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生長環境,分布範圍,本種提示,
形態特徵
落葉灌木,高很少達1米;當年小枝被疏或密的黃褐色簇狀短毛或近無毛,二年生小枝無毛,灰黃色,散生圓形皮孔。
葉紙質,圓形或寬橢圓形,有時橢圓形或矩圓狀橢圓形,長3-6厘米,寬與長相等或略不及,頂端鈍或圓形而有短凸尖,稀短漸尖至漸尖,基部圓狀截形至寬楔形,邊緣基部除外有少數稍粗的疏鈍鋸齒,齒端有微凸頭,上面被簡單短伏毛或無毛,下面散生紅褐色微細腺點(在放大鏡下可見),脈上疏被簇狀短毛,中脈兩面凸起,側脈3-5對,大部在近緣前互相網結;葉柄長5-13毫米,初時疏被黃褐色短簇狀毛,後變無毛。
圓錐花序生於具1對葉的側生小枝之頂,很少在下方小枝為總狀花序,長2-4厘米,總花梗長1.2-3.7厘米,纖細,彎垂,被簇狀短毛,花直接生於序軸或其第一級分枝上;萼筒長約2毫米,萼齒寬三角形,帶紅色,極短;花冠白色,漏斗形,筒長4-5毫米,裂片寬卵形,長約2毫米,反曲,邊緣具乳突狀毛;雄蕊花葯紫紅色,橢圓形,外露;柱頭頭狀,高出萼齒。果實不詳。花期6-7月。
生長環境
亞高山莢蒾生長於海拔3500~3800米的竹林或冷杉林中。
分布範圍
亞高山莢蒾產自雲南西北部。模式標本采自怒江與岩瓦之間。
本種提示
這個種的主要特徵為葉較寬短,通常呈圓形或寬橢圓形,具少數側脈和疏離的鈍鋸齒,花序彎垂而花直接生於序軸或其第一級分枝上。
它在外形上有些象紅莢蒾及其紫藥變種,但它們的葉側脈較多,且大部直達齒端,鋸齒較密而銳尖,下面無紅褐色腺點,花序不彎垂,花生於序軸的第二至第三級分枝上,同本種區別明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