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急性骨髓炎

亞急性骨髓炎多是由於急性期治療不充分或由低毒力細菌所引起的局限性骨感染。

以起病隱匿,局部症狀輕微,多無發熱等全身症狀為主要特徵。

基本介紹

  • 中醫病名:亞急性骨髓炎
  • 就診科室:兒科
  • 常見症狀:局部的輕微疼痛和不適
病因,臨床表現,檢查,診斷,鑑別診斷,併發症,治療,預後,預防,

病因

由於抗生素的廣泛使用致使細菌毒力有所減低,或患者抵抗力增強,經血循環進入骨內的細菌,只產生局限性炎症反應,形成局限性膿腫和骨組織破壞。

臨床表現

通常患者只有局部的輕微疼痛和不適,軟組織腫脹也不明顯,多無發熱、食慾減退等全身反應。體格檢查可發現病變局部有輕、中度的深壓痛,有時可見軟組織輕度腫脹,但無皮膚溫度增高和淺靜脈擴張等表現。病程遷延,形成骨組織破壞,可發生椎骨塌陷。

檢查

1.實驗室檢查
(1)血象檢查血白細胞和中性粒細胞計數多正常,可有血紅蛋白量減少。
(2)血液檢查血沉往往增快。
(3)病原菌檢查病灶組織細菌培養的陽性率在60%左右。
2.X線檢查
X線檢查對診斷本病具有重要意義。因病變部位、病灶形狀和周圍組織反應的不同,其X線表現也有很大的差異。Roberts等將其分成6個類型,已被普遍接受。
(1)Ⅰ型為長骨幹骺端中心性病變,可見一個大小不等的透亮區,有時其周圍有骨硬化反應,以前將此型病變稱為蒲隆地膿腫。
(2)Ⅱ型也是發生於乾骺端的病變,特點是髓腔內膿腫向一側皮質蔓延,使骨皮質破壞,並沿縱軸向兩端發展,與成骨肉瘤有相似的表現。
(3)Ⅲ型為骨幹部位的骨破壞伴有骨皮質增厚和骨膜反應。
(4)Ⅳ型也是位於骨幹的局限性骨破壞,並有蔥皮樣骨膜反應,需與早期尤文瘤相鑑別。
(5)Ⅴ型為骨骺中心性骨破壞。
(6)Ⅵ型是椎體中央有一密度減低區,邊界清楚,常伴有椎體塌陷。

診斷

本病的診斷尚有一定困難,往往誤診為惡性或良性腫瘤,確定診斷主要依靠病理檢查和病灶組織的細菌培養。須注意與早期尤文瘤和其他骨腫瘤相鑑別。

鑑別診斷

須注意與早期尤文瘤和其他骨腫瘤相鑑別。

併發症

病程遷延,形成骨組織破壞,可發生椎骨塌陷。

治療

絕大多數的致病菌是金黃色葡萄球菌。骨髓炎的致病菌種與年齡組有關。因此在未得致病菌的條件下開始要選用廣譜抗生素,以求能對不同菌種均能奏效。
治療主要靠抗生素療法。一旦明確致病細菌就要儘快選用敏感抗生素。另外應儘可能用殺菌性抗生素;大劑量靜脈給藥;未得致病菌前應選用廣譜抗生菌;一旦明確致病菌則改用單一有效抗生素,而且療程要夠長,殺菌性抗生素較抑菌性者為好。各種青黴素和各代頭孢黴素均可。靜脈給藥可確保病變部位的有效濃度,了解致病菌後及時將廣譜抗生素改為有效窄譜抗生素。因長期使用廣譜抗生素易對醫院內菌株產生抗藥性,從而並發這類感染的機會較用窄譜者更高,
抗生素治療時間要夠長,否則易致感染復發或形成慢性感染,因此對嚴重病例至少應連續靜脈給藥21天。

預後

若能得到及時正確徹底治療預後好,若發生骨組織破壞,常見骨骼畸形、肢體功能障礙等。

預防

多為血行播散或感染引起,應積極預防、治療敗血症;積極防治皮膚黏膜的各種感染性疾病、上呼吸道感染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