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尼爾·卡尼曼在1981年提出的行為金融學的經典例子。這個案例的基礎是生存框架(survivalframe)和死亡框架(mortahityframe)。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亞洲疾病效應
- 類型:效應規律
- 事件:1981年
- 人物:丹尼爾·卡尼曼
- 性質:金融學
解釋
這個例子的形式是這樣的:
美國正面對一種不尋常的亞洲疾病衝擊,600人可能死亡,現在有A和B兩種治療方法。方案A:200人會獲救;方案B:600人全部獲救的可能性為1/3,全部死亡的可能性為2/3。結果72%的人選擇方案A。
如果換了另一種表述方法:方案A:400人會死亡;方案B:無人死亡的機率為1/3,600人全部死亡的機率為2/3。這一次,78%的人選擇了方案B。
以上效應可能是由於提問方式的影響,使得第一組受訪者的主要考慮的是救人,而第二組受訪者主要考慮變為死亡的人數,因此,第一種情況下人們不願冒會死更多人的風險,第二種情況則傾向於冒風險救活更多的人,兩種情況分別表現出對損失(死更多的人)的迴避和對利益(救活更多的人)的偏好。
丹尼爾·卡尼曼,普林斯頓大學教授,2002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卡尼曼1954年在以色列的希伯來大學獲得心理學與數學學士學位,1961年獲得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心理學博士學位。先後在以色列希伯來大學、加拿大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和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伯克利分校任教。自1993年起,卡尼曼擔任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心理學和公共事務教授。他也是美國科學院和美國人文與科學院院士、國際數量經濟學會會員、實驗心理學家學會會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