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第一皇莊,即廟上崔家,樂亭歷史上四大望族之一的廟上崔家的興衰史。廟上崔家是滿州八旗子弟,漢軍正白旗籍。崔家從清初定居樂亭廟上,繁衍十多代,歷時近三百年,享有京東第一皇莊的盛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京東第一皇莊
- 別名:廟上崔家
- 定位:四大望族之一
- 時間:三百年
在樂亭縣上了點年紀的人或許還知道,樂亭歷史上四大望族之一的廟上崔家的興衰史。廟上崔家是滿州八旗子弟,漢軍正白旗籍。崔家從清初定居樂亭廟上,繁衍十多代,歷時近三百年,享有京東第一皇莊的盛名。窺一斑而知全豹,崔家的興衰也折射出清廷的演變,了解崔家,感悟歷史,會給你帶來幾番回味,幾多沉思。
崔家本是滿人,在清朝以前,關內很少有滿族人居住,因此,要追溯崔家的歷史,還得從清朝順治皇帝入關說起。
崔家祖先崔景祿隨著順治進關。崔景祿當時屬於武將,有戰功,可以給一定的食邑,以土地作酬勞,酬勞的辦法就是跑馬占圈。據清制,崔家本屬京城恭親王府,因而崔家的莊田直屬於皇家的皇莊。崔家代征國課,每畝收租子款16文錢,除少量交王府外,余者盡數歸於崔家作為“俸”祿,由於當初所圈之地多是良田沃土,每年租金課銀像潮水般流進府庫,崔家財勢日見雄厚。據老輩人講,當時的崔家在樂亭有一部分土地,灤縣榛子鎮一帶也有部分土地,主要還是樂亭的土地多。其中在廟上一帶占了不少地,但這個地實際並不是崔家的地,都是恭親王占的圈,崔家實際是管皇糧的莊頭。
憑藉雄厚的錢財,自先祖崔景祿以後,崔家後人或科考取仕,或捐錢晉銜,紛紛躋身官場,加之旗籍出身,清廷一朝,崔氏花翎,濟濟滿堂。史料記載:至崔家第五世時,崔家已成為富甲郡縣、勢傾朝野、享旗地戶數超過萬戶候的京東第一皇莊。
雖說崔家權財相濟,頗有勢力,但這只是在京城之外,因為有了皇族的蔭庇,當地的富戶鄉紳無不向崔家邀寵獻媚,就連來樂亭就職的朝廷命官和在外為官的樂亭人,為了能站住腳,或是取悅於崔家,也不能不去崔家朝拜供俸,崔家真所謂八面威風。然而,崔家畢竟是皇家莊頭,按規矩,每年都要進京,到恭親王府交租進貢,對崔家的勢派兒,民間有進樣一句話嗑兒:在家是老爺,進京是旗奴。
崔家後期,在朝為官者漸少,即使有官銜者,也多有虛職。及至同治、光緒年間,崔家權勢又得到一棵大樹的庇護,這就是清朝狀元——徐甫。徐甫,江浙人氏,進京科考不第,於窮困潦倒之中,被崔家收留,並與崔長文結拜金蘭,在崔家借讀三年後高中狀元,官居禮部尚書,崔家因勢權尊位顯,直通五府六部。徐甫經崔家培養這幾年,當了狀元,以後崔家有大事小情到北京,也借徐狀元的光。
據崔家後人回憶,崔家皇莊由順治年間開始修建,歷經數代不斷修繕,北起郎君廟,南至朱各莊,錯落散建,占地近萬畝,其建築風格多取皇家模式,富貴豪華不遜京城王府。各座宅院、廳堂檐牙交錯,翠花雕飾,奇花異草,古玩玉器,無不精妙異常,美侖美奐。至今,樂亭民間仍散落許多崔家的器物。
崔家平時逸娛享樂,多是通過梨園曲苑打發時光的,因而,崔家莊園常年設有皮影班、梆子班和蓮花落班,這些班子裡都有固定演員,隨時供崔家享樂,到了崔八廝這一代上,因他酷愛戲曲,崔家影戲達到了極盛時期。
光緒十年,崔八廝組辦了包括成兆才等20人在內的雙發合落子班, 排演了《馬寡婦開店》、《紅娘下書》等戲,隨後又辦起落子小班,招收孫鳳鳴、任善慶等少年子弟學唱蓮花落。雙發合落子班成為樂亭評劇史上第一個評劇班;雙發合小班也成為樂亭評劇史上第一個學員科班。成兆才從崔家起步,開蓮花落之新風,創立了風靡全國的一個新劇種——評劇,成為一代宗師。
樂亭皮影歷史悠久,至崔八廝時,藝術已臻成熟。崔八廝為網路知名藝人,首創押班制,為使班社後繼有人,遂創辦子弟班,培養了大批藝人。崔家大班、崔家小班的建立,豐富和發展了樂亭皮影。當時,藝人王華、宋寶、韓增等雲集崔家,崔家影班成為空前的超級影社。
樂亭大鼓之名也得益於崔家財勢的扶持。據說崔八廝曾帶大鼓藝人溫榮進京,獻藝恭親王,深受賞識,賜封溫榮頂子並親定為“樂亭大鼓”。
崔家的的富貴榮華是建立在大量旗地地租之上的,因此,隨著清帝退位、民國建立,頒布散佃旗地,還歸農田之後,崔家失去了賴以生存的來源,坐吃山空,家勢急劇敗落下來。從崔景祿被分封樂亭廟上起,顯赫近三個世紀的京東第一皇莊,隨著清王朝的覆滅而逐漸解體。民國年間,崔家靠拆房、去地、變賣家產勉強維持,到全國解放時,僅崔家掌門崔富文一股小有家財,崔八廝一股已然家徒四壁,兩手空空了。如今,在城南邵莊一帶,當初的崔家莊園十獅營已是蹤跡皆無。詢問村中老人得知,崔家後人均無多大建樹,倒是崔家班出身的成兆才成了評劇泰斗,崔八廝的名字連同他的故事傳說也已鮮為人知,但樂亭皮影、樂亭大鼓卻成了人人喜愛的民間藝術奇葩,成為樂亭寶貴的文化遺產。
崔家本是滿人,在清朝以前,關內很少有滿族人居住,因此,要追溯崔家的歷史,還得從清朝順治皇帝入關說起。
崔家祖先崔景祿隨著順治進關。崔景祿當時屬於武將,有戰功,可以給一定的食邑,以土地作酬勞,酬勞的辦法就是跑馬占圈。據清制,崔家本屬京城恭親王府,因而崔家的莊田直屬於皇家的皇莊。崔家代征國課,每畝收租子款16文錢,除少量交王府外,余者盡數歸於崔家作為“俸”祿,由於當初所圈之地多是良田沃土,每年租金課銀像潮水般流進府庫,崔家財勢日見雄厚。據老輩人講,當時的崔家在樂亭有一部分土地,灤縣榛子鎮一帶也有部分土地,主要還是樂亭的土地多。其中在廟上一帶占了不少地,但這個地實際並不是崔家的地,都是恭親王占的圈,崔家實際是管皇糧的莊頭。
憑藉雄厚的錢財,自先祖崔景祿以後,崔家後人或科考取仕,或捐錢晉銜,紛紛躋身官場,加之旗籍出身,清廷一朝,崔氏花翎,濟濟滿堂。史料記載:至崔家第五世時,崔家已成為富甲郡縣、勢傾朝野、享旗地戶數超過萬戶候的京東第一皇莊。
雖說崔家權財相濟,頗有勢力,但這只是在京城之外,因為有了皇族的蔭庇,當地的富戶鄉紳無不向崔家邀寵獻媚,就連來樂亭就職的朝廷命官和在外為官的樂亭人,為了能站住腳,或是取悅於崔家,也不能不去崔家朝拜供俸,崔家真所謂八面威風。然而,崔家畢竟是皇家莊頭,按規矩,每年都要進京,到恭親王府交租進貢,對崔家的勢派兒,民間有進樣一句話嗑兒:在家是老爺,進京是旗奴。
崔家後期,在朝為官者漸少,即使有官銜者,也多有虛職。及至同治、光緒年間,崔家權勢又得到一棵大樹的庇護,這就是清朝狀元——徐甫。徐甫,江浙人氏,進京科考不第,於窮困潦倒之中,被崔家收留,並與崔長文結拜金蘭,在崔家借讀三年後高中狀元,官居禮部尚書,崔家因勢權尊位顯,直通五府六部。徐甫經崔家培養這幾年,當了狀元,以後崔家有大事小情到北京,也借徐狀元的光。
據崔家後人回憶,崔家皇莊由順治年間開始修建,歷經數代不斷修繕,北起郎君廟,南至朱各莊,錯落散建,占地近萬畝,其建築風格多取皇家模式,富貴豪華不遜京城王府。各座宅院、廳堂檐牙交錯,翠花雕飾,奇花異草,古玩玉器,無不精妙異常,美侖美奐。至今,樂亭民間仍散落許多崔家的器物。
崔家平時逸娛享樂,多是通過梨園曲苑打發時光的,因而,崔家莊園常年設有皮影班、梆子班和蓮花落班,這些班子裡都有固定演員,隨時供崔家享樂,到了崔八廝這一代上,因他酷愛戲曲,崔家影戲達到了極盛時期。
光緒十年,崔八廝組辦了包括成兆才等20人在內的雙發合落子班, 排演了《馬寡婦開店》、《紅娘下書》等戲,隨後又辦起落子小班,招收孫鳳鳴、任善慶等少年子弟學唱蓮花落。雙發合落子班成為樂亭評劇史上第一個評劇班;雙發合小班也成為樂亭評劇史上第一個學員科班。成兆才從崔家起步,開蓮花落之新風,創立了風靡全國的一個新劇種——評劇,成為一代宗師。
樂亭皮影歷史悠久,至崔八廝時,藝術已臻成熟。崔八廝為網路知名藝人,首創押班制,為使班社後繼有人,遂創辦子弟班,培養了大批藝人。崔家大班、崔家小班的建立,豐富和發展了樂亭皮影。當時,藝人王華、宋寶、韓增等雲集崔家,崔家影班成為空前的超級影社。
樂亭大鼓之名也得益於崔家財勢的扶持。據說崔八廝曾帶大鼓藝人溫榮進京,獻藝恭親王,深受賞識,賜封溫榮頂子並親定為“樂亭大鼓”。
崔家的的富貴榮華是建立在大量旗地地租之上的,因此,隨著清帝退位、民國建立,頒布散佃旗地,還歸農田之後,崔家失去了賴以生存的來源,坐吃山空,家勢急劇敗落下來。從崔景祿被分封樂亭廟上起,顯赫近三個世紀的京東第一皇莊,隨著清王朝的覆滅而逐漸解體。民國年間,崔家靠拆房、去地、變賣家產勉強維持,到全國解放時,僅崔家掌門崔富文一股小有家財,崔八廝一股已然家徒四壁,兩手空空了。如今,在城南邵莊一帶,當初的崔家莊園十獅營已是蹤跡皆無。詢問村中老人得知,崔家後人均無多大建樹,倒是崔家班出身的成兆才成了評劇泰斗,崔八廝的名字連同他的故事傳說也已鮮為人知,但樂亭皮影、樂亭大鼓卻成了人人喜愛的民間藝術奇葩,成為樂亭寶貴的文化遺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