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兆尹,位於北京的中國素食文化餐廳,獲評米其林三星餐廳,米其林綠星獎。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京兆尹
- 地理位置:北京市東城區五道營胡同2號
- 創辦人:尹鴻達
- 官方電話:010-84049191;010-84048885
- 開放時間:周一至周日11:00-22:00
京兆尹,位於北京的中國素食文化餐廳,獲評米其林三星餐廳,米其林綠星獎。
京兆尹,中國古代官名。京兆尹為秦代內史官職的延續,三輔之一,西漢時秩中二千石,東漢減為二千石。唐時初為“從四品上”,後加為從三品。西漢京兆尹具有地方行政官員與中央朝官的雙重性質,在管理京畿地區的各方面行政事務的同時,還具...
京兆尹,即可作為官職名,也可作為行政區劃名。作為行政區劃是指存在於兩漢時期的與郡、國相似行政區劃,因地屬畿輔,故不稱郡。作為官名是指管轄京兆尹的長官,職掌相當於郡太守,但是地位高於太守。西漢京兆尹 前身為秦朝時期的內史。漢高帝元年(前206年)時屬於塞王,為項羽所分封十八路諸侯之一。漢高帝二年(前...
京兆尹,位於北京的中國素食文化餐廳,獲評米其林三星餐廳,米其林綠星獎。餐廳位置 京兆尹餐廳地址:北京市東城區五道營胡同2號 京兆尹位於北京東城重點文化保護區內,比鄰雍和宮,介於成賢街國子監、孔廟等古蹟與五道營胡同之間。餐廳榮譽 2022年1月24日,中國素食文化餐廳京兆尹,摘得“米其林三星”和“米其林綠星獎”,...
京兆尹尹昭與右僕射梁喜、侍中任謙聯合向姚興進諫道:「父子之間的關係,外人本不該插嘴。可是陛下父子的關係也等同於君臣的關係,臣等就不能沉默了。同母所生並為嫡子,起初不會傾國亂家。但是廣平公姚弼奸詐陰險,不成體統,暗中壓制太子(姚泓),有奪儲的志向;陛下違背常規寵信於他,給予他很大的權力,那些...
《京兆尹》為雲雪扇在晉江文學城上連載的首部長篇古代言情小說,晉江連載中。成長於江湖的郭寧,因父親遭遇江湖暗算,被仇家追殺。父親慘死後,她被父親昔日好友、鎮守瓊關的楚王所救,遂化名郭臨,女扮男裝以楚王義子的身份生活,並在軍中歷練。因在太子謀反一案中救駕立功。她和世子二人一道被召回京中任職,成為...
京尹 京尹,讀音jīngyǐn,漢語詞語,意思是京兆尹。 解釋 京兆尹。治理國都的官員。出處 漢·張衡《西京賦》:“封畿千里,統以京尹。”唐·韓愈《京尹不台參答友人書》:“京尹,郡國之首。”宋·文瑩《玉壺清話》卷一:“熙寧元年,狀元呂公溱為京尹。”
北京京兆尹餐飲文化有限公司 北京京兆尹餐飲文化有限公司於2012年02月08日在北京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登記業務及檔案查詢在所在地工商分局辦理。)登記成立。法定代表人郭普鎖,公司經營範圍包括企業文化藝術交流活動(不含演出);餐飲管理等。企業信息
韋武(752年-806年),京兆萬年(今陝西西安)人,韋待價的曾孫。十一歲時,因祖上功業補授右千牛,多次遷任後任長安丞。唐德宗李适臨幸梁州,丟下妻子兒女投奔皇帝的臨時住所,授任殿中侍御史。後轉任刑部員外郎,又任絳州刺史。唐憲宗李純時,召入朝廷任京兆尹,護理修建豐陵,還未完成,去世。韋武,京兆萬年(...
三國曹魏文帝黃初元年(220)改京兆尹為京兆郡。黃初二年(221)封皇子禮為秦公,以京兆郡為秦國,黃初三年又改名為京兆國。魏明帝青龍三年(235)封皇子洵為秦王,改京兆國為秦國。齊王(曹芳)正始五年(244)改為京兆郡。西晉時仍置京兆郡,轄區較三國魏時縮小。十六國南北朝時期前趙、前秦和後秦、西魏、北周相繼...
唐長安大明宮內有京兆尹院,為其在宮內的辦公場所。京兆尹本為京師地區的行政長官,其府廨署在長安外郭城光德坊東南角,但是在大明宮內亦有京兆尹院,為其在宮內的辦公場所。關於京兆尹院在大明宮中的方位,諸書皆無記載,存留至今的幾幅有關大明圖的古圖也無標繪,現能見到的唯有《唐會要》中的一條記載,原文...
《京兆尹張公德政碑》是唐代王維創作的一篇散文,出自《全唐文》。作品原文 京兆尹張公德政碑 雲從龍,風從虎,氣應也;聖人作,賢人輔,德同也。君臣同德,天地通氣,以康九有,以遂萬類。惟皇御極二十載,光格四表,至於海隅日出,越小大邦,蠻貊師長,罔不欽於成憲,以承天休。然天子猶日省三揖列辟,日...
《京兆尹廳前甘棠樹降甘露》是唐代錢起所作的一首詩。詩詞正文 內史用堯意,理京宣惠慈。氣和祥則降,孰謂天難知。濟旱露為兆,有如塤應篪。豈無夭桃樹,灑此甘棠枝。玉色與人淨,珠光臨筆垂。協風與之俱,物性皆熙熙。何必鳳池上,方看作霖時。作者簡介 錢起,唐代詩人。字仲文,吳興(今浙江省湖州...
尹浩(Gary Yin)出身於美食世家,受到家族世代的烹飪技藝薰陶,提倡“樂·和 蔬珍 慢食”的飲食理念,倡導綠色健康的蔬食料理。先後取得瑞士工商管理 MBA 碩士,受聘為瑞享酒店集團的瑞士全球總公司顧問,WSET 二級國際侍酒師等資質,現擔任北京米其林三星疊加綠色之星蔬食餐廳京兆尹主廚。人物經歷 1997-2007年,利用...
京兆尹樊陵傾碑,前漢戶五萬,口有十七萬,王莽後十不存一。永初元年,羌戎作虐,至光和,領戶不盈四千。園陵蕃衛,粢盛之供,百役出焉。民用匱乏,不堪其事。(《續漢·郡國志一》注補引蔡邕《樊陵頌》。)於顯哲尹,誕德孔彰,膺帝休命,謂篤不忘。爰納忠式,規悟聖皇,欽崇國邑,大孝元光,九...
中散大夫京兆尹漢陽郡太守贈太子少保鮮于公神道碑銘 公諱向,字仲通,以字行,漁陽人也。其先出於殷太師,周武王封於朝鮮。子仲,食邑于于,因而受氏。漢有京兆尹裦,裦十二世孫康,後魏秦州刺史直閣將軍武威郡公,忠於本朝,為齊神武所害。康元孫匡贊,隋冠氏長,義寧初通議大夫。匡贊生士簡、士迪,並...
《授盧士玫權知京兆尹制》是唐代元稹創作的一篇散文。作品原文 授盧士玫權知京兆尹制 敕:朕日出而御便殿,召丞相已下計事,而大京兆得在其中,非常吏也。誠以為海內法式,自京師始,輦轂之下,盜賊為先,尹正非人,則賢不肖阿枉,奏覆隔塞,則上下不通。假之恩威,用讋豪右。具官盧士玫,自居郎署,執政者...
崔光遠(?—761年),博陵安平(今河北安平縣)人。唐朝時期大臣,出自博陵崔氏第三房,唐朝將領,房州刺史崔敬嗣之孫。門蔭入仕,起家唐縣安令。安史之亂時,授西京留守採訪使,遷拜御史大夫、京兆尹。安祿山攻入長安,授予京兆少尹,逃向靈武,擢為御史大夫。平定叛亂後,拜禮部尚書、鄴國公,出任劍南節度使。
崔護(772年—846年),字殷功,唐代博陵(今河北省定州市)人,生平事跡不詳,唐代詩人。公元796年(貞元十二年)登第(進士及第)。公元829年(唐大和三年)為京兆尹,同年為御史大夫、嶺南節度使。其詩詩風精練婉麗,語極清新。《全唐詩》存詩六首,皆是佳作,尤以《題都城南莊》流傳最廣,膾炙人口,有目共賞...
張既(?—223年),字德容,馮翊高陵(今陝西西安市高陵區)人。漢末三國時期曹魏名臣。舉秀才出身,授新豐縣令,治績為三輔第一。河東之戰時,勸說馬騰參與討伐高幹、張晟叛亂。遷京兆尹,撫民興政,聯合夏侯淵平宋建,定臨洮,取狄道,安郡民,遷徙氐人。張魯投降後,建議曹操遷徙漢中百姓充實三輔,輔助曹洪擊敗...
韓朝宗(686-750),京兆萬年(今陝西省西安市)人。唐朝大臣,太子賓客韓思復的長子。進士及第,起家右拾遺,出任萬年縣尉,得到宰相張嘉貞推薦,拜監察御史,歷任兵部員外郎、度支郎中、給事中,出任襄州刺史兼山南東道採訪使、洪州都督、蒲州刺史,政績優異,遷京兆尹,因事外貶高平太守,累貶吳興郡別駕。天寶九載...
漢朝時期,京兆尹張敞為官沒有官架子,經常在散朝後步行回家。他和他的太太感情很好,因為他的太太幼時受傷,眉角有了缺點,所以他每天要替他的太太畫眉後,才去上班,於是有人把這事告訴漢宣帝。一次,漢宣帝在朝廷中當著很多大臣對張敞問起這件事。張敞就說“閨房之樂,有甚於畫眉者。”意思是夫婦之間,在...
出身滎陽鄭氏洞林房,博覽群書。舉明經進士,累授監察御史。大曆初年,跟隨宰相王縉,累遷刑部郎中。唐德宗李适即位,授檢校秘書少監、天平軍節度副使,遷東都留守、河南尹、檢校戶部侍郎,歷任尚書左丞、御史大夫、太常卿、京兆尹。貞元五年(789年),與宰相裴延齡不協,出貶永州長史,拜信州刺史,遷福建觀察使。
頗有才能,歷任要職,擔任大理卿、京兆尹、御史大夫、民部和吏部尚書。力主減賦,修訂法典,聯合左僕射高熲參決朝政。開皇九年(589年),拜為尚書右僕射,成為“四貴”之一。開皇十二年(593年),參與結黨營私,免除官爵。大業元年(605年),拜尚書左僕射。大業三年(607年),遷太常卿和納言,參豫朝政,加...
崔元略(771年-830年),字弘運,博陵安平(今河北省安平縣)人。唐代大臣,尚書左丞崔儆之子,宰相崔元式弟弟。出身博陵崔氏大房。進士出身,入節度使幕府,累遷京兆尹、左散騎常待。得罪宰相崔植,出任黔南觀察使、御史中丞,轉任鄂州刺史、鄂岳都團練觀察使。長慶四年(824),擔任大理寺卿。唐敬宗即位後,授...
三輔,又稱“三秦”,本指西漢武帝至東漢末年(公元前104-220年)期間,治理長安京畿地區的三位官員京兆尹、左馮翊、右扶風,同時指這三位官員管轄的地區京兆、左馮翊、右扶風三個地方。隋唐以後稱“輔”。歷史記載 漢景帝二年(公元前155年)分內史為左、右內史,與主爵中尉(不久改為主爵都尉)同治長安城中...
西魏時期,歷任黃門侍郎、司徒左長史、京兆尹、淅州刺史,累遷侍中、驃騎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定州大中正,賜姓宇文氏。出任梁州都督,晉爵安固縣公。北周建立後,拜御正中大夫,支持周明帝稱帝,歷任司會中大夫、梁州總管、小司徒,加位上開府儀同大將軍。隋文帝楊堅登基,授大將軍,冊封汲郡公。開皇四年(584年...
楊彪(142年~225年),字文先。弘農郡華陰縣(今陝西華陰東南)人。楊震曾孫。東漢末年名臣。楊彪少承家學。初舉孝廉,靈帝熹平年間累遷至京兆尹。光和中,揭發黃門令王甫使門生辜榷官財物,甫以此伏誅。後歷任司空、司徒、太尉、尚書令等顯職。反對董卓遷都長安。及李傕、郭汜之亂,竭誠衛護獻帝。建安初,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