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感神經節阻斷藥

交感神經節阻斷藥又稱抗擬交感神經性藥物(antisympa-thicomimetic drugs)。作用於交感神經節,使交感神經末梢中遞質儲存耗竭,阻滯交感神經興奮的傳遞,從而使小動脈、微靜脈、平滑肌舒張,降低外周阻力,心輸出量下降,產生強大的降壓作用。 交感神經系統在高血壓發病中具有重要作用。由於其作用比較廣泛,目前,用於臨床上套用較少使用。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交感神經節阻斷藥
  • 外文名:antisympa-thicomimetic drugs
中樞性降壓藥,神經節阻斷藥,去甲腎上腺素能神經末梢阻斷藥,腎上腺素受體阻斷藥,

中樞性降壓藥

在高血壓中樞調節過程中,壓力感受器發放的衝動投射至延髓腹外側核、孤束核,通過調節交感神經傳出衝動而調節血壓。既往認為,在中樞神經系統中,僅存α2 受體,傳統中樞性降壓藥通過刺激α2 受體導致交感神經傳出活動下降而降壓。最新研究發現,α2 受體主要存在於孤束核與藍斑核,腹外側核主要是I1- 咪唑啉受體,刺激該受體不僅引起交感神經傳出活動下降,也有排水排鈉利尿作用,並協同降壓。通常將作用於這兩類受體的中樞交感神經系統降壓藥物稱為中樞性降壓藥。
(1)在體內α2 受體主要分布於延髓心血管樞、孤束核、迷走核及外周交感神經末梢突觸前和突觸後膜。中樞α2 受體興奮產生下列4 種效應:①交感神經發放衝動減少,心率減慢,血管平滑肌舒張;②機體出現嗜睡狀態;③唾液分泌減少;④生長激素分泌增加。代表性藥物包括可樂定、甲基多巴,其他包括胍法辛、胍那苄。 以可樂定為例,主要用於中、重度高血壓,伴青光眼的高血壓患者,通常很少作為一線用藥,與其他降壓藥物聯用;也用於偏頭痛、嚴重痛經、絕經後高血壓和青光眼患者,亦可用於高血壓急症以及阿片癮的快速戒除。目前,國內有可樂定透皮貼片,用於治療兒童多動症。
(2)在體內非腎上腺素能的咪唑啉I1受體激動劑,I1受體主要分布於腦幹腹前外側、海馬、下丘腦、紋狀體等處,且位於神經元質膜上。I1受體興奮後,抑制外周交感神經,導致外周血管舒張,排鈉排水,發揮降壓作用。代表藥物包括利美尼定、莫索尼定。 以利美尼定為例,近來發現其對I1受體的選擇性較α2 受體大2.5 倍。與其他藥物聯用作為一線降壓藥物,也可用於頑固性高血壓的治療。本藥對心臟血流動力學的影響較小,可用於治療嗎啡成癮後的戒斷症狀。

神經節阻斷藥

通過阻斷交感神經節而降血壓,作用快而強。因對副交感神經節同時被阻斷,所以不良反應多而嚴重,且易發生體位性低血壓和耐受性,目前基本不用,僅偶爾用於高血壓危象、高血壓腦病等危急情況以及外科手術中控制性降壓,減少手術中出血。代表藥有樟磺咪芬(阿方那特)、美卡拉明(美加明)等。

去甲腎上腺素能神經末梢阻斷藥

作用於去甲腎上腺素能神經末梢部位,影響遞質的合成、貯存、釋放及再攝取等過程,阻滯了去甲腎上腺素能神經對心臟、血管的調節。這類藥物不良反應多,目前已不單獨使用,僅作為一些傳統的抗高血壓藥複方製劑的成分之一。此外,該類藥物還是研究交感神經活動的重要工具藥。如利血平、胍乙啶等。
(1)胍乙啶。可阻礙交感神經末梢釋放去甲腎上腺素,並且耗竭去甲腎上腺素的儲存,從而阻止腎上腺素能節後神經末梢的神經傳遞,可使外周阻力降低,血壓下降,也使心率減慢,心輸出量下降。用法:劑量10毫克,口服,每日1次,可漸增加至每日50毫克。降壓功效比較大,不良反應也比較多,有直立性低血壓、口乾、腹瀉、鼻塞和陽痿等。現在只能用於嚴重高血壓,其他降壓藥療效不佳患者。
(2)利血平。屬蘿芙木類,可使大腦和內臟器官的兒茶酚胺水平降低,從而阻礙和耗竭交感神經末稍的神經傳遞物質,才能使外周阻力下降,血壓下降,也能使大腦內5-羥色胺水平下降而有中樞鎮靜功效。本品作用緩和,發揮作用緩慢,通常在首次服藥後l-2小時才逐漸發揮作用,功效持續24-48小時,藥物作用的高峰在服藥後l-2周。用法:劑量0.25毫克,口服,每日3次,此藥有中樞阻礙功效,抑鬱症者禁止使用;能改進胃液分泌,可引發消化道出血,原有潰瘍者應慎用。不良反應:鼻塞、心動過緩、乏力,長期服用可引發血脂升高。因為不良反應比較多,目前已不作為降壓藥物的首選用藥。

腎上腺素受體阻斷藥

(1)α1受體阻斷藥:如哌唑嗪、特拉唑嗪等。α1 受體阻滯劑一般不作為治療高血壓的一線藥物,該藥的最大優點是沒有明顯的代謝不良反應,可用於糖尿病、周圍血管病、哮喘及高脂血症的高血壓患者。多沙唑嗪、曲馬唑嗪較特拉唑嗪脂溶性差,與α1受體親和力只有哌唑嗪的1/2 或更少,特拉唑嗪血壓下降緩和,作用時間長,直立性低血壓較少,通常可維持24 小時持續降壓,對於利尿劑、β受體阻滯劑、CCB、ACEI、ARB等足量或聯合套用後,仍不能滿意控制血壓的患者,可考慮聯合套用選擇性α1 受體阻滯劑。
(2)α和β受體阻斷藥。目前兼有α和β受體阻滯作用的藥物正在逐漸廣泛套用,一方面通過α1受體阻滯作用使外周血管擴張、血管阻力下降,降低血壓,同時防止交感神經張力反射性增加;另一方面通過非選擇性阻斷β受體,可減慢心率、抑制心肌收縮力和減少心排血量等。其降壓作用在低劑量時主要為β受體阻滯所致,高劑量時則主要為α1 受體阻滯的作用。因此,α和β受體阻滯劑在高血壓治療中具有良好前景。 常用的α和β受體阻滯劑包括:拉貝洛爾,其α和β 受體阻滯作用之比分別為1:3(靜脈)、1:7(口服);阿羅洛爾和卡維地洛,其α和β受體阻滯作用之比均為1:8。其中阿羅洛爾的作用較強,對高血壓患者體內α和β受體有均衡的阻斷作用,可抑制血管收縮緊張度上升所致末梢血管收縮,呈現良好的降壓效果,故其口服降壓療效優於其他兩藥。此外,由於阿羅洛爾較其他兩藥心率減慢作用更為顯著,故常用於高血壓合併心動過速的治療。拉貝洛爾有靜脈製劑,可用於高血壓急症、圍術期禁食期間高血壓及妊娠高血壓患者的降壓治療。卡維地洛、阿羅洛爾還可用於心律失常的治療。
參考資料: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