量一個國家、一個民族戲劇特色及水準的主要標誌,京都歷史上的戲劇現象可是說是中國戲曲史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京都古戲樓
  • 外文名稱:Kyoto is the ancient theater
  • 初傳時期:公元10世紀
  • 成熟時期:公元12世紀
前言,簡介,圖庫,

前言

清·頤和園德和園大戲樓清·頤和園德和園大戲樓
一個縮影。
戲劇有四大要素:劇本、劇場、演員和觀眾。四大要素均影響著民族性戲劇的特徵。
中國傳統戲曲的劇場形制不同與西方,多種形態的“戲樓”獨具特色。
中國戲曲可稱之為“戲樓文化”,包括原始形態的劇場、 雜耍場,早期的瓦肆勾欄,成熟時期的會館酒莊戲園、王府私宅戲廳、宮廷苑囿戲台以及鄉村廟宇戲樓等。戲樓又聯繫著戲俗。以上幾種類型,在京都歷史上均有體現,蔚為大觀,為其他地區所難以取代——如三層大戲樓等宮廷劇場及匯集於京都的各地會館劇場,可見中國古典劇場的獨特成就。

簡介

1.唐遼排憂散樂活動:
中國戲曲成熟於宋金時期(公元10世紀末至13世紀初)。其時,北京地區先後為遼、金所轄。
唐·開元十年(722)石塔之排憂浮雕唐·開元十年(722)石塔之排憂浮雕
戲曲成熟以前,中國古代戲劇的跡象存在於樂舞、百戲及社火民俗之中,統稱散樂。散樂是中國戲曲的先驅。
2.金元京都的樂樓及妓館勾欄:
宋金時期,我國都市中已出現專門性的劇場形態,稱“勾欄”,《東京夢華錄》、《武林舊事》
等文獻中多有記載。城鄉廟宇中,又有專供散樂、雜劇表演的舞台,稱露台、舞亭或樂樓。在中國戲曲發展史上,這些固定的專門性劇場和舞台的出現具有里程碑式的意義。
3.明代京都演劇場所:
古北口關帝廟戲樓古北口關帝廟戲樓
明初南京的演劇場所主要有三種類型:宮廷教坊及御勾欄;官營酒樓;草台。
永樂元年(1403),燕王朱棣以“靖難”之變奪得帝位,將北平府定位京都,稱北京。整個明代將近300年(1368-1644),北京作為京都約240年,這期間,雖然戲曲在社會上普遍盛行,蔚為大觀,但京都可考的專門性劇場所剩無幾。
4.清代京都演劇場所:
清·故宮暢音閣大戲樓清·故宮暢音閣大戲樓
清代皇城外圍為內城,多住官僚貴族。城南為外城,多住平民商賈。內城雖不乏教坊妓館,卻不準開設戲園。外城則成為商業活動頻繁、三教九流雜處、娛樂場所林立的繁華地區。
清代不準內城開設戲園,內城之內的“大內”紫禁城裡卻建造有形形色色的“皇宮劇院”。大者如暢音閣三層大戲樓;中者如南府(昇平署)戲台和南海純一齋“水台”;小者如戲殿、戲亭、戲廊、抱廈等等,總計不下數十處。
乾隆以降,清末的鹹豐、慈禧、同治、光緒這些帝王皇后都是戲迷。

圖庫

上圖,有興趣的朋友自己看吧。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