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強國江蘇方案

《交通強國江蘇方案》是為貫徹落實《交通強國建設綱要》,中共江蘇省委江蘇省人民政府印發的方案。

2020年4月2日,《交通強國江蘇方案》印發。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交通強國江蘇方案
  • 頒布時間:2020年4月2日
  • 發布單位:中共江蘇省委江蘇省人民政府
  • 方案來源:《交通強國建設綱要
印發通知,方案全文,

印發通知

中共江蘇省委 江蘇省人民政府關於印發《交通強國江蘇方案》的通知
各市、縣(市、區)黨委和人民政府,省委各部委,省各委辦廳局,省各直屬單位:
現將《交通強國江蘇方案》印發給你們,請結合實際認真貫徹執行。
中共江蘇省委江蘇省人民政府
2020年4月2日
(此件公開發布)

方案全文

交通強國江蘇方案
為貫徹落實《交通強國建設綱要》,率先建成交通強省,推動江蘇高質量發展走在前列,結合江蘇實際,制定《交通強國江蘇方案》。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習近平總書記對江蘇工作、對交通運輸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緊緊圍繞“強富美高”新江蘇建設總目標,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推動高質量發展走在前列,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牢牢把握交通“先行官”定位,以全球化視野、系統性思維,對標國際先進,構建安全、便捷、高效、綠色、經濟的現代化綜合交通體系,打造一流設施、一流技術、一流管理、一流服務,建成人民滿意、保障有力、世界前列的交通強省。
(二)發展定位
在交通強國建設中打造先行區,率先在國內建成現代化綜合交通體系;在“強富美高”新江蘇建設中當好先行軍,以交通運輸的率先發展服務國家戰略實施,支撐引領江蘇高質量發展,更好地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在全面深化交通領域改革中勇做探路者,積極探索交通運輸體制機制改革、管理模式及科技創新,提升交通運輸發展質量和效率。
(三)發展目標
2020年,完成決勝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交通建設任務和江蘇省“十三五”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發展規劃各項任務。綜合交通基礎設施總體達到世界先進水平,為建設交通強省奠定堅實基礎。
到2035年,基本建成交通強省,形成安全、便捷、高效、綠色、經濟的現代化綜合交通體系,交通運輸總體發展水平進入世界先進行列。交通運輸安全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無障礙出行服務體系基本建成,有效保障經濟安全、國土安全、生態安全和維護國家權益。交通基礎設施網路便捷化程度居世界前列,擁有發達的快速網、完善的幹線網、廣泛的基礎網,天地一體的交通控制網基本形成,高快速鐵路基本覆蓋所有縣級及以上節點。交通客貨運輸高效連線全國、全球,構建“高品質出行圈”,基本實現一日聯通全球,半日通達全國,2小時暢行江蘇全省,各設區市1.5小時抵達南京;構建“高效快貨物流圈”,基本實現國內1天送達、周邊國家2天送達、全球主要城市3天送達,貨物經由江蘇口岸直運主要已開發國家和“一帶一路”沿線主要國家。交通運輸綠色發展水平達到世界先進水平,交通網路結構顯著最佳化,鐵路、水運等集約運輸方式在客貨運輸中的占比顯著提升,鐵路客運量占比達30%,鐵路、水運貨運周轉量占比達70%以上。交通運輸發展經濟惠民,市場環境優良,物流總費用與地區生產總值比率下降到10%以下。
到本世紀中葉,全面高質量建成人民滿意、保障有力、世界前列的交通強省,交通運輸總體發展水平進入世界前列,全面服務和保障社會主義現代化強省建設,人民享有美好交通服務。
二、重點任務
(一)著力構建高質量的綜合交通網路體系
1.加快鐵路建設,打造軌道上的江蘇。加快高快速鐵路建設,打通國家高鐵幹線江蘇境內路段,完善區域高快速鐵路網路。加快城際鐵路、市域(郊)鐵路規劃和建設,打造多層次軌道交通體系,實現無縫換乘與銜接。完善貨運鐵路網路布局,加快既有線擴能、電氣化改造,研究開行通勤客運。到2035年,高快速鐵路達到5000公里以上,貨運鐵路達到1700公里以上。
2.強化機場統籌,增強機場群功能。高標準建設南京祿口機場,到2035年,旅客吞吐量進入全球前50位。提升蘇南碩放機場服務能力,將南通新機場建設為上海國際航空樞紐的重要組成部分,加強蘇州機場規劃研究。加快提升淮安漣水機場航空貨運樞紐功能,建設徐州觀音機場為淮海經濟區中心機場,加快其他機場改擴建。加快把高鐵、城際鐵路、市域(郊)鐵路引入重點機場,打造“軌道上的機場群”。加快通用機場建設,到2035年,實現15分鐘航程覆蓋全省域。
3.加快過江通道建設,促進跨江融合發展。統籌長江岸線資源保護與利用,系統布局過江通道。融合鐵路、公路、城市道路、城市軌道等交通方式以及橋樑、隧道等過江形式,建設多功能複合型過江通道。到2035年,已建和在建長江過江通道達到36座,長江兩岸相鄰縣(市、區)實現直連快通。
4.完善公路網路,提升路網服務水平。提升高速公路網路功能,最佳化普通國省幹線公路網,完善快速幹線公路網路。推進公路與其他運輸方式的互聯互通和集疏運公路建設。到2035年,全面建成6600公里以上的“十五射六縱十橫”高速公路網。推進“四好農村路”建設,加強特色農產品優勢區與旅遊資源富集區的交通建設。加快縣道建設,加強農村公路向規劃發展村莊延伸覆蓋,積極推進通村組道路、入戶道路建設。健全長效管護機制,落實管護主體、人員和經費。到2035年,重點中心鎮、特色小鎮通二級及以上公路,進村入戶覆蓋率明顯提升。
5.加強港口航道建設,發揮水運優勢。暢通高等級航道網,重點加快京杭大運河及相關骨幹航道、沿江港口通江高等級航道和沿海港口新開發港區疏港航道建設。到2035年,建成“兩縱五橫”幹線航道網,高等級航道總里程3600公里以上。構建長三角北翼“兩齣海口、一樞紐、多示範”的港口新格局,形成以連雲港港為支撐的陸海聯運出海口,以南通港、蘇州港為支撐的江海聯運新出海口,以南京港為核心的長江中轉聯運樞紐,以淮安港、徐州港、無錫港為示範的特色內河貨櫃港。規劃建設南通通州灣長江貨櫃運輸新出海口,推進鹽城港濱海港區等開發建設。推進沿江港口資源整合、結構最佳化和內河港口規模化發展。加快發展郵輪、遊船碼頭。到2035年,港口綜合通過能力22.5億噸,貨櫃通過能力2500萬標箱以上。
6.統籌管網布局,推進油氣管網建設。推動管道項目建設和原有老舊管道增輸改造,全面建成江北成品油管道,形成連線全省主要煉油廠和主要終端市場的原油、成品油輸送網路。加大天然氣乾支管網建設。發揮沿海LNG接收基地的作用,同步推進一批支線管網建設。
7.強化樞紐體系,建設立體交通樞紐。提升南京首位度,提升全球直達能力,建設區域性航運物流中心,構建直連全國的“米”字形高速鐵路網,構築南京都市圈軌道網。支持鎮江、揚州融入南京都市圈樞紐布局。著力打造無錫、連雲港、徐州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提升蘇州、南通、淮安等綜合交通樞紐功能,蘇州、南通打造成為以上海為核心的國際性綜合交通樞紐的重要組成部分。支持常州、泰州、鹽城、宿遷建設區域性綜合交通樞紐。建設立體化樞紐場站集群。到2035年,基本實現綜合客運樞紐縣級及以上節點全覆蓋,多式聯運樞紐在沿江沿海重點港區和內河重點港口全覆蓋。大力推動臨港經濟、臨空經濟和高鐵經濟發展。完善支撐和引領自貿區發展的綜合交通運輸體系。
(二)著力構建高效率的貨運服務體系
1.提升海運實力,強化東向國際運輸。深化區域間港口合作,大力發展水水中轉運輸,打造海江河一體化聯運港區。以連雲港港、南京港、蘇州港、南通港為重點,加快發展貨櫃運輸。推進航線協調發展,重點加強至日韓、東協地區等近洋航線建設,提高航線直達率和航班密度,最佳化至美西、中東、歐洲等遠洋航線運輸布局。積極發展現代航運服務,培育一批龍頭骨幹企業。連雲港港加大海鐵聯運國際班列開行密度,強化中哈物流合作基地和上合組織(連雲港)國際物流園建設。
2.完善鐵路建設,加強西向運輸能力。強化徐州、南京鐵路貨運樞紐作用。加強全省鐵路貨運與徐州鐵路樞紐的聯繫。加強南京與蘇北及沿海地區的鐵路貨運聯繫,構建全省重要的縱向貨運通道,研究規劃南京向西、向南鐵路貨運通道。統籌推動中歐班列擴量增效,整合最佳化中歐班列線路,提升回程攬貨能力,打造各具特色、錯位發展的品牌線路。
3.提升航空貨運功能,引領產業升級。南京祿口機場、蘇南碩放機場重點開闢至東南亞、歐美的全貨運航線。淮安漣水機場加強與電商、物流、快遞企業合作,引進貨運航空公司,推動空港經濟區與機場聯動發展。
4.調整運輸結構,提高綠色貨運比重。構建鐵路貨運樞紐體系,加快疏港鐵路專(支)線建設。研究打造高鐵貨運和航空貨運的聯運體系。完善海運直達、海江河聯運、長江中上游地區及內陸地區中轉聯運等三大運輸體系。推進內河貨櫃運輸,打造示範航線。推進江海直達船型、貨櫃示範船型、內河貨櫃(滾裝)標準船型研發套用。繼續推進國家、省級多式聯運示範工程建設。
5.發展現代物流,加強配送網路建設。推進電商物流、冷鏈物流、大件運輸、危險品物流等專業化物流發展。打造具有全球競爭力的郵政快遞樞紐,共同構建國際寄遞物流供應鏈體系。引導交通運輸、商貿、郵政、供銷等物流資源整合,培育現代物流服務主體,壯大供應鏈服務、冷鏈快遞、即時直遞等新業態新模式,提高物流標準化、信息化、專業化和社會化水平,促進物流降本增效。
(三)著力構建高品質的客運服務體系
1.提升航空客運服務,拓展國際國內直達航線。南京祿口機場重點加強與全球大型樞紐的聯繫;蘇南碩放機場加密至東南亞的航線,爭取開闢洲際航線。連雲港、徐州等地機場重點開闢面向“一帶一路”沿線合作地區的航線;中小機場加強與國內樞紐機場的中轉銜接,穩定串飛航線。到2035年,航班準點率達到85%。培育引進基地航空公司,提升航空運力自主可控水平。
2.以軌道為重點,打造城際客運網路。探索鐵路中轉聯程聯運,在鐵路站點設定換乘通道,實現多種軌道交通方式“一個時刻表、一次付票款、一張旅行票”。在地方許可權範圍內探索城際鐵路的自主運營路徑,推進公交化運營。推進公路客運轉型發展,實現與軌道交通的錯位互補發展。
3.踐行公交優先理念,提升城市公交吸引力。完善公交網路,南京、蘇錫常、徐州都市圈核心城市加快建立以城市軌道交通(捷運、輕軌)為主骨架、常規公交為主體、其他公交方式為補充的城市公共運輸體系。提升公交服務水平,開展“公交都市”“公交優先示範城市”示範工程建設。發展多元化的公交服務。加強城市交通擁堵治理。
4.完善城鄉客運體系,提升一體化發展水平。提升城鄉公交服務品質,支持全域公交、區域公交等多樣化城鄉客運模式。探索農村客運發展新模式,鼓勵定班定線與電話、網路預約、定製公交等需求回響式經營模式相結合。深入推進鎮村公交持續健康發展。
5.創新客運服務,提升客運出行體驗。完善旅客聯程運輸服務,探索“一站式”聯程售票。最佳化全域旅遊交通網路,推動旅遊風景道、自駕車房車營地、遊艇旅遊、低空飛行旅遊等發展。增加智慧型化、定製化客運服務供給,推進客運服務新模式發展。探索構建無障礙出行的標準體系,加強無障礙設施建設。
(四)著力構建高水平的綠色交通體系
1.促進資源集約循環利用。加強土地、海域、岸線、空域等資源節約集約利用,推廣施工材料、廢舊材料再生和綜合利用,促進城市綠色配送發展,推進交通資源循環利用產業發展。
2.強化節能減排和污染防治。推進綠色交通基礎設施建設。加大新能源和清潔能源車船的推廣,加快港口、機場岸電設施建設與使用。開展柴油貨車污染治理專項行動。繼續實施內河船型標準化。加強港口水污染防治和船舶污染物接收設施建設。
3.推進生態保護,打造交通綠色廊道。實施鐵路、高速公路、普通公路、航道、港口碼頭等交通沿線綠化和環境整治行動,重點打造長江和京杭大運河兩條綠色廊道。
4.提升綠色發展保障能力。強化跨部門協同合作,建立完善節能降碳、污染防治等相關標準規範體系,強化交通能耗、排放監測監管,完善綠色發展考核機制,推進綠色信貸、綠色債券等套用。
(五)著力構建高標準的平安交通體系
1.完善制度體系,全面落實安全責任。健全企業安全生產制度和各項操作規程,以及交通運輸安全生產監督管理工作責任規範,理清安全監管的權力和責任清單。推進交通運輸安全生產誠信體系建設。嚴格交通運輸市場準入,嚴格控制新增危險貨物運輸企業。
2.築牢防控體系,提升交通安全水平。實施公路安全生命防護工程,加快危橋改造、隱患隧道整治、渡口渡船提檔升級、撤渡建橋、老舊車船更新改造、船型車型標準化。構建風險防控和隱患排查治理雙重預防機制。加強交通運輸安全防控關鍵技術和裝備研發。
3.加強安全教育,提升人員安全素質。強化交通運輸從業人員職業化培訓,實施更高標準的駕駛員資質準入。加大安全宣傳教育力度,持續推進交通運輸安全知識進校園、進企業、進社區、進農村活動,弘揚交通運輸安全文化。
4.強化應急體系,提升救援處置能力。構建分層次的應急預案體系。建立多部門聯動應急機制和科學有效的應急能力評估機制。最佳化專業應急救援力量布局,加強應急救援專業裝備配備和資金保障。持續開展多種形式的實戰演練演習,提升交通運輸突發事件應急處置能力。強化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等應急回響機制建設。
5.強化執法監管,從嚴治超。以更嚴格的措施管控“兩客一危”道路運輸安全,以更嚴格的標準加強超限超載運輸治理工作。對相關違法違規行為,依法從嚴處罰並納入信用管理。
(六)著力構建高水準的智慧交通體系
1.加快數位化發展,提升基礎設施建管養運效率。推進交通基礎設施全周期數位化。完善交通運行綜合監測體系。加強跨江大橋、水下長隧道等關鍵基礎設施全壽命周期健康性能監測。全面推進智慧公路、智慧航道、智慧港口、智慧機場等建設,推動交通重點路段、重要節點的交通感知網路全覆蓋,實現智慧基礎設施網路化運營管理。
2.加強信息融合,提升客貨運輸效率。整合建設各種運輸方式的數據中心、移動套用平台。推動長三角交通運輸信息資源共享,深化跨部門數據共享套用。加強與網際網路公司、電信運營商等合作,打造指尖出行助手。完善船聯網平台,推廣智慧型過閘系統套用。在全國率先建成省級無車承運人監測與服務平台,培育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無車承運人企業,推廣線下基地、線上平台、商業貿易、產經信息、物流配送等融為一體的智慧物流營運模式。
(七)著力構建高層次的創新發展體系
1.加強研發套用,提升交通科技水平。開展交通基礎設施管養決策支持、安全監測預警與應急、綜合交通協同管控等智慧型交通管控技術研究與套用。開展工業化、標準化設計與施工技術、鋼結構技術、長壽命高性能新材料技術、港口升級及資源集約開發技術等建養工程技術研究與套用。探索推進區塊鏈技術在交通領域的套用。
2.培育產業新動能,促進交通產業發展。實施工程建設工廠化生產、裝配化施工、標準化建設。培育具有顯著競爭力的龍頭企業。發展甩掛運輸、大型廂式貨車和城市配送車輛,發展安全、實用、經濟型鄉村客車。發展多式聯運成套技術裝備。發展車路協同、自動駕駛等相關智慧型交通產業。
3.強化創新主體,推動創新能力建設。弘揚科學精神和工匠精神,完善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產學研用深度融合的創新體系,建立創新聯盟,激發創新主體活力。培育、建設一批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實驗室、試驗基地、技術創新中心等創新平台。建設一流的交通運輸新型智庫平台。
4.推進標準化工作,促進行業提檔升級。完善交通運輸技術標準體系,強化各種運輸方式標準協調銜接,加大危險貨物運輸、冷鏈運輸、車路協同、自動駕駛等標準研究。推動建立完善長三角區域交通運輸標準一體化合作機制。
(八)著力構建高效能的交通治理體系
1.最佳化行政職能,深化體制機制改革。整合交通運輸行政職能,簡政放權,健全鐵路、航空領域的省級事權,明確省、市、縣三級財政事權與支出責任,推進市、縣兩級承擔行政職能事業單位改革。深化綜合交通運輸大部門管理體制改革。建立健全公共決策、監督機制。
2.加強法治建設,構建一體化交通運輸市場。制定、修訂有關地方交通運輸法規體系。加強綜合執法改革,探索建立以“大數據+精準執法+信用管理”為一體的新型執法模式。加強市場監管,利用大數據分析、隨機抽查、信用評價等依法加強事中事後監管,健全交通運輸市場退出機制。推進道路客運轉型升級和出租汽車行業改革。完善交通運輸行業信用體系和標準體系。
3.深化改革創新,提升自主發展能力。發揮省級交通運輸平台在綜合交通投資、建設、運營的主力軍作用。建立完善以現代企業制度為核心的集團法人治理結構。完善內控風控體系,強化融資保障能力。
4.推進文化建設,營造良好發展氛圍。實施交通文化創建工程,提升交通職工文化素養,擴大交通運輸文化品牌效應。加強新媒體宣傳,建設交通法治文化。
5.加強國際合作,提升江蘇交通世界影響力。依託重大基礎設施建設工程,打造江蘇交通品牌。推進政府、社會、企業多層次的合作,提升國際合作深度與廣度。
三、打造交通強國建設江蘇樣板
服務國家戰略和江蘇高質量發展要求,結合江蘇交通發展實際,努力打造“一帶一路”的交通標桿示範項目樣板,重點建設連霍新亞歐陸海聯運通道;打造長江經濟帶運輸結構調整樣板,重點發展公鐵水、海江河聯運;打造航運特色鮮明的大運河文化帶樣板,重點建設京杭大運河綠色航運示範區;打造綜合交通運輸改革發展樣板,重點構建統籌協同的規劃、建設、管理體制機制;打造樞紐經濟發展樣板,重點以最佳化重大樞紐布局推動產業發展;打造交通引領城市群發展樣板,重點建設沿江城市群多層次軌道網;打造交通服務鄉村振興樣板,重點建立“農村公路+”發展模式;打造創新驅動發展樣板,推動行業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打造平安交通發展樣板,重點實施科技興安工程;打造交通品質工程樣板,重點提升“十年路面百年橋”品牌優勢。
四、保障措施
(一)加強政治保障
堅持黨的全面領導,充分發揮黨總攬全局、協調各方作用,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更加自覺地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動上同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更加紮實地把黨中央的各項決策部署落到實處。
(二)加強組織保障
強化部門協同、上下聯動、軍地互動。建立部省協調機制,指導、推動解決交通強省建設中的前瞻性、戰略性重大問題。探索建立省地聯動謀劃綜合交通運輸發展戰略與規劃研究的新機制,鼓勵有條件的地方、企業在交通強省建設中找準示範,先行先試。
(三)加強人才保障
實施“人才強交”戰略,加強對人才的政治引領,激發創業創新的熱情。建立開放有效的交通人才培養、評價、引進、使用和激勵機制,推進交通重點人才工程建設。
(四)加強要素保障
強化財政資金保障,完善政府主導、分級負責、多元籌資、風險可控的資金保障和運行管理體制。構建資金保障長效機制。促進自然資源、生態環境等政策與交通強省建設相關政策協同。加強交通基礎設施用地用海保障,加強重要通道、重大設施和重大項目的空間預控。
 
附屬檔案:交通強國建設江蘇十大樣板附屬檔案
交通強國建設江蘇十大樣板
認真貫徹落實《交通強國建設綱要》,切實開展好全國第一批交通強國建設試點工作,緊密結合江蘇實際,服務重大戰略,服務江蘇高質量發展,打造交通強國建設江蘇十大樣板。
一、打造“一帶一路”的交通標桿示範項目樣板——重點建設連霍新亞歐陸海聯運通道
2020年,與亞太、歐洲聯繫的國際海陸聯運網路進一步完善,綜合交通樞紐地位得到鞏固提升。到2025年,與亞太、歐洲聯繫的國際海陸聯運網路服務效率和品質不斷提高,綜合交通樞紐地位更加突出。到2035年,交通運輸的國際影響力顯著提升,與亞太、歐洲聯繫的國際海陸聯運網路服務效率和品質趕超國際先進水平。
重點工作:一是推進陸海聯運連雲港核心節點建設。加快連雲港港區域性國際樞紐港基礎設施建設,強化陸向聯運設施建設,積極拓展近遠洋航線航班。二是打造通州灣長江貨櫃運輸新出海口。加強蘇通合作,建設上海國際航運中心北翼江海組合強港,成為長三角世界級港口群的重要組成部分。三是提升徐州鐵路樞紐功能。打造國家鐵路物流中心和淮海國際陸港,推進徐州幹線鐵路建設及既有線的擴能改造。四是加快提升淮安漣水機場貨運服務功能。啟動三期擴建工程,招引大型快遞企業,推進國際郵件互換局(交換站)、跨境電商中心建設。加快淮河生態經濟帶江蘇公路建設布局。五是培育國際合作載體。加快中哈物流合作基地、上合組織(連雲港)國際物流園建設,持續推進境外網點布局及與境外重點聯運載體的戰略合作。六是推動中歐(亞)班列提質增效。推進樞紐節點建設,強化省級統籌協調和資源整合。七是強化推進管道運輸。加強油氣管網與港口接卸碼頭對接,推進天然氣乾支管網建設。
二、打造長江經濟帶運輸結構調整樣板——重點發展公鐵水、海江河聯運
2020年,鐵路、水路承擔的大宗貨物運輸量顯著增加,與2017年相比,全省多式聯運貨運量、重點港口貨櫃鐵水聯運量增長30%以上,內河貨櫃運輸量達到50萬TEU,運輸結構調整取得明顯成效。到2025年,鐵路貨櫃運輸比重和貨櫃鐵水聯運比重大幅提高,多式聯運方式廣泛套用,水運貨運周轉量占比接近70%,鐵水聯運量占港口吞吐量比例力爭達到3.5%,運輸結構調整取得重大成效。到2035年,多式聯運貨運量、重點港口貨櫃鐵水聯運量位居全國前列,水運貨運周轉量占比穩定在70%以上,鐵水聯運量占港口吞吐量比例達到5%,物流運行效率和效益水平進入世界先進行列。
重點工作:一是加強貨運鐵路網路建設。打造至廣州、成都、昆明、瀋陽等主要城市的鐵路省際幹線班列,加強集疏港鐵路與幹線鐵路和碼頭堆場的銜接。二是暢通高等級航道網,加強港口體系建設。打造蘇南至太倉港、蘇北至連雲港港、蘇北至太倉港3條內河貨櫃運輸示範航線。三是加快多式聯運樞紐建設。推進公鐵水、海江河聯運發展,建設連雲港、南京、蘇州等部省多式聯運示範項目。四是完善和推廣多式聯運信息服務、提高物流信息服務水平。五是加強公路貨運治理,推進城鄉綠色配送發展。
三、打造航運特色鮮明的大運河文化帶樣板——重點建設京杭大運河綠色航運示範區
2022年,將京杭大運河江蘇段打造成為航運設施盡顯綠色生態之美、航運設備盡顯低碳環保之美、航運組織盡顯高效順暢之美、航運服務盡顯人文智慧之美的“四美運河”。2022-2035年期間,通過持續推進船型標準化、清潔能源套用、內河貨櫃運輸和多式聯運等,進一步鞏固和強化京杭大運河江蘇段綠色航運發展成效,並在全省全面推行,力爭在全國形成一定的示範效應,內河航運發展總體上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重點工作:一是以“生態友好、暢通高效”為導向,推進航運基礎設施建設。實施綠色航道建設、綠色港口建設專項行動。二是以“清潔低碳、節能環保”為導向,提升航運裝備技術水平。實施綠色船舶發展、綠色港機設備專項行動。三是以“箱式聯運、降本增效”為導向,促進綜合運輸結構調整。實施內河貨櫃發展專項行動、多式聯運專項行動。四是以“人文智慧、創新融合”為導向,聚力提升航運服務品質。實施智慧運河專項行動、航運文化建設專項行動。
四、打造綜合交通運輸改革發展樣板——重點構建統籌協同的規劃、建設、管理體制機制
重點工作:一是著力深化綜合交通運輸大部門管理體制機制改革,有效實現交通運輸大部門體制架構更加科學,運行機制更加高效。二是著力深化綜合交通運輸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圍繞打造優質高效的現代供應鏈體系,深入研究交通運輸領域降成本、增效益的切實舉措。三是著力深化綜合交通運輸規劃體制機制改革,推動交通運輸規劃跨部門、跨市域對接協調更加順暢。四是著力深化綜合交通運輸投融資體制改革,構建更加穩定的資金保障體系和有效的債務風險防控機制。五是著力深化綜合交通運輸法治工作體制機制改革,實現法治工作體制機制更加健全、法治交通建設邁上新台階。六是著力深化綜合交通運輸行業監管體制機制改革,推動現代行業監管體系基本形成、行業監管更加有力。七是著力深化省級交通運輸部門運行機制改革,實現行政權責匹配更加合理、行政運行更加規範高效。八是著力深化交通運輸現代服務體系改革,構建更加完善的運輸服務體系,增強交通運輸惠民實效。
五、打造樞紐經濟發展樣板——重點以最佳化重大樞紐布局推動產業發展
2020年,全省綜合交通樞紐空間布局基本確立,初步形成寧鎮揚、蘇錫常通泰鹽、連徐淮宿三大交通樞紐板塊。到2025年,三大板塊形成一批初具規模、具有全國示範效應的樞紐經濟區。到2035年,全面形成“布局完善、功能完備、協同高效、深度融合”的重大交通樞紐網路,在全球有影響力、在全國有競爭力的樞紐區域地位顯著增強。
重點工作:一是最佳化全省樞紐網路空間布局。提升南京首位度,與鎮江、揚州共同打造全省門戶型綜合交通樞紐板塊。積極推動蘇州、南通提升綜合交通樞紐功能,蘇錫常通泰鹽共同打造長三角綜合交通樞紐的重要組成部分。連徐淮宿共同打造“一帶一路”聯運交通樞紐板塊。二是提升航空、港口、鐵路樞紐綜合服務能力。高標準建設南京祿口機場,提升蘇南碩放機場服務能力,做強淮安漣水機場航空貨運樞紐功能。重點打造連雲港港、南京港、蘇州港、南通港等港口。重點建設南京北站等鐵路綜合客運主樞紐和徐州鐵路物流基地。三是培育構建樞紐偏好型產業體系,發展臨空經濟、臨港經濟、高鐵經濟。依託南京、無錫、淮安等地民用機場,發展航空製造、航空物流等現代空港產業,建設南京臨空經濟示範區等。以連雲港港、南京港和蘇州港、南通港為重點,發展現代港口物流業、現代航運服務業等臨港產業。圍繞鐵路樞紐,發展高端商務商貿業、文化創意等產業。四是探索樞紐經濟發展體制機制。發揮資本運營平台作用,建立協同推進機制。
六、打造交通引領城市群發展樣板——重點建設沿江城市群多層次軌道網
2020年,基本實現沿江各設區市1.5小時至上海、南京,城市群內各市縣之間2小時通達。到2025年,基本形成沿江城市群內部1小時、中心城市與毗鄰城市0.5-1小時交通圈。到2035年,基本建成“領先國際、示範國內、1.5小時通達長三角、1小時貫通全市域的軌道上的沿江城市群”。
重點工作:一是緊密對接國家相關規劃。適時啟動城際鐵路中長期規劃及市域(郊)、城市軌道線網等規劃修編工作。二是加快推進“四網融合”,共同構成完整的軌道出行鏈。三是穩步推進項目前期工作,有序推進項目建設。加快推進北沿江高鐵、通蘇嘉鐵路、鹽泰錫常宜鐵路等前期工作,儘快啟動寧宣鐵路、寧揚寧馬鐵路、如通蘇湖蘇州至吳江段城際鐵路等前期工作。四是全面提升運輸服務水平。最佳化客運組織、加強樞紐銜接,構建軌道客運系統。五是積極探索鐵路投資、建設、運管管理模式創新,大力推進軌道交通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
七、打造交通服務鄉村振興樣板——重點建立“農村公路+”發展模式
2020年,“農村公路+”樣板及典型案例推廣套用,全面建成建管養運協調發展的農村公路交通體系,在全國交通運輸服務和支撐鄉村振興戰略實施中起到引領作用。到2025年,“農村公路+”樣板在全國得到廣泛推廣套用,農村公路建管養運協調發展水平保持全國領先,為全國交通運輸服務和支撐鄉村振興戰略作出示範。到2035年,“農村公路+”樣板成為交通強國江蘇方案的先進典型,農村公路建管養運協調發展水平走在世界前列。
重點工作:一是通過完善農村交通基礎設施網路、高標準實施農村公路提檔升級、提升農村公路建設品質、加強農村公路與地方特色產業融合發展、拓展農村公路服務功能等,推動農村交通提質升級。二是通過加強農村交通安全保障、整治沿線路域環境、推進綠色可持續發展、開展美麗公路建設等,改善農村交通環境。三是通過加強基層黨建工作、注重公路文化建設、打造鄉村健身文化品牌、開展示範創建工作等,強化交通文化建設。四是通過落實管養責任、創新養護運行機制、加強農村公路法治建設、融入鄉村基層治理、提升農村交通信息化水平等,強化管理養護升級。五是通過打造高品質農村客運服務、完善農村物流體系建設、推動城鄉交通運輸一體化建設等,提升運輸服務供給,深入實施“郵政在鄉”和“快遞下鄉”工程,提升城鄉寄送服務均等化水平。
八、打造創新驅動發展樣板——推動行業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
2020年,完成新一代國家交通控制網試點工程建設,建成一批具有影響力的智慧交通基礎設施,智慧型網聯領域的產業化布局初步形成。到2025年,進一步成體系地推進高新技術的研發和推廣套用,創新能力和水平繼續走在全國前列,智慧基礎設施實現網路化運營管理;BIM技術、基礎設施服役能力長期保持與提升技術實現套用;自動駕駛在商用車領域率先得到套用,蘇南地區智慧型交通產業建設成為有影響力的高地。到2035年,在交通運輸部分重大關鍵技術領域具備國際競爭力,產品標準及認證體系與國際全面接軌,形成全國領先的科技、智慧交通、產業發展創新高地。
重點工作:一是加強高新技術套用,建設新一代國家交通控制網。開展滬寧智慧高速公路、京杭大運河智慧型航運等關鍵技術研究及試點示範,運用大數據提升行業治理水平。二是強化重大技術攻關,研究建立高可靠性公路貨運系統,推進新一代電子識別技術的研發與套用,開展基礎設施科技攻關,推動BIM技術、基礎設施服役能力長期保持與提升技術套用。三是引導綠色智慧交通產業發展,打造支撐和引領高質量發展的交通產業高地,推動自動駕駛在商用車領域率先得到套用。
九、打造平安交通發展樣板——重點實施科技興安工程
2020年,交通運輸科技興安工作機制基本建成,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形成並推廣套用一批先進、成熟、適用的安全生產技術創新成果,安全生產事故防範能力有效加強。到2025年,全省交通運輸科技興安工作機制逐步完善,交通運輸安全與應急技術裝備實現規模化套用,安全生產事故總量明顯下降。到2035年,全省交通運輸安全生產科技水平達到已開發國家水平,安全生產重大風險基本可控,安全生產事故總量大幅降低,科技興安整體水平與交通強省建設目標相適應。
重點工作:一是科技支撐從業人員安全素質提升。整合開發、升級監管信息平台,構建從業人員“網際網路+智慧型雲平台”。二是科技支撐交通基礎設施運行安全。完善公路水路基礎設施安全標準體系,建設公路水路基礎設施運行安全監測平台。三是科技支撐設施設備安全性能提升。推廣套用車船主被動安全成套技術與裝備,建立港口重大危險源智慧型線上監測預警系統。四是科技支撐行業安全管理能力提升。建立和完善雙重預防機制標準體系。制定交通運輸安全生產數據通信互動協定標準規範。五是科技支撐應急處置與管理。推廣套用突發事件應急處置技術與裝備,建立突發事件智慧型調度與輔助決策平台。六是科技支撐安全發展體系建設。持續深化安全責任體系、標準規範體系和考核評估體系。
十、打造交通品質工程樣板——重點提升“十年路面百年橋”品牌優勢
2020年,形成以“標準化、信息化、綠色化”為核心的一整套具有鮮明江蘇特色的交通品質工程政策、標準和制度體系;工程內在質量、外在品位全面提升,交通基礎設施建設水平繼續保持全國領先。到2025年,持續推進交通工程“標準化再提升、信息化促轉型、綠色化顯成效”,有效實現品質工程理念常態化,制定一批具有較強影響力的江蘇標準規範,交通基礎設施質量達到世界先進水平。到2035年,品質工程樣板顯著支撐“人民滿意、保障有力、世界前列的交通強省”,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總體水平步入世界領先行列,現代化綜合交通體系基本形成。
重點工作:一是建設優質耐久安全可靠工程,推動產品變作品。加大長壽命技術、耐久性新材料等方面的攻關和集成套用。建管養一體化融合,推進工程建設精品建造,強化預防性養護,構建基礎設施運行監測檢測體系。二是構築科學規範重信守諾體系,推動流程變標準。構建交通高質量發展的設計標準體系。推進工程信用體系建設,實現建設領域信用評價“1+6”全覆蓋。深入開展“標準化+”行動,加強工程建設養護領域的技術標準研究和制定。三是促進精細智慧創新協調發展,推動製造變創造。全面推進智慧工地建設。加強BIM技術與交通基礎設施建設、運營維護工作的深度融合,建立交通行業BIM套用技術標準。
中共江蘇省委辦公廳
2020年4月2日 印發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