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思法杭兵亂也稱“亦思巴奚兵亂”。
元順帝(1333—1368年)年邁倦勤,以高麗後奇氏和太子愛猷識里答臘為首的太子派,逐帝左右,廣樹私人,與以擴廊帖木兒為首的諸帥派,展開劇烈的爭奪最高統治權的鬥爭,幾經反覆傾軋,矛盾達到白熱化。這場鬥爭直接牽動到當時全國最大的海港——泉州。泉州港巨額的課稅和舶來商品,成為兩派劇烈爭奪的對象。
在泉州經商的阿拉伯、波斯巨商,只要他們向政府交納額定的舶來貨品和額定課稅,就可授官,掌握實權。如賽甫丁、阿迷里丁兩人,都因貿易捐官和保衛泉州港有功,在泉州被授予“義兵萬戶”之武職,掌握保衛泉州港的地方武裝。他們所帶的客兵(波斯戍兵)也被稱為亦思法杭兵。
元至正十七年(1357),興化地方官爭奪權利互相攻殺,給亦思法杭兵以可乘之機,賽甫丁和阿迷里丁趁機割據泉州插手福建政治,引發了福建沿海的多個派別參加的大規模混戰。
亦思法杭兵亂,是元廷帝位鬥爭在省和路(地方)、縣的反映。
亦思法杭兵亂重創了泉州、興化一帶的社會經濟,更導致當時世界最大港口泉州盛極一時的海外貿易大幅衰落,並埋下明初漢人復國時的民族宗教報復仇殺的誘因。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亦思法杭兵亂
- 也稱:亦思巴奚兵亂
- 時間:1333—1368年
- 相關人物:阿迷里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