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頭灣村

井頭灣村

井頭灣村隸屬於湖南永州市江華縣大石橋鄉,是一個少數民族特色村,位於湖南省永州市江華縣大石橋鄉境內,緊挨嶺頭寨村,楊家木園村,沙井村,牛尾背村,距離江華縣城35公里左右。該村截止2016年總人口為1453人,國土面積面積6平方公里。

2015年,根據《住房城鄉建設部等部門關於做好2015年中國傳統村落保護工作的通知》,井頭灣村被列入第四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

基本介紹

  • 中文名:井頭灣村
  • 行政區類別:村
  • 所屬地區:湖南省永州市江華縣大石橋鄉
  • 地理位置:湘粵桂三省交界
  • 面積:6 km
  • 電話區號:0746
  • 郵政編碼:425505
  • 氣候條件:亞熱帶季風氣候區
  • 人口數量:1453人
  • 著名景點:古民居
歷史由來,地理環境,位置地域,地形地貌,氣候條件,自然資源,人口民族,風俗習慣,歷史建築文化,建築,文化,經濟概況,社會事業,

歷史由來

明末清初,蔣氏始祖蔣汝新攜子蔣宗文、蔣宗易在井頭灣溪邊落戶。因山水皆以井環繞而得名,故名曰“井頭灣”。
井頭灣村
又傳:明末清初時期,蔣氏太祖蔣汝新為躲避戰亂,舉家遷徙,因所帶水牛賴在一口井裡納涼不走,索性落戶井邊。
碑文記載:清乾隆年間(1830年),道州商人蔣汝新為避戰亂,攜子蔣宗文、蔣宗易舉家遷徙,來到江華瑤族自治縣大石橋鄉,因所帶水牛賴在這口古井裡納涼不走,蔣汝新便就地在井邊落戶。

地理環境

位置地域

井頭灣村位於湖南省永州市江華縣大石橋鄉境內,緊挨嶺頭寨村,楊家木園村,沙井村,牛尾背村,距離江華縣城35公里左右。井頭灣村靠近207國道,西與廣西接壤。

地形地貌

井頭灣村
井頭灣村
井頭灣地處湘粵桂三省交界,屬於喀斯特地貌,四面環山,山間有廣闊的平地,西河呈S形繞村而過,海拔高度在278米一一445米之間,西側群山連綿,東側平地資源豐富。地下河眾多,水系發達,地下河出口當屬最出名的就是井頭灣老古井,含有豐富的礦物質,是天然的礦物質水,古井後山上上是一片綠蔥蔥的林子。
井頭灣容洞多大小不一,形狀各異,千奇百怪,和桂林的地岩地質相類似,有的經過上萬年風雨地長期浸濁而成,形成所獨有的洞連洞,洞中有洞美麗景觀。

氣候條件

該村處於亞熱帶季風氣候區,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冬寒期短,夏五酷暑,無霜期長,濕度大,晨霧多,風速小。

自然資源

水資源
村內水系發達,水網密布,西河水由南往北從村旁流過,井頭泉井源源不斷,分二流蜿蜒流經村莊,最後匯入西河,豐富的水資源為農業提供了優越的條件。

人口民族

截止2016年,該村有人口1453人。
截止2014年,該村一百多戶,主要人口構成是瑤族人。

風俗習慣

井頭灣每家都會過節,逢節必過,也就是最會過節日的民族了。只要你到了那裡,要是逢到過節,你就很能感受到過節的氣氛,濃濃的,全家總動員做“小吃”,這是在慶祝節日的表現。每過一個民族節日做吃的也都不一樣。過節差不多每個人都有過的,如三月有三月三,五月有五月半,七月有七月半,八月有八月半,九月有九月半等等節日。

歷史建築文化

建築

井頭灣村古建築群是另一道不得不看的風景。村里超過100年歷史的建築有100餘座,超過200年歷史的有50餘座。三座大屋、八字門、文昌樓,每一座建築都仿佛在訴說著這裡發生的故事,屋子裡的一條板凳也許都有著上百年的歷史。該村是一個集江華平地瑤文化與廣西梧州瑤文化為一體的民居風格古建築群。
井頭灣村
井頭灣村
井頭灣的古民居分為兩個部分:即宗文族部分和宗易族部分。宗文族部分:由上屋頂居民及門樓組成。宗易族部分由三座大屋民居和上下座民居及八字門文昌樓組成。三座大屋民居創建於1830年至1832年,由蔣宗易後代蔣光椿、蔣士俊、蔣士耀、蔣士祿組織共建,分上、中、下三座。上下屋民居由蔣宗文後代蔣士明、蔣士洸、蔣士爵組織創建,於1843年建成,分為上、下兩座。

文化

瑤族織錦。瑤族村民還完好地保存著用織布機自製日常生活用品和服飾的習慣,主要織錦有八寶被、圍裙帶、背帶等。
井頭灣村的古民居系蔣氏家族始建於明末清初。位於江華瑤族自治縣南部大石橋鄉,西與廣西接壤,距縣城42公里,是江華平地瑤的特色民居。已將該村列入古民居保護和利用開發的旅遊項目計畫。

經濟概況

截止2016年,每年穩定發展烤菸連片種植500餘畝;新增水果種植面積600畝以上。井頭灣村正按照產業發展規劃謀劃建設觀光農業園。

社會事業

截至2016上半年,井頭灣村已累計投入少數民族發展資金及旅遊產業發展資金2003萬元,整合各級各部門資金2580萬元、社會資金1056萬元,實施村寨道路、人畜飲水、特色古民居改造保護、發展特色產業及民族文化設施等項目,改善村寨生產生活條件,提升村寨檔次。
井頭灣村
井頭灣村
check!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